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威海嚴打電信網路詐騙和毒☆禁☆品犯罪

威海新聞網訊11月10日下午, 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 發佈會上, 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新聞發言人劉竹林表示, 自11月2日起, 市公安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雙打”百日攻堅戰, 針對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和毒品犯罪展開專項打擊。

新聞發佈會上, 劉竹林介紹了今年以來市公安局打擊電信網路詐騙和毒品違法犯罪的情況及階段性成果, 並表示, 經過嚴控打擊, 這兩類犯罪上升勢頭已得到明顯遏制。 但隨著毒品犯罪越來越隱蔽, 電信網路詐騙手段不斷翻新、跨境作案增多, 對偵查破案提出了嚴峻挑戰。

因此, 從2日起, 我市公安系統全面掀起“雙打”百日攻堅戰。

劉竹林介紹, 百日攻堅戰中, 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將突出“四個工作重點”, 即以止付、凍結涉案帳戶為重點;以掛牌督辦為重點, 強化攻堅深挖, 努力實現對詐騙犯罪全鏈條、全覆蓋打擊;以“三級包案”為重點, 把打擊鋒芒對準多發高發的網路購物、兼職刷單等詐騙;以防騙宣傳為重點, 充分利用各種媒介, 不間斷地組織開展防騙宣傳。

我市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特點

我市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總體呈現出手段多樣化、資訊化程度高、詐騙職業化等特點。

從發案區域看

案發地主要集中在環翠區、高區、經區和榮成市。

從發案類型看

網上購物、網上刷單兼職、冒充親朋好友、冒充公檢法等詐騙類型占比較高,

其中網上購物占比達27.4%, 網上兼職刷單占比24.8%, 主要受騙群體以高校學生、無業人員為主;冒充熟人詐騙占比15.1%, 犯罪分子通過微信、QQ或電話冒充領導或親朋好友實施詐騙, 詐騙成功率較高。 冒充公檢法詐騙, 一旦被騙損失金額較高;涉互聯網金融平臺投資理財類詐騙有明顯增多趨勢, 且金額巨大。

從被騙群體看

年齡分佈集中在20歲-50歲, 多為公司職員、學生、中老年家庭婦女、待業青年等群體, 有貪圖小利、盲目輕信和打法律擦邊球的心理動機, 容易被騙子利用。

提個醒

“雙11”網購請“長點心”

根據往年“雙11”期間發生的電信網路詐騙案件特點, 市公安局反詐專員總結出兩條規律:自稱網上購物客服,

以退款為由打的電話, 這些全都是詐騙, 千萬別信;冒充“淘寶商家”, 通過“假買假賣”購物刷單提升信譽, 這多是騙子設的陷阱。 警方提醒, 不管詐騙手段怎麼變, 騙取錢財的目的不會變, 只有徹底消除僥倖心理、去除心中貪念, 才能避免上當受騙。

如果遇到讓你轉帳匯款的不明來電、短信、網站連結以及微信、QQ留言等, 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你可撥打威海市反詐騙、防詐騙公益諮詢熱線“5192345”, 警方反詐專員“24小時”線上, “人盯人、一對一”解答, 揭露詐騙手段, 幫你識破詐騙陷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