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電商:星星之火何以燎原?

“最江蘇”導讀

電子商務, 正在成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手段, 成為改變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動能。 近年來, 江蘇大力發展農村電商, 積極破解“三農”難題, 深化農業資訊技術應用, 取得了很多成果。 “最江蘇”本期關注農村電商發展的現狀與未來。

2017年中央一號檔傳遞了農村電商發展方向。 這份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的文件, 全文約13000字, 共分6個部分33條。

在2016年中央一號檔已經用了400個字的篇幅對農村電商進行了安排部署的基礎上,

2017年中央一號檔對農村電商的部署進一步加強, 雖然連續兩年都在檔第14條進行部署, 但2016年的此條小標題是“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和市場建設”, 而2017年的此條小標題直接就是“推進農村電商”了。

進一步對照, 2017年中央一號檔對農村電商的部署相較2016年有以下五個特點, 可以概括為一個“首次提出”和四個“更加重視”, 即首次關注電商產業園問題, 更加重視線上線下融合, 更加重視農產品上行, 更加重視農村電商物流, 更加重視農村電商生態體系。

2017中央一號檔第14條原文是:“推進農村電商發展。 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全面對接融合, 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 加快建立健全適應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標準體系。

支持農產品電商平臺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 推動商貿、供銷、郵政、電商互聯互通, 加強從村到鄉鎮的物流體系建設, 實施快遞下鄉工程。 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鼓勵地方規範發展電商產業園, 聚集品牌推廣、物流集散、人才培養、技術支援、品質安全等功能服務。 全面實施資訊進村入戶工程, 開展整省推進示範。 完善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幹網路, 加快構建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 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路建設, 完善鮮活農產品直供直銷體系。 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 ”

從中央一號檔可以看出, 農村電商將是2017年三農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 這必將推動農村電商向縱深方向發展。

鄉村旅遊電商也將助推農村電商向深發展, 形成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據統計, 截至2016年, 我國已有1311個淘寶村, 為農村地區帶來84萬個就業崗位。 然而, 在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背後, 依然存在和面臨諸多問題。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 代表委員就圍繞農村電商的發展紛紛建言獻策。

精准培訓 培養農村電商專業人才

“農村電商的商業模式大同小異, 技術與人才是發展的基石。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主席喬傳秀說, 電商是今後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然而眼下, 農村電商的專業人才太少, 跟不上發展形勢的需要, 亟須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電商這種新業態對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非常重要, 人才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 ”周異決說, 由於電商准入門檻不高, 任何人都能操作。 但恰恰這種低門檻, 導致人才的專業度不高。

那麼, 究竟該如何培養農村電商專業人才呢?在全國政協委員、共青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委書記白松濤看來,

電商是企業創業的一種形式和形態, 它包括了銷售、管理、服務等多方面內容, 不是靠一兩節課就能學會的, 必須將它列入到專項培訓的計畫裡, 作為一個專類的系統課程來培訓。

“我建議政府、企業、學校、協會等協作建立適應農村電商需求的人才培訓體系, 或採用電子商務專家進行遠端指導、農資企業積極參與等方法培養農村電商人才。 ”白松濤說。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宗申產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左宗申則建言, 要鼓勵現有職業院校增設農村電商專業, 開發農村電商教材, 招聘農村電商師資學員, 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農村電商專業人才。 甚至出臺政策鼓勵職業院校農村電商培訓下鄉, 幫助解決農村電商人才在實踐和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優化政策 強化農村電商創業扶持

今年的中央一號檔從農產品、電商進農村示範、電商產業園等多方面強調推進農村電商,並首次提出鼓勵發展電商產業園。代表委員認為,一號檔表明,從頂層的政策設計上,對電商的扶持力度將會大大超過以前。

對電商的政策扶持,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民政廳副廳長韓永東深表認可,他建議要進一步加大政策細化落實力度,特別是在培育多元化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搭建多層次發展平臺、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等方面進一步改革創新,出臺一批有突破性的舉措。

“政府要特別重視互聯網在農產品生產中的作用,使農產品的產品標準、包裝標準、配送標準、品質標準進一步完善,為農產品網路銷售打下良好的基礎。”全國政協委員、西京學院院長任芳希望,在政策層面,要重點支持打造農產品從田頭到快遞的“最前一公里”服務體系,重點支援交易規則、誠信體系、安全追溯體系、索賠機制、糾紛解決機制等方面的建設。

“農村電商,要建立創業幫扶體系,設立幫扶基金,健全農村電商創業導師幫扶制度。”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甯說,各級政府要對大量“城歸”回到農村創業的人,加大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援。

除了政策扶持,金融投入也必不可少。部分代表委員建議進一步降低資金信貸門檻,對符合條件的農村電商給予擔保貸款及貼息,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電商創業的信貸支持,保證電商的健康發展。

