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蘇打造供銷合作社農村電商平臺 強化縣域電子商務服務

“最江蘇”導讀

農村電子商務正成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2016年, 江蘇省供銷全系統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170億元, 同比增長224.8%, 發展勢頭很好, 但總體還處於起步階段。 近日,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十三五”供銷合作事業發展規劃》, 將打造供銷合作社農村電商平臺, 進一步強化縣域電子商務服務。

近日,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已印發《江蘇省“十三五”供銷合作事業發展規劃》。 3月23日, 江蘇省委外宣辦召開新聞發佈會, 就“十三五”時期供銷合作事業重點任務進行宣傳解讀。

“十三五”時期, 江蘇省要構建新型農業化社會服務體系、農村現代流通網路體系等。

到2020年, 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將打造成與農民利益結合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運作更有效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

推進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

拓寬農村合作金融服務

“十三五”期間, 江蘇要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惠民工程, 推進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 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普通農戶提供綜合性、系列化服務。

《規劃》提出, 江蘇要制定服務引導銷售, 形成按需送貨、因地配肥、技術到戶的一條龍服務模式;加強農業科技服務, 發展“莊稼醫院+合作社+農戶”服務模式;開展有機肥、低殘留農藥、高標準農膜推廣使用和殘膜回收利用, 讓百姓對於農藥安全問題更放心。

“十三五”期間, 江蘇省將開展農村金融服務, 設立消費金融、融資租賃、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公司, 為農業經營者提供融資、擔保等金融服務。 同時, 還將積極拓展縣域金融、互聯網金融服務, 為農戶提供存取款、小額貸款、自助繳費、刷卡消費等綜合服務, 滿足農民對基礎金融的需要。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推進“互聯網+”工程建設

“十三五”時期, 江蘇實施優化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體系, 大力拓展農產品網上銷售, 結局農產品“賣難買貴”問題;發展社區O2O、同城配送生鮮產品等業務, 帶動訂單農業發展。 江蘇與協力廠商知名電商平臺合作, 發展系統電子商務, 擴大農產品銷售, 並充分發揮手機app銷售平臺, 實現傳統電子商務平臺和移動互聯的有機結合。

“十三五”期間, 江蘇實施推進“互聯網+”新農村現代化流通服務網路工程建設, 打造“新網工程”升級版, 夯實線下實體網路, 加快網路薄弱、空白的搶灘佈局, 打通網路節點。 由此, 推動流通網路線下線上融合發展, 依託線下網路在物流、體驗、服務等方面的優勢, 促進其與線上商流、資金流、資訊流融合, 用“互聯網+”打造“新網工程”升級版。

力爭"十三五"末惠農工程

電商覆蓋率達80%

根據《規劃》, 2017年江蘇省計畫組織申報15個“惠農工程”電商專案, 力爭到“十三五”末, 全省“惠農工程”電商專案覆蓋率達到80%, 提高供銷合作社在全省電子商務銷售總額中的比重。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農村電子商務正成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江蘇省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諸紀錄介紹, 2016年江蘇省供銷全系統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170億元, 同比增長224.8%, 發展的勢頭很好, 但總體還處於起步階段。

據悉, 江蘇省供銷合作的“供銷e家·地平線”將借助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惠農工程”電商專案建設, 構建上下貫通的電商經營體系。 省總社將建立供銷合作社主導、企業化經營的“縣級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基層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經營模式, 構建可持續的縣域電商生態圈。 從構建縣域電商生態圈, 把當地農產品賣出去, 把優質生產生活用品送進來, 提升農民的收入水準和生活水準。

2016年, 江蘇省已有62個區、縣在“地平線”電商平臺上以一縣一館的形式開設了名特優農品館,

其中包括全省19個經濟薄弱地區中的10個, 實現平臺整體交易流量55億元。 據瞭解, 2017年江蘇計畫實現平臺新增館、店100家, 到“十三五”末, 力爭實現入駐平臺的館、店總數達到600家, 全省19個經濟薄弱地區全部在平臺上開設名特優農品館, 把江蘇省的農產品銷往全國。

