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鉤沉|這位被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陳毅共挽的傑出軍事家,殉國時年僅37歲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暨新四軍成立80周年, 今年9月9日是彭雪楓誕辰110周年紀念日。

彭雪楓(1907—1944),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紅軍大隊政委、縱隊政委、師政委、江西軍區政委、紅軍大學政委和中革軍委第1局局長。 長征中, 任軍委第1野戰縱隊1梯隊隊長、紅5師師長、陝甘支隊第2縱隊司令員、紅1軍團4師政委。 1936年秋被派往太原等地, 從事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全面抗戰爆發後, 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處長兼駐晉辦事處主任、中共河南省委軍事部部長、新四軍遊擊支隊和第6支隊司令員兼政委、八路軍第4縱隊司令員、中共豫皖蘇邊區委員會書記。

皖南事變後, 任新四軍第4師師長兼政委、淮北軍區司令員, 領導根據地軍民同日偽軍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行艱苦鬥爭。 1944年9月11日, 在河南夏邑縣八裡莊指揮作戰時英勇犧牲, 壯烈殉國, 時年37歲。

彭雪楓犧牲後, 延安和淮北舉行了公祭。 洪澤湖畔, 萬人空巷, 為他送別。 中共中央委員會的挽聯是:“為民族, 為群眾, 二十年奮鬥出死入生, 功垂祖國;打日本, 打漢奸, 千百萬同胞自由平等, 澤被長淮。 ”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陳毅共挽的挽聯是:“二十年艱難事業, 即將徹底完成, 忍看功績輝煌, 英名永存, 一世忠貞, 是共產黨人好榜樣;千萬裡破碎河山, 正待從頭收拾,

孰料血花飛濺, 為國犧牲, 滿腔悲憤, 為中華民族悼英雄”。

1988年10月, 中央軍委確定彭雪楓為我黨我軍33位軍事家之一。 1997年8月16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為《彭雪楓將軍畫冊》題詞:“文武兼備一代英才, 功垂祖國澤被長淮”。

面對師長叛變, 他連追5天, 帶回了部隊

1930年8月, 紅三軍團紅八軍政委鄧乾元, 因與軍團長彭德懷發生意見分歧, 而企圖脫離前委的領導而擅自行動, 走上了違反黨和軍隊組織紀律的錯誤道路。 在這個關鍵時刻, 時任紅八軍第六師政委的彭雪楓, 出於維護党和紅軍團結的願望, 及時將鄧乾元煽動分裂的錯誤報告了前委和軍團政治部。 前委和軍團政治部認為, 鄧乾元的問題非常嚴重, 決定將紅八軍的軍委擴大會議改為紅三軍團前委擴大會議。

會議認為鄧乾元的上述活動是“超組織的行動”, 是宗派主義的表現, 因而撤銷了他紅八軍政委和黨委書記的職務。 當時, 在紅三軍團工作的邱一涵回憶說:至此“三軍團中的無原則糾紛和宗派主義傾向, 便很快克服了”。

在敵我生死鬥爭十分尖銳複雜的戰爭環境中, 彭雪楓具有敏銳的政治警惕性和堅定的原則性。 1931年9月, 時任紅三軍團二師政委的彭雪楓根據有關情況, 察覺到師長郭炳生帶著單獨在外活動的五團向敵佔區靠近, 行動異常。 為了防止意外, 他立即向江西軍區總指揮兼政委陳毅作了彙報。 在商定了縝密計畫後, 彭雪楓不顧個人安危, 帶領隨行武裝人員,

連續5天跟蹤追趕, 終於趕上了五團。 通訊排長彭雄對他說, 郭炳生給大家說, 你已經犧牲了, 他這幾天的行動十分可疑。 彭雪楓召開幹部會議, 果斷決定, 黃昏之後部隊立即返回。 當晚, 郭炳生趁著天黑下雨, 僅帶著少數人出逃, 叛變投敵。

彭雪楓在處理郭炳生叛變事件中, 思想敏銳、立場堅定, 措施果斷, 表現出過人的膽識和氣魄, 受到周恩來、彭德懷、陳毅等領導的高度讚揚。 陳毅說:“這件事他(彭雪楓)辦得很好, 挽救了部隊, 表現了我們紅軍政工人員的領導作用, 這個時候, 我看出他應付事變的機警和能力。 ”。 1934年1月, 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 他榮獲了中華蘇維埃政府頒發的“紅星獎章”, 這是黨和人民對他在此次事變中的突出表現和其它貢獻所給予的最高獎賞。

