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團中央書記處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入專題學習階段

為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 為全團帶好頭、作表率, 團中央書記處同志在前一階段分頭自學的基礎上, 計畫用1個月的時間, 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論斷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党的建設的新要求”4個專題開展集體學習。 11月8日上午, 團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圍繞第一專題開展學習研討, 書記處常務書記賀軍科主持, 書記處各同志圍繞專題內容、結合共青團和青少年工作實際發言。

會議指出,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貫穿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靈魂, 也是統攬團中央書記處專題學習的總綱。 通過專題學習, 團中央書記處要帶頭強化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自覺性,

把擁護習近平總書記作為全黨核心、人民領袖、軍隊統帥的態度全面落實到做好党的青年群眾工作上、體現在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共青團和青少年工作的各項指示要求上。

大家一致認為, 5年來, 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

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 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這是十九大報告的邏輯起點, 也是學懂、弄通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鑰匙”。

這5年解決的難題, 許多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背後是錯綜複雜的矛盾。 正是因為解決了這些難題, 極大地密切了黨與人民群眾的聯繫, 極大地增強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望和人民群眾對黨的信賴, 生動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迎難而上的進取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這5年幹成的大事, 關乎國家根本利益和民族千秋大業, 沒有哪一件是輕輕鬆松就能辦成的,

都需要下大決心、有大魄力, 生動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於擔當歷史重任的廣闊胸襟和善於審時度勢的戰略眼光。 5年來, 黨經歷的革命性鍛造、國家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軍隊實現的革命性重塑, 歸根結底靠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 正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大家一致認為,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 充分體現了歷史必然、歷史自覺、歷史擔當, 是科學準確、符合實際的重大政治判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這是一個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大時代, 充滿無限機遇, 也有風險挑戰。 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 已經在現實中展現出許多可感知的新氣象、發生了許多帶有轉折意義的深刻變革。 在社會生產力水準方面, 已經由短缺經濟、生產落後轉變為社會生產力水準顯著提高;在人民需求方面,已經由單純的物質文化需要轉變為內涵更廣、層級更高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發展理念方面,已經由片面追求GDP增長和物質豐富轉變為以人民為中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發展方式方面,已經由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在生態文明方面,已經由人向自然過度索取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轉變;在國際關係方面,已經由融入跟隨向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轉變;在党的建設領域,已經由管黨治党寬鬆軟向嚴緊硬轉變。這些重大轉變,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大家在學習中談到,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錶,當代青年身上帶有十分鮮明的新時代的烙印。他們更加開放自信,在國際交往和中外對比中對中國成就、中國道路表現出更為強烈、更為真摯的自豪;他們善於學習、敏于求知,在知識更新不斷加速的資訊時代,展現出更強的創新潛能和創造活力;他們精神需求日益豐富,消費觀念不斷升級,對“幸福”“成功”等概念有了更豐富、更多元的理解。與過去相比,共青團員的職業構成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當代青年的這些新特點,對做好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共青團必須認識新時代、把握新方位,堅定自信、奮發有為,以自我革新的精神狀態推進改革攻堅,自覺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拿出符合時代要求和青年特點的新氣象、新舉措,在用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全團、推動工作上精准發力,在服務不同青年群體的美好生活需要上細分著力,在久久為功、務求實效上深挖潛力,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發揮好党聯繫青年群眾的橋樑紐帶作用,努力當好黨在新時代的可靠助手和後備軍。

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汪鴻雁、徐曉、傅振邦、徐豐、尹冬梅同志,團中央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專題學習。

已經由短缺經濟、生產落後轉變為社會生產力水準顯著提高;在人民需求方面,已經由單純的物質文化需要轉變為內涵更廣、層級更高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發展理念方面,已經由片面追求GDP增長和物質豐富轉變為以人民為中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發展方式方面,已經由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在生態文明方面,已經由人向自然過度索取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轉變;在國際關係方面,已經由融入跟隨向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轉變;在党的建設領域,已經由管黨治党寬鬆軟向嚴緊硬轉變。這些重大轉變,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大家在學習中談到,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錶,當代青年身上帶有十分鮮明的新時代的烙印。他們更加開放自信,在國際交往和中外對比中對中國成就、中國道路表現出更為強烈、更為真摯的自豪;他們善於學習、敏于求知,在知識更新不斷加速的資訊時代,展現出更強的創新潛能和創造活力;他們精神需求日益豐富,消費觀念不斷升級,對“幸福”“成功”等概念有了更豐富、更多元的理解。與過去相比,共青團員的職業構成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當代青年的這些新特點,對做好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共青團必須認識新時代、把握新方位,堅定自信、奮發有為,以自我革新的精神狀態推進改革攻堅,自覺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拿出符合時代要求和青年特點的新氣象、新舉措,在用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全團、推動工作上精准發力,在服務不同青年群體的美好生活需要上細分著力,在久久為功、務求實效上深挖潛力,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發揮好党聯繫青年群眾的橋樑紐帶作用,努力當好黨在新時代的可靠助手和後備軍。

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汪鴻雁、徐曉、傅振邦、徐豐、尹冬梅同志,團中央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專題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