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種子行業深度報告:高投入長週期,中國水稻在全球佔據絕對優勢

“種子”和“農藝”是提高種植效率的兩種有效途徑, 即所謂的“良種”+“良法”。 種業, 是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 為滿足作物高產、抗逆、高品質、機械化、易加工的需求, 採用生物技術, 定向改良作物性狀, 從而使作物商品種子產生較高價值的生物產業。

種業具備以下特性:

自然特性:時間局限性受農作物生產特性的影響, 農業生產具有季節性、週期性。 種業企業的生產、銷售、盈利都與季節相關。 例如, 四季度是國內玉米、水稻種子的銷售旺季。

同時, 同一種作物的生長, 受到地域的限制。 而地域所代表的是:光熱條件和降水。 全球來講中國水稻在資源上佔據優勢, 全國來講, 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品種優勢。

中國不同作物種植分佈圖

科技特性:高投入 長週期

根據相關機構研究,

農業研發方面的投入在農業績效方面的回報率最高。 然而由於農業研發的基礎性, 農業研發主要依賴公共支出。 而一個國家在農業研發的支出額度和比重, 與這個國家本身的經濟實體相關。

因此, 美國在農作物生物科學方面的研究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農作物生物科學的研究機構也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

種業是農業中科技含量很高的產業, 其發展依賴於生物科學的進步。從公司角度來看,育種水準決定了企業是否能收穫能在市場上叫好的產品。一個相對優勢好的品種,能支撐起一個企業相當的規模。典型的例子就是孟山都當年通過轉基因技術彎道超車先鋒種業,成為全球最大種業公司。

當前階段,美國是種業科技高度發達的國家,而先進的科技主要掌握在“Big 6 手中。這些國際種企巨頭的科研實力,是通過不斷的研發投入以及持續收購實現的。

從種業發展史來看,70 年代開始,推動種業生物技術的主要力量來自于從大學研究機構分離 出來的掌握了一種工具或基因序列的 SMEs(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經過 兩輪的 SMEs 高潮,到 2008 年僅剩下 30 家存活下來。在這 30 家中,有 27 家是被大公司 收購而得以生存。其中有 20 家就是被“Big 6”收購。

現階段,國內生物科技實力極弱,類似於 SMEs 這類以作物育種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中國幾乎沒有。但總體而言,國內種業科研基礎厚,只是實力分散。中國現有農業科 研機構 1100 多個,從事育種科研的專業研究所達 400 多個,新中國成立以來共育成各類農 作物品種 5000 餘個,搜集、整理種質資源 35 萬份以上。

政策特性:依賴政策扶持

種業,是關係到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戰略性產業。尤其是涉及到玉米、大豆、水稻等糧油 作物的種子,政策因素對產業的發展影響很大。這種政策主要體現在保護本土種子企業及市場,規範及扶持國內種子行業的發展等方面。例如,國內對於外資進入國內市場有著明確的限制

商業特性:規模相對有限

種業可以分為三大市場,北美、歐洲、亞洲和南美。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Inc 的資料 顯示,2013 年,北美為全球最大市場,為 139.6 億美元。

其預測,全球種業市場在 2020 年 將達到 720.9 億美元。歐洲地區種業市場的發展將趨於成熟。而亞洲和南美地區 2014~2020年為 7%,是全球種業市場增長最快的地區。分品種來看,玉米和大豆是最主要是種子品種。2013 年,玉米種子市場規模 200.7 億美元,而大豆為 80 億美元。

其中,2013 年轉基因種 子的市場價值達到 214.5 億美元,預計到 2020 年會增加到 425.3 億美元,佔據種子市場多 半的份額,年化增長率為 10.3%。

樂晴智庫,全球行業和公司深度研究

其發展依賴於生物科學的進步。從公司角度來看,育種水準決定了企業是否能收穫能在市場上叫好的產品。一個相對優勢好的品種,能支撐起一個企業相當的規模。典型的例子就是孟山都當年通過轉基因技術彎道超車先鋒種業,成為全球最大種業公司。

當前階段,美國是種業科技高度發達的國家,而先進的科技主要掌握在“Big 6 手中。這些國際種企巨頭的科研實力,是通過不斷的研發投入以及持續收購實現的。

從種業發展史來看,70 年代開始,推動種業生物技術的主要力量來自于從大學研究機構分離 出來的掌握了一種工具或基因序列的 SMEs(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經過 兩輪的 SMEs 高潮,到 2008 年僅剩下 30 家存活下來。在這 30 家中,有 27 家是被大公司 收購而得以生存。其中有 20 家就是被“Big 6”收購。

現階段,國內生物科技實力極弱,類似於 SMEs 這類以作物育種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中國幾乎沒有。但總體而言,國內種業科研基礎厚,只是實力分散。中國現有農業科 研機構 1100 多個,從事育種科研的專業研究所達 400 多個,新中國成立以來共育成各類農 作物品種 5000 餘個,搜集、整理種質資源 35 萬份以上。

政策特性:依賴政策扶持

種業,是關係到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戰略性產業。尤其是涉及到玉米、大豆、水稻等糧油 作物的種子,政策因素對產業的發展影響很大。這種政策主要體現在保護本土種子企業及市場,規範及扶持國內種子行業的發展等方面。例如,國內對於外資進入國內市場有著明確的限制

商業特性:規模相對有限

種業可以分為三大市場,北美、歐洲、亞洲和南美。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Inc 的資料 顯示,2013 年,北美為全球最大市場,為 139.6 億美元。

其預測,全球種業市場在 2020 年 將達到 720.9 億美元。歐洲地區種業市場的發展將趨於成熟。而亞洲和南美地區 2014~2020年為 7%,是全球種業市場增長最快的地區。分品種來看,玉米和大豆是最主要是種子品種。2013 年,玉米種子市場規模 200.7 億美元,而大豆為 80 億美元。

其中,2013 年轉基因種 子的市場價值達到 214.5 億美元,預計到 2020 年會增加到 425.3 億美元,佔據種子市場多 半的份額,年化增長率為 10.3%。

樂晴智庫,全球行業和公司深度研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