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康新網:農業部“最美農技員”揭曉 安康一人上榜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迪)35年來, 他把所有的時光獻給了基層農民,心裡永遠裝著數以萬計的父老鄉親。 近日, 農業部公佈了《農業部關於“尋找最美農技員活動”結果的通報》, 石泉縣池河鎮農業綜合服務站廖元江喜獲2017年度農業部“最美農技員”稱號, 全省僅2人獲此獎項。

最“美”的他紮根基層35年。 廖元江1982年畢業安康農校牧醫專業, 1991年畢業於中央黨校函授黨政管理專業, 現任池河鎮畜牧獸醫站站長, 高級獸醫師職稱, 他已在基層一線堅守與服務達35年,幾十年來, 他在池河鎮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足跡詮釋著詮釋著為農服務的真誠。

他對生豬養殖、標準化圈舍的設計和修建、豬場管理、防病治療等方面有一整套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解決處理養殖實用技術問題能力強, 2012年被石泉縣農業局授予現代農業技術推廣與實踐標兵稱號, 2010年被石泉縣農業局評為農業系統先進個人,

2009年被安康市農業局評為全市畜牧獸醫工作先進個人, 2008年被安康市科技局、中國電信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安康分公司聘為安康市農業科技110資訊服務專家, 同年被安康市人民政府評為安康市科學技術先進個人, 2007年被陝西省農業廳評為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農民的樂, 就是心中的甜。 他三十五年如一日地組織實施農村養殖技術培訓、下村諮詢、入戶技術指導等活動, 成為全鎮百姓眼裡的“貼心人”。 “去年我把領到的產業獎補資金連同自己的三百元錢買了一頭仔豬, 可是小豬回來就生病了, 不吃不喝四五天了, 我請獸醫治療了三天也沒效果, 都說沒辦法了, 只有眼睜睜看著小豬病死, 在我們老兩口一天急到吃不下飯的時候, 多虧了廖站長, 經過他的精心治療下, 我們家的小豬才活過來了呢…”五愛村貧困戶王全仁心懷感激的說著。 2012年以來, 廖元江積極回應並參加了市農業局開展的“雙百工程”和“百名獸醫駐百場”活動,

和豬場業主、飼養人員同吃、同住、同勞動。 從而更深入的瞭解養殖場存在的問題, 對業主觀念陳舊, 飼養人員操作不當等舊習, 及時和他們進行了溝通、講解和培訓。 “為民服務是我的工作職責。 我承擔著全鎮的畜牧產業疫病防治和技術指導工作, 只要群眾有需求, 我都會隨時隨地上門服務, 農民的樂, 就是我心中的甜”談到自己的工作時, 廖元江這樣說到。

繼續獻身畜牧業, 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近年來, 石泉縣政府實施生豬“百千萬”工程, 打造生豬強縣, 把生豬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和致富的主導產業。 池河鎮以其優越的地理條件, 確定為生豬發展強鎮, 也是“安康月河流域”十萬頭商品豬鄉鎮, 在廖元江的指導下, 池河鎮生豬飼養量以及養殖大戶不斷增加,

標準化圈舍不斷擴大, 截止目前, 累計建成萬頭豬場6個, 千頭豬場28個, 百頭豬場495個, 現建成的“明星豬、沼、桑現代農業園區”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生豬產業發展的亮點, 多次作為示範點被其他市縣觀摩學習, 推廣建立明星養殖模式, 為全鎮生豬產業樹立了典範。

在新形勢下,廖元江也在思考如何讓老百姓從養殖業中獲得更大的利潤。2017年,通過到湖北襄樊、江蘇實地考察,引進了黑豬養殖,現已建成年飼養量2000余頭的黑豬養殖廠,為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指明了新方向。

今年55歲的廖元江,還是堅持每天下鄉,看看他們的產業發展,跟農民嘮嘮嗑。廖元江說:“在農村呆了大半輩子了,閒不住。只要我還能動一天,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對我來說,下鄉就跟跟回家一樣。”

在新形勢下,廖元江也在思考如何讓老百姓從養殖業中獲得更大的利潤。2017年,通過到湖北襄樊、江蘇實地考察,引進了黑豬養殖,現已建成年飼養量2000余頭的黑豬養殖廠,為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指明了新方向。

今年55歲的廖元江,還是堅持每天下鄉,看看他們的產業發展,跟農民嘮嘮嗑。廖元江說:“在農村呆了大半輩子了,閒不住。只要我還能動一天,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對我來說,下鄉就跟跟回家一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