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美國男子上法庭,2歲的女兒無人陪伴,誰料充滿愛心的一幕出現了

在美國猶他州法院大樓裡, 一名父親帶著2歲的女兒在走廊等待入庭, 因為他之前有一個交通違法需要處理, 雖然他一直想幫女兒找一個保姆照看, 可惜沒有找到, 所以只好帶她一起來了。 他們在等候時, 女兒興奮地跑來跑去, 把走廊當作了遊樂場。

當輪到這位爸爸進入法庭的時候, 法庭不允許他帶著女兒一起進去, 他為難了, 他不能留下女兒一個人在外面, 不太安全, 但也沒有其他人可以陪伴女兒, 怎麼辦?這時, 一個英雄出現了。

原來, 在走廊裡有一位警官也在等候著, 而且他一直關注著這兩父女, 當看到那位爸爸因為無人照顧女兒犯難時, 他主動的提出願意幫忙。 警官說:“我自己也有孩子, 我能理解帶著吵鬧的孩子是多麼的艱難。 ”

隨後, 警官顯示出他的耐心教養, 他牽著小女孩的手參觀了整個法院大樓, 給她喝了足夠的水, 當小女孩跑累了, 他坐下來給女孩看手機的動畫片。

當那位爸爸結束庭審了, 走出法庭時, 他看到了感人的一幕:他的女兒在警官的懷抱中睡著了。 警官說“我們不只是抓罪犯的員警, 也是讓社區變得更好的員警。 ”

看完這則故事, 真為這位善良、有同情心、有愛心的警官點贊!

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愛心, 就像那位警官一樣, 然而, 一些父母認為孩子的愛心不需要特別培養, 甚至有些父母認為有愛心沒用, 還不如多花點時間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其實不然, 孩子有愛心, 是理解他人動機和行為的能力, 就是所謂的“共情力”,

它是具有強大力量的, 看下面這則故事你就知道:

老人剛剛失去了相伴多年的愛妻, 男孩聽到他在後院嗚咽, 於是跑過去看個究竟。 他爬到老人腿上, 靜靜地坐在那裡。 奇怪的是, 老人一下子覺得好多了。 孩子的母親後來問他對老人都說了些什麼, 他答道:“我什麼都沒說, 只是幫他哭泣。 ”

這位只有4歲的男孩憑這個故事, 贏得了最有愛心孩子的比賽。

而培養孩子的共情力, 是需要爸爸媽媽與孩子一起經常練習的, 若爸媽發現孩子有情緒波動, 可以這麼做:

1、描述孩子的情緒變化是什麼;

2、猜測這些情緒變化產生的原因。


我用一則故事來說明:一位女士有個15歲的女兒,她規定女兒週六在外面玩,要在晚上12點前回家。有一次,女兒直到淩晨2點才回家,她小心翼翼地進門,卻發現母親正在生氣地等她。女兒不知所措,母親雖然生氣,卻發現女兒除了害怕,還一臉委屈,她決定用“共情”來代替責備女兒。

第一步,描述女兒的情緒變化。她問女兒:“你是不是害怕我生氣?”女兒點點頭,她繼續說:“你看上去很委屈,就好像被人欺負了一樣。”女兒看著母親,很驚訝。

第二步,猜測女兒情緒變化的原因。母親問:“你今晚過得很不開心,是這樣嗎?”女兒聽完眼淚奪眶而出,母親猜測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說:“和男朋友吵架了吧?”女兒大哭起來,說:“他和我分手了!沒人送我回家!所以我才這麼晚回來!”女兒抱著媽媽哭了起來,母親也忍不住哭了。

這件事情之後,女兒就變得懂事了,有一天,母親很晚下班,一到家就馬上下廚做飯,女兒看到母親十分勞累,沒有問晚上吃什麼,而是說:“媽,你看上去心情不太好。是不是工作很累,不想做飯了?”

這就是“共情力”的神奇作用,有共情力的孩子更加能夠理解別人,從而善待別人,也就更有愛心。各位爸媽,可以嘗試一下,用這兩個步驟跟孩子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用一則故事來說明:一位女士有個15歲的女兒,她規定女兒週六在外面玩,要在晚上12點前回家。有一次,女兒直到淩晨2點才回家,她小心翼翼地進門,卻發現母親正在生氣地等她。女兒不知所措,母親雖然生氣,卻發現女兒除了害怕,還一臉委屈,她決定用“共情”來代替責備女兒。

第一步,描述女兒的情緒變化。她問女兒:“你是不是害怕我生氣?”女兒點點頭,她繼續說:“你看上去很委屈,就好像被人欺負了一樣。”女兒看著母親,很驚訝。

第二步,猜測女兒情緒變化的原因。母親問:“你今晚過得很不開心,是這樣嗎?”女兒聽完眼淚奪眶而出,母親猜測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說:“和男朋友吵架了吧?”女兒大哭起來,說:“他和我分手了!沒人送我回家!所以我才這麼晚回來!”女兒抱著媽媽哭了起來,母親也忍不住哭了。

這件事情之後,女兒就變得懂事了,有一天,母親很晚下班,一到家就馬上下廚做飯,女兒看到母親十分勞累,沒有問晚上吃什麼,而是說:“媽,你看上去心情不太好。是不是工作很累,不想做飯了?”

這就是“共情力”的神奇作用,有共情力的孩子更加能夠理解別人,從而善待別人,也就更有愛心。各位爸媽,可以嘗試一下,用這兩個步驟跟孩子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