強化縣域電子商務服務打通配送最後一公里

供銷合作社已經不僅局限於一供一銷,而是全面為農服務。到2020年,江蘇要全力打造全省農產品綜合交易電商平臺,網路銷售總額超千億;發展社區O2O、同城配送生鮮農產品,推進“生產基地+社區直配”業務;同時,還要建設統一物流配送網路。農民產品更好賣,市民也能吃到更新鮮的“田間食品”。

供銷合作社最早出現在1928年,計劃經濟時代供銷社是人們買東西最主要的場所,改革開放後一度風雨飄搖,到了新世紀初才逐漸改革,變成綜合性合作和服務組織。但是,供銷合作社經營的農資、棉花、再生資源等傳統業務仍面臨著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挑戰。

近些年來,江蘇全省供銷合作社已經在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農村金融、現代物流、農產品加工、園區經濟等新興業務。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更要全面構建農村現代流通網路體系,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加快形成網上交易、倉儲物流和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的電商“一張網”,打造“網上供銷合作社”,促進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到“十三五”末,網上銷售總額要超千億元。

“十三五”期間,江蘇省將建立統一物流配送網路,完善倉儲、冷藏、配送、商務、資訊服務等功能,大幅提升系統物流配送能力,建立起全省性和區域性的統一配送網路。此外,還將利用現有資源,建設現代物流園區,打造一批有社會影響力的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配送中心和鎮村末端物流配送站。

為強化縣域電子商務服務,江蘇將有效整合和改善縣域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構建縣以下物流配送網路,對接協力廠商物流企業,打通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

這不僅是打造供銷合作社農村電商平臺,更重要的是強化縣域電子商務服務。有效整合和改造縣域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構建縣以下物流配送網路,對接協力廠商物流企業,打通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同時,要建設統一物流配送網路和打造一批物流平臺。比如,利用現有的土地、倉庫、碼頭、配送中心等資源,建設一批集運輸、倉儲、配送、資訊為一體的現代物流園區。

【最江蘇】:第一時間發佈、解讀江蘇最新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民生動態,用原創蕩滌紛雜,用思想解讀資訊,用情懷傳遞觀點。

供銷合作社已經不僅局限於一供一銷,而是全面為農服務。到2020年,江蘇要全力打造全省農產品綜合交易電商平臺,網路銷售總額超千億;發展社區O2O、同城配送生鮮農產品,推進“生產基地+社區直配”業務;同時,還要建設統一物流配送網路。農民產品更好賣,市民也能吃到更新鮮的“田間食品”。

供銷合作社最早出現在1928年,計劃經濟時代供銷社是人們買東西最主要的場所,改革開放後一度風雨飄搖,到了新世紀初才逐漸改革,變成綜合性合作和服務組織。但是,供銷合作社經營的農資、棉花、再生資源等傳統業務仍面臨著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挑戰。

近些年來,江蘇全省供銷合作社已經在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農村金融、現代物流、農產品加工、園區經濟等新興業務。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更要全面構建農村現代流通網路體系,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加快形成網上交易、倉儲物流和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的電商“一張網”,打造“網上供銷合作社”,促進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到“十三五”末,網上銷售總額要超千億元。

“十三五”期間,江蘇省將建立統一物流配送網路,完善倉儲、冷藏、配送、商務、資訊服務等功能,大幅提升系統物流配送能力,建立起全省性和區域性的統一配送網路。此外,還將利用現有資源,建設現代物流園區,打造一批有社會影響力的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配送中心和鎮村末端物流配送站。

為強化縣域電子商務服務,江蘇將有效整合和改善縣域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構建縣以下物流配送網路,對接協力廠商物流企業,打通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

這不僅是打造供銷合作社農村電商平臺,更重要的是強化縣域電子商務服務。有效整合和改造縣域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構建縣以下物流配送網路,對接協力廠商物流企業,打通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同時,要建設統一物流配送網路和打造一批物流平臺。比如,利用現有的土地、倉庫、碼頭、配送中心等資源,建設一批集運輸、倉儲、配送、資訊為一體的現代物流園區。

【最江蘇】:第一時間發佈、解讀江蘇最新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民生動態,用原創蕩滌紛雜,用思想解讀資訊,用情懷傳遞觀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