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華商頭條:安康老人農家小院升國旗 ,心裡美滋滋的

一戶農家小院, 一面徐徐飄揚的五星紅旗, 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 是石泉縣城關鎮新聯村最為特別的景色。

小院的主人羅賢芳今年80歲, 是村上的貧困戶, 幾年前不幸患上直腸癌 。 “多虧國家的扶貧政策讓我有了醫療保障, 還免費搬進了移民社區。 ”2015年正月, 老人在自家門口舉行了升旗儀式, “我不知道如何表達, 就是希望鄉親們看到這面五星紅旗, 能夠感激好政策帶來的新生活。 ”

老人在自家老屋院內晾曬玉米, 一旁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通訊員 吳亞君 攝

左腿殘疾 晚年又不幸患癌

扶貧政策讓老人有了希望

11月10日上午, 華商報記者從石泉縣城出發, 沿著山路驅車20公里, 遠遠望見山頭上一戶農家院旁飄揚著一面醒目的五星紅旗, 這裡便是羅賢芳家的老屋。 2015年10月, 羅賢芳和妻子搬進了政府統一建的免費的移民搬遷安置社區, “老屋和安置社區離得不遠,

為了照顧地裡的活兒, 白天我們老兩口偶爾在老屋做做農活。 ”

年輕時, 羅賢芳當過村裡和鄉上的文書, 1984年, 他在騎自行車時不慎摔傷左腳, 從那以後他的左腿便落下了殘疾。 多年來, 他和妻子除了做農活, 全家的收入主要靠兒子外出打工維持。 2014年初的一天, 羅賢芳突然覺得小肚子十分疼痛, 去縣醫院檢查被確診為直腸癌。 看著“稀薄”的家底, 加上妻子也常年身體不好, 要強了一輩子的羅賢芳一時間沒了生活的希望。 這時, 負責包抓新聯村的安康市人大農工委辦公室主任陳安平瞭解到他家情況, 經過評議將其納入了貧困戶。 之後羅賢芳一直享受醫保政策進行著保守治療, 病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015年10月, 老人已住進整齊一新的搬遷安置房 通訊員 吳亞君 攝

“現在每年得住院三四次, 如果沒有國家扶貧政策的幫助, 這麼大的花銷我們肯定承受不了, 可能現在我早都入土了。 ”說起此事, 羅賢芳激動得直抹眼淚。 為了解決羅賢芳家的困境, 駐村扶貧幹部通過交鑰匙工程,

為老人申請到60平方米的移民安置住房, 並發展了10畝李子園和50只雞仔用於發展種養殖業。

老人在自家老屋院內晾曬玉米, 一旁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通訊員 劉子樂 攝

“幹農活時, 看著國旗心裡美滋滋的”

按照當地習俗, 喬遷新房要放鞭炮並邀請鄉鄰祝賀,

但羅賢芳並沒有這麼做, 說起原因, 羅賢芳說這些都是政府出錢為老百姓做的實事, 他不好意思放這個炮, “我本應該為鄉親們做更多貢獻, 沒想到到老了身體不行, 讓政府花費了這麼多心思。 ”

之後, 羅賢芳的做法讓村裡人都頗為欽佩。 老人說, 2015年正月的一天晚上, 想著村子一天天變美, 自己很快也會住上新房子, 以及扶貧政策給自家帶來的新變化, 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 如何讓自己的子孫和鄉親們隨時都能感受到身邊一點點的變化, 最後, 他決定在自家院子自製旗杆升起一面五星紅旗。 在諮詢過鎮上幹部後, 羅賢芳自己做了一根8米高的竹竿, 找來麻繩, 並專門委託別人在縣城給他買了一面國旗。

11月10日,老人坐在自家老屋內展示自己珍藏的更換下來的國旗 華商報記者 王斌 攝

羅賢芳家的升旗儀式雖然簡單,但同樣莊嚴肅穆。在羅賢芳和妻子注目下,一面五星紅旗伴隨著兩人的國歌聲在朝霞中冉冉升起,“幹農活的時候,看著國旗迎風招展,心裡也覺得美滋滋的。”據他介紹,現在使用的國旗已經換了第4面了,旗杆也換過了3根,每次換下舊國旗他都會吩咐老伴小心翼翼地包好,時不時便會拿出來端詳,“懸掛國旗是一件非常光榮和嚴肅的儀式,每次我們都會舉辦升旗儀式。”羅賢芳說,每年的國慶日也會舉行專門的升旗儀式,“現在自己年齡大了,真希望自己能夠天天堅持升旗,只要身體能堅持,我會一直守護這面五星紅旗。” 華商報記者 王斌

11月10日,老人坐在自家老屋內展示自己珍藏的更換下來的國旗 華商報記者 王斌 攝

羅賢芳家的升旗儀式雖然簡單,但同樣莊嚴肅穆。在羅賢芳和妻子注目下,一面五星紅旗伴隨著兩人的國歌聲在朝霞中冉冉升起,“幹農活的時候,看著國旗迎風招展,心裡也覺得美滋滋的。”據他介紹,現在使用的國旗已經換了第4面了,旗杆也換過了3根,每次換下舊國旗他都會吩咐老伴小心翼翼地包好,時不時便會拿出來端詳,“懸掛國旗是一件非常光榮和嚴肅的儀式,每次我們都會舉辦升旗儀式。”羅賢芳說,每年的國慶日也會舉行專門的升旗儀式,“現在自己年齡大了,真希望自己能夠天天堅持升旗,只要身體能堅持,我會一直守護這面五星紅旗。” 華商報記者 王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