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定勝天:人要順應自然而不是順其自然

作者:杜利平

萬物皆有正反, 正襯托反有機的結合在一塊, 只要把握好陰陽和合的契機就能達到陰陽和合、美好圓滿的狀態。 所以人要順應自然而不是順其自然。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 沖氣以為和。 ”說的是:萬物皆有正反, 正襯托反有機的結合在一塊, 只要把握好陰陽和合的契機就能達到陰陽和合、美好圓滿的狀態。 所以人要順應自然而不是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是“消極等死”;順應自然是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根據變化, 合理調整自己的行為生活, 這樣就會發展和壯大。

那我們又該如何順應自然呢?《易經》智慧告訴我們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知變化

日出日落、寒來暑往;生老病死、弱強壯衰;“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朝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這世上的一切自然、人、事都是不斷變化的。 《易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其本質上就是一本講人生境遇變化及其應對策略的智慧大全。

64卦, 其實就是64類人生問題境遇, 384爻就是384種不斷推演、衝突、發展的狀態。 任何複雜的變化都是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的。

《易經·繫辭上》說“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變化見矣。 ”所謂“觀一葉而知秋, 道不遠人即為此。 ”我們要善於觀察,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從事物目前呈現出的不同現象上去發現變化、瞭解變化, 從而應對變化。

二、順規律

“近水樓臺先得月, 向陽花木易為春。 ”“飄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 ”中國古代的智者發現這宇宙世界都是遵循著某種規律在運行的, 它是我們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上, 找到的事物發展的某種確定性。 道家稱之為“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說卦傳》:“和順于道德而理於義,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荀子·天論》中說:“天行有常, 不為堯存, 不為桀亡。 應之以治則吉, 應之以亂則凶。 ”說的就是我們人應和諧順應宇宙的法則以求治理合宜, 窮究事物的性理以求通達天命, 我們行事一定要順應規律而不是違背規律。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這些都是古人觀察發現的宇宙自然規律。 因此, 《呂氏春秋》記載:孟春之月古人要祭祀山林川澤之神, 當月還禁止伐樹, 不得毀壞鳥巢, 不得殺害懷孕的動物和幼小動物, 不得取禽類的卵。 仲春之月, 禁止破壞水源, 也禁止焚燒山林。 季春之月, 禁止用弓箭、網羅、毒藥等各種形式獵殺禽獸, 也不許伐取桑樹和柘樹。 此外, 又有孟夏之月不許進行大規模的圍獵, 仲夏之月不許燒炭, 季夏之月禁止砍伐山林等規定。 古人很早就懂得“天人合一”, 人作為宇宙的一個孩子, 就要順應自然規律, 主動調節我們人類的行為。 所以今天我們許多白領喜歡熬夜、晚上強烈運動、夏天吹空調都是不對的, 是不懂得順應自然規律的表現。

發現和順應規律需要思考和見識。

王陽明十二歲時寫的一首詩《蔽月山房》:“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 當見山高月更闊。 ”年紀十二歲的兒童, 就有如此辯證思維的意識, 不能不令人佩服。 生活中, 如果我們也能像王陽明一樣善於發現和應用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都像蘇軾一樣洞察事物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存在多維性、變化性和相對穩定性, 就能“象事知器, 占事知來”, 指導我們在合適的時間做出合適的選擇, 使我們的生活事業平順、無大過;即使遇到困難, 也能走出困厄, 走向成功。

三、守中庸

中庸就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是適宜,是恰到好處。就像宋玉寫的“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所以我們根據變化、順應規律,採取行動時就要把握好做事的時機、分寸、尺度,“執其兩端而守其中”。時機未到時,則潛伏不動,靜若處子。時機一到,就順勢而發,動若脫兔。牢記“過猶不及”,不走極端。

這樣我們做人做事就能有條不紊、進退有度、乘勢而起、順勢而為、借勢而雄。這也就是《易經》坤卦所言:“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而這樣的狀況:“記憶體中和,外通事理,在合適的位置上安身立命,美在內心,充沛於四肢,發揮於事業”恐怕也是我們今人所追求的幸福的圓滿境界了啊!

三、守中庸

中庸就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是適宜,是恰到好處。就像宋玉寫的“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所以我們根據變化、順應規律,採取行動時就要把握好做事的時機、分寸、尺度,“執其兩端而守其中”。時機未到時,則潛伏不動,靜若處子。時機一到,就順勢而發,動若脫兔。牢記“過猶不及”,不走極端。

這樣我們做人做事就能有條不紊、進退有度、乘勢而起、順勢而為、借勢而雄。這也就是《易經》坤卦所言:“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而這樣的狀況:“記憶體中和,外通事理,在合適的位置上安身立命,美在內心,充沛於四肢,發揮於事業”恐怕也是我們今人所追求的幸福的圓滿境界了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