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漢代《大型龍柱璧環宜子孫和田玉牌》珍賞

漢代(西元前202—西元220年)是我國玉器製作的頂峰時期, 期間的玉器製作題材更為廣泛和多樣化, 製作工具更為先進, 工藝水準向著更為精湛的方向發展, 同時更由於和田玉石東進, 而使得玉器品質更高, 表形更為精美。 一句話, 精美而又靈氣十足的漢玉, 尤其是那些玉質佳、雕琢精、題材好的作品, 可謂珍貴異常, 百賞不厭。 換言之, 漢玉之質、形、工、藝所飽含的歷史資訊, 總是讓人賞心悅目, 每有所悟。

漢玉形態多樣, 大小有別, 其中的大型器則是最為珍貴的器形, 遺存量少而具有很高的文物及其收藏價值。 之前愚博客展賞過這類精美的漢玉大型器, 今日賞玉, 特再將愚帳中所藏一件漢代大型螭龍璧環三重宜子孫和田玉牌帳中點出, 拍照亮相, 發于博客公展, 以饗藏好。

首賞器形。 一眼可見本品器形較為獨特, 高度約為22.4釐米, 重約326.11克, 在漢玉中屬於大型器類。

可見其從下至上, 分別為璧與環三重呈塔形, 周邊為立體螭龍紋拱護, 在三重璧環中間, 分別透雕篆書“宜子孫”三字。 而我們知道, “宜子孫”三字, 是漢代十分典型而常用的吉語, 在多種不同材質不同制器上長有表達。 其與螭龍紋和璧環組合, 亦有望子成龍之喻意, 可謂大吉祥器物矣。

續賞其制, 可識整器形乃手工雕琢, 工藝精到, 線條勻稱, 深淺適度, 比例協調, 璧環之上的穀紋清晰鼓凸, 螭龍紋彰顯精緻, 一句話, 本器是一件制工上佳之器。

再觀其質。 可見其玉質白皙純淨, 可斷其乃和田玉質無疑。 其中, 局部老沁鮮明, 深淺相間, 分佈過渡十分自然, 毫無生硬之感。 這種褐色或土黃沁色, 形成皮殼, 彰顯耄耋, 非千年以上而不能形成。 複觀其面, 整體玉色包漿十分潤澤, 其光澤亮而不賊。 毫無疑問, 就其包漿沁色察之, 本品可謂盎老相, 耄耋自然, 開門不疑矣。

綜上所述, 簡而言之, 此件“大型螭龍柱璧環宜子孫和田玉牌”, 諸般特徵, 難以置疑, 乃為漢代遺存是玉器實物, 開門見山矣。 以目前來看,

如此形制之大型宜子孫漢玉, 實屬罕見, 不失為一件珍貴漢玉藏品, 愚能獲藏之, 也是賞貼眷顧, 甚感幸運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