率部參加四渡赤水等重要戰役

彭雪楓作為傑出的軍事家, 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 忠誠使命, 智勇雙全, 身經百戰, 表現出勇猛頑強的革命精神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1930年7月, 在攻打長沙戰役中, 彭雪楓指揮部隊率先登城, 並兩次突入敵包圍圈救出被圍部隊。 在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鬥爭中, 他身先士卒, 披堅執銳, 率領部隊打了不少硬仗、惡仗、勝仗。 1933年, 在撫州八角亭突圍戰中, 由於意外情況, 一股敵人突然沖到了師指揮所附近。 他臨危不亂, 親率身邊僅有的一個通信排, 組織反衝鋒, 擊退了敵人, 轉危為安, 自己卻光榮負傷。 長征途中, 他率部參加了四渡赤水、奪取婁山關、搶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 吳起鎮阻擊戰、直羅鎮戰役等重要戰役戰鬥,一路斬關奪隘,戰績卓著。彭雪楓被譽為紅軍中“優秀的青年將領和模範的政治委員”。

1938年9月27日,彭雪楓擔任新四軍遊擊支隊司令員兼政委,他率部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竇樓初戰獲勝後,又揮師東進,轉戰豫皖蘇三省邊界。在日、偽、頑、匪犬牙交錯的夾擊中,他以卓越的革命才能和堅韌不拔的鬥爭精神,廣泛發動群眾,粉碎了敵人多次掃蕩,開創了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1941年1月,蔣介石發動了皖南事變。面對國民黨反共頑固派的大舉進攻,彭雪楓率領四師健兒進行了三個月的艱苦鬥爭。後來,為顧全大局,忍痛將主力轉移到津浦路東。他與鄧子恢等同志一起堅持淮北敵後抗日鬥爭,指揮軍民反掃蕩、反蠶食,先後取得了33天反掃蕩等數百次戰鬥的勝利,使四師部隊成長為新四軍的勁旅之一。1944年4月,日本侵略者為打通大陸交通線,大舉向河南腹地進攻,國民黨40萬大軍節節敗退。彭雪楓堅決執行中央軍委關於向河南敵後發展的戰略任務,率部同敵偽頑匪頑強戰鬥。在我軍勝利西進的途中,他為解救豫皖蘇邊區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手過千金,但從不浪費公家一分錢

1936年9月,在國內革命戰爭向抗日民族解放戰爭轉變的重要關頭,彭雪楓奉黨中央、毛主席之命,秘密前往西安、甘肅、綏遠、山西等地,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多次會晤國民黨高級將領,宣傳我黨抗日救國主張,積極開展統戰工作,並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實現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為紅軍開赴山西抗日前線作出了貢獻。全面抗戰爆發後,他在中共北方局和周恩來的領導下,努力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抗日愛國力量,為打開華北抗戰局面和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山西抗日前線,實施戰略展開,發揮了“先行官”的作用。他在中原領導開展統戰工作中,積極發展抗日進步力量,團結國民黨愛國將領,孤立頑固派,為開展和堅持中原敵後抗戰奠定了基礎。他總結的《豫皖蘇邊三年統戰工作之經驗教訓》,被黨中央轉發各抗日根據地學習借鑒。

在西安、太原等地做國民黨上層統戰工作時,儘管經常出入富豪之家、處於酒綠燈紅之地,但他潔身自愛,出污泥而不染。他主持太原八路軍辦事處工作時,雖然手過千金,但從不浪費公家一分錢,受到黨中央的表彰。遊擊支隊剛成立時,經費、糧食、彈藥、藥品十分困難,有時連每人每天五分錢的菜金也發不出來。彭雪楓帶領部隊發揚窮幹、苦幹、硬幹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難。他曾負傷,又患有嚴重的胃病。有一次,炊事員為他做了碗麵條,他立即把副官雷鳴叫來說:“同志,這是叫領導脫離群眾。”讓雷鳴把麵條端了回去。1941年9月24日,彭雪楓與林穎結婚。他的被子還是1937年一位愛國人士送的,戰友們在幫助佈置新房時,發現了這床破舊的被子,要新買一床,他堅決不同意。他不僅嚴格要求自己,對親屬也一視同仁。有一次林穎的鋼筆丟了,一位領導將公家的一支鋼筆送給她。彭雪楓知道後,立即用稿費按價付還。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確實體現了他以身作則、一絲不苟的作風。

