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雙臂怎麼“按手印貸款”?

這是對傷殘人士的歧視, 應該考慮到他們的權利。 簽合同按手印”這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但卻難倒了自幼失去雙臂的鄭州小夥兒吳建平。

今年26歲的吳建平, 在幼時不幸被電擊中, 失去了雙臂, 但這並沒有讓他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靠著自己的努力有了穩定的工作, 也有了一個美麗的妻子, 可就在他準備為小倆口買一套婚房時, 卻遇到了難題:選好房子準備簽訂房貸合同時, 被多家銀行以“必須按指紋”拒絕了貸款申請。

儘管最終在律師和媒體的幫助下, 有銀行同意通過簽字時拍照存證的房子,

讓吳建平簽訂了房貸合同。 但銀行這種“死”規定, 卻引來了網友熱議。

無手印不貸款”背後:服務關係錯位

面對一名無臂小夥子的購房貸款合同簽訂, 銀行方面就不能稍加變通與寬容嗎?譬如, 對無臂小夥子採取簽字時拍照存證的方式, 這樣既能讓小夥子獲得購房貸款,

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貸款行為本身的風險。 然而, 新聞中沒有銀行願意如此為之。 有銀行甚至為無臂小夥子支招, 勸他和已經領過證的未婚妻離婚, 再以未婚妻的名義買房, 或者去公證處辦理公證。 如此作為, 不僅讓人憤怒, 也是一種對殘疾人明顯的歧視。

其實, 無手印不貸款”的新聞, 本質上隱喻的仍是一種銀行與顧客關係的錯位。 市場語境下的銀行與顧客, 說到底他們的關係應是服務與被服務。 雖然不敢要求銀行將顧客敬為“上帝”, 但對顧客提供人性化的服務舉措卻是在情理之中。 銀行要求貸款者在合同上按指紋, 目的當然是最大程度降低貸款的風險。 然而, 對於一名“永遠”也無法按指紋的無臂貸款者,

銀行方面除了生硬的拒絕, 就不能做點其他事情嗎?不是不能, 而是他們從來都不願去“服務”。

雖然對銀行來說, 按手印是證明簽約人身份的有效方法, 但並非唯一方法, 況且也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規定, 一定要按了指紋才能發放貸款, 怎麼就成了所有銀行默認的行規了呢?就算“無手印不貸款”有法律支持, 難道不該為殘障人士開闢一條綠色通道嗎?而要讓“無手印不貸款”不再發生, 根本之道可能依舊在打破銀行的壟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