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國內融資最高的雲計算公司是如何煉成的

無論身處於哪個行業, 哪個階段, 融資成功的秘訣只有一個, 就是你的公司非常優秀。 近日, 國內公有雲廠商UCloud在北京宣佈獲得元禾控股和中金甲子9.6億元的D輪融資, 要知道該公司在2015年剛剛完成近億美元C輪融資, 這讓市場一度懷疑資本寒冬只是個假像, 或許我們可以從Ucloud的成長軌跡中找到答案。

2012年, 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公司紛紛進入雲計算領域, Ucloud也在這一年成立, 很多人認為Ucloud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但Ucloud從一開始就將自己定位于中立公有雲廠商, 只做平臺, 不做內容, 這讓很多和巨頭公司在業務線重合的企業有了選擇的主動權。

並且在公司的成長初期, UCloud別出心裁地選擇了體量小不願意花錢購買伺服器, 但增長起來極具爆發性的手遊行業作為切入點, 從而成功將公司帶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值得一提的是, UCloud所提倡的不是與客戶之間“甲方乙方”的關係, 而是將自身的業務融入到客戶的整體架構之中。 目前的“客戶需求極速響應”承諾就是一個體現, 這一點恐怕是客戶群體過於龐大的巨頭公司所難以做到的。

通過一年多的努力, UCloud已經成為遊戲領域當仁不讓的老大時, 也被市場打上了“遊戲雲”的烙印, 其他行業的公司開始擔心Ucloud是否能夠提供他所在行業需求的特定服務。 然而, 2014年在教育、電商領域;2015年在O2O、互聯網金融領域;2016年在泛娛樂和傳統企業等領域,

Ucloud一點點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行業複製的可能。

截止到目前, UCloud已服務超過5萬家企業和個人, 涉及行業產值達1000億元, 依託國內、亞太、北美、歐洲的全球17大資料中心以及國內11個線下服務站, UCloud已經為5萬家企業級客戶提供服務。

讀懂行業 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

用幾個關鍵字來總結Ucloud的成功就是:定位准、回應快、懂行業。 如果更準確一點就是:定制化。 “只要客戶有需要, UCloud就要儘量滿足, 使用者需求是UCloud產品與服務推進的動力。 ”這是UCloud CEO季昕華反復提到的一句話。 從TIC2017大會上發佈的雲漢產品系列也不難看出, UCloud在細分領域要將定制化進行到底。

目前雲漢體系包括有瑤光直播雲解決方案、啟明混合雲解決方案、玉衡金融雲解決方案、開陽全球服解決方案、紫微私有雲解決方案、文曲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武曲海量計算解決方案、白駒專有雲解決方案、天罡安全解決方案、玄武高可用解決方案。

這十大解決方案中, 既有人工智慧、海量計算、高可用、安全等平臺能力型方向, 也涵蓋了直播、金融等垂直行業雲方向。 而且眾多解決方案之間並不是孤立運行, 而是可以根據客戶具體需求, 通過模組化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UCloud高級副總裁在接受IT168採訪時也坦言到:“UCloud從不和BAT拼規模和品牌, 要做的是比友商更懂行業, 提供柔性、開放、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客戶的需求永遠是UCloud的下一個產品, 無論是初創企業、獨角獸企業還是傳統轉型企業, 都可以按照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獲得UCloud個性化定制的雲服務解決方案”。

這種細緻入微地考察市場, 量體裁衣地選擇企業自身的發展道路, 抓住了巨頭公司夠不著的市場機遇, 成就了企業的行業地位。

2017再起航 佈局人工智慧領域

季昕華表示, 獲得本輪融資後, UCloud將繼續引進高端研發人才, 加強全球範圍內的基礎設施建設, 並佈局人工智慧領域。 在TIC大會上, UCloud還與Intel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 承諾雙方未來將在人工智慧和雲資料中心的計算、存儲、網路、軟體優化等多方面展開技術交流與合作。

眾所周知, Intel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對雲計算高度重視, 2015年Intel豪擲167億美元收購Altera, 成為了行業內不小的新聞。 而從後期Intel相繼推出的, 集成了FPGA晶片的至強E5 2600 v4處理器以及基於FPGA的物聯方案等系列產品來看,

FPGA的巨大商業價值的確讓Intel物超所值。 其中FPGA在大資料和雲計算領域的號召力不可小覷, Intel甚至預計2020年將有1/3的雲資料中心節點採用FPGA技術。

本次雙方的合作可謂正當時,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衍生成相應的一些應用產品的時候, 反過來又會促進對基礎架構計算能力的大量需求, 並可能產生幾何倍數的成長, 這對Ucloud和Intel都是一次全新的機遇。

Intel行業解決方案集團中國區總經理梁雅莉談到, “UCloud是一家目標遠大、技術領先、務實創新的公司, 自UCloud成立以來的五年間, 我們一直有很好的合作關係, 也看到合作為雙方都帶來了很好的成長機會。 期待並相信UCloud在雲服務市場會更上一層樓, 成為這個行業的領導者。”

陳曉建也表示,“希望能發揮Ucloud公有雲的優勢,借助今天發佈的‘文曲’把底層的演算法和海洋計算能力開放給客戶,讓他們能更多地去關注業務,而不用去擔心資源調度、部署、成本這些問題。”

還記得在《2016第一期雲評測報告》中,從技術性能、服務易用性上等對12家雲計算企業綜合衡量,結果顯示阿裡雲、騰訊雲、UCloud位列前三。從今天的Ucloud表現看來,這是實至名歸。

成為這個行業的領導者。”

陳曉建也表示,“希望能發揮Ucloud公有雲的優勢,借助今天發佈的‘文曲’把底層的演算法和海洋計算能力開放給客戶,讓他們能更多地去關注業務,而不用去擔心資源調度、部署、成本這些問題。”

還記得在《2016第一期雲評測報告》中,從技術性能、服務易用性上等對12家雲計算企業綜合衡量,結果顯示阿裡雲、騰訊雲、UCloud位列前三。從今天的Ucloud表現看來,這是實至名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