彌補短板 降低農村電商運營成本

要將農產品從山區賣到城市,除了依靠一條網線,更重要的還要有完善的物流。物流不通,想賣的賣不出去,想買的自然也買不進來。“這是許多地區現在電商發展的一個瓶頸。”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馬瑞強水果玉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瑞強向記者舉例,“很多物流企業對許多地區包郵,但會標注內蒙古除外,主要是因為我們內蒙古太大了。這就導致我們的物流成本很高,影響了電商的發展。可見,完備的物流設施多麼重要。”

物流是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吳仁彪建議,各級政府要重視包括通信、物流、包裝加工等在內的產業鏈建設。比如加強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在推進高速寬頻網路擴面提速降費的同時,利用先進的資訊技術和網路技術改造傳統農產品流通模式、建設現代化物流配送體系,建立覆蓋縣城、鄉鎮、鄉村的三級配送體系,降低物流成本。推進產品包裝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

“如何保證內蒙古優質的農產品可以通過電商平臺走出去,這必須依靠政府加強支持,比如給一些物流企業一定的補貼,幫助農產品走出去。”馬瑞強說,“我覺得國家應加大對物流企業的支援,讓電商健康發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農村電商的發展已經走過8年的歷程,依然是一座有待開發的富礦,各大知名電商企業巨頭已經開始搶佔農村電商先機。部分代表委員建議,農村電商的發展還需在穩中求進,進中求新。同時,要加強監管力度,避免權力尋租,建立合規、合法、合理的電商發展平臺,為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貢獻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

【最江蘇】:第一時間發佈、解讀江蘇最新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民生動態,用原創蕩滌紛雜,用思想解讀資訊,用情懷傳遞觀點。

優化政策 強化農村電商創業扶持

今年的中央一號檔從農產品、電商進農村示範、電商產業園等多方面強調推進農村電商,並首次提出鼓勵發展電商產業園。代表委員認為,一號檔表明,從頂層的政策設計上,對電商的扶持力度將會大大超過以前。

對電商的政策扶持,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民政廳副廳長韓永東深表認可,他建議要進一步加大政策細化落實力度,特別是在培育多元化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搭建多層次發展平臺、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等方面進一步改革創新,出臺一批有突破性的舉措。

“政府要特別重視互聯網在農產品生產中的作用,使農產品的產品標準、包裝標準、配送標準、品質標準進一步完善,為農產品網路銷售打下良好的基礎。”全國政協委員、西京學院院長任芳希望,在政策層面,要重點支持打造農產品從田頭到快遞的“最前一公里”服務體系,重點支援交易規則、誠信體系、安全追溯體系、索賠機制、糾紛解決機制等方面的建設。

“農村電商,要建立創業幫扶體系,設立幫扶基金,健全農村電商創業導師幫扶制度。”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甯說,各級政府要對大量“城歸”回到農村創業的人,加大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援。

除了政策扶持,金融投入也必不可少。部分代表委員建議進一步降低資金信貸門檻,對符合條件的農村電商給予擔保貸款及貼息,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電商創業的信貸支持,保證電商的健康發展。

彌補短板 降低農村電商運營成本

要將農產品從山區賣到城市,除了依靠一條網線,更重要的還要有完善的物流。物流不通,想賣的賣不出去,想買的自然也買不進來。“這是許多地區現在電商發展的一個瓶頸。”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馬瑞強水果玉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瑞強向記者舉例,“很多物流企業對許多地區包郵,但會標注內蒙古除外,主要是因為我們內蒙古太大了。這就導致我們的物流成本很高,影響了電商的發展。可見,完備的物流設施多麼重要。”

物流是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吳仁彪建議,各級政府要重視包括通信、物流、包裝加工等在內的產業鏈建設。比如加強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在推進高速寬頻網路擴面提速降費的同時,利用先進的資訊技術和網路技術改造傳統農產品流通模式、建設現代化物流配送體系,建立覆蓋縣城、鄉鎮、鄉村的三級配送體系,降低物流成本。推進產品包裝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

“如何保證內蒙古優質的農產品可以通過電商平臺走出去,這必須依靠政府加強支持,比如給一些物流企業一定的補貼,幫助農產品走出去。”馬瑞強說,“我覺得國家應加大對物流企業的支援,讓電商健康發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農村電商的發展已經走過8年的歷程,依然是一座有待開發的富礦,各大知名電商企業巨頭已經開始搶佔農村電商先機。部分代表委員建議,農村電商的發展還需在穩中求進,進中求新。同時,要加強監管力度,避免權力尋租,建立合規、合法、合理的電商發展平臺,為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貢獻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

【最江蘇】:第一時間發佈、解讀江蘇最新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民生動態,用原創蕩滌紛雜,用思想解讀資訊,用情懷傳遞觀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