最後,以一首詩表達對彭雪楓將軍的敬仰和緬懷之情。

北戰南征熱血傾, 竹溝起誓壯歌行。

蜚聲拂曉軍心振, 馳騁鐵騎烈馬驚。

文武皆優興大業, 德才兼備育群英。

為酬壯志罡星殞, 澤被江淮百姓情。

(作者系上海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長,本文為11月6日紀念彭雪楓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報告,有刪節 )

欄目主編:張駿 吳起鎮阻擊戰、直羅鎮戰役等重要戰役戰鬥,一路斬關奪隘,戰績卓著。彭雪楓被譽為紅軍中“優秀的青年將領和模範的政治委員”。

1938年9月27日,彭雪楓擔任新四軍遊擊支隊司令員兼政委,他率部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竇樓初戰獲勝後,又揮師東進,轉戰豫皖蘇三省邊界。在日、偽、頑、匪犬牙交錯的夾擊中,他以卓越的革命才能和堅韌不拔的鬥爭精神,廣泛發動群眾,粉碎了敵人多次掃蕩,開創了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1941年1月,蔣介石發動了皖南事變。面對國民黨反共頑固派的大舉進攻,彭雪楓率領四師健兒進行了三個月的艱苦鬥爭。後來,為顧全大局,忍痛將主力轉移到津浦路東。他與鄧子恢等同志一起堅持淮北敵後抗日鬥爭,指揮軍民反掃蕩、反蠶食,先後取得了33天反掃蕩等數百次戰鬥的勝利,使四師部隊成長為新四軍的勁旅之一。1944年4月,日本侵略者為打通大陸交通線,大舉向河南腹地進攻,國民黨40萬大軍節節敗退。彭雪楓堅決執行中央軍委關於向河南敵後發展的戰略任務,率部同敵偽頑匪頑強戰鬥。在我軍勝利西進的途中,他為解救豫皖蘇邊區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手過千金,但從不浪費公家一分錢

1936年9月,在國內革命戰爭向抗日民族解放戰爭轉變的重要關頭,彭雪楓奉黨中央、毛主席之命,秘密前往西安、甘肅、綏遠、山西等地,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多次會晤國民黨高級將領,宣傳我黨抗日救國主張,積極開展統戰工作,並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實現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為紅軍開赴山西抗日前線作出了貢獻。全面抗戰爆發後,他在中共北方局和周恩來的領導下,努力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抗日愛國力量,為打開華北抗戰局面和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山西抗日前線,實施戰略展開,發揮了“先行官”的作用。他在中原領導開展統戰工作中,積極發展抗日進步力量,團結國民黨愛國將領,孤立頑固派,為開展和堅持中原敵後抗戰奠定了基礎。他總結的《豫皖蘇邊三年統戰工作之經驗教訓》,被黨中央轉發各抗日根據地學習借鑒。

在西安、太原等地做國民黨上層統戰工作時,儘管經常出入富豪之家、處於酒綠燈紅之地,但他潔身自愛,出污泥而不染。他主持太原八路軍辦事處工作時,雖然手過千金,但從不浪費公家一分錢,受到黨中央的表彰。遊擊支隊剛成立時,經費、糧食、彈藥、藥品十分困難,有時連每人每天五分錢的菜金也發不出來。彭雪楓帶領部隊發揚窮幹、苦幹、硬幹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難。他曾負傷,又患有嚴重的胃病。有一次,炊事員為他做了碗麵條,他立即把副官雷鳴叫來說:“同志,這是叫領導脫離群眾。”讓雷鳴把麵條端了回去。1941年9月24日,彭雪楓與林穎結婚。他的被子還是1937年一位愛國人士送的,戰友們在幫助佈置新房時,發現了這床破舊的被子,要新買一床,他堅決不同意。他不僅嚴格要求自己,對親屬也一視同仁。有一次林穎的鋼筆丟了,一位領導將公家的一支鋼筆送給她。彭雪楓知道後,立即用稿費按價付還。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確實體現了他以身作則、一絲不苟的作風。

最後,以一首詩表達對彭雪楓將軍的敬仰和緬懷之情。

北戰南征熱血傾, 竹溝起誓壯歌行。

蜚聲拂曉軍心振, 馳騁鐵騎烈馬驚。

文武皆優興大業, 德才兼備育群英。

為酬壯志罡星殞, 澤被江淮百姓情。

(作者系上海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長,本文為11月6日紀念彭雪楓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報告,有刪節 )

欄目主編:張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