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工人日報:救命藥入黑市當反思藥品管理機制

據媒體報導, 人血白蛋白被稱為“黃金救命藥”, 臨床上經常使用, 但患者卻難以從醫院買到藥, 於是有人瞅准這一情況, 做起人血白蛋白的黑市生意。 從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 身為醫院退休護士的孫琳與蘇軍軍、林一品等人, 非法購進人血白蛋白、狂犬疫苗等藥品, 再通過非正常管道加價轉手賣出, 銷售範圍涉及多個省市, 涉案價值累計達400余萬元。

救命藥進入黑市, 危害不容小覷, 不但增加了患者買藥的負擔, 擾亂藥品流通秩序, 還為假藥進入醫療衛生領域提供了土壤。 對此, 加大管理與打擊的力度不言而喻,

但打擊終究是末端治理的下下之策, 也許能治標但終難治本。

救命藥為何能夠進入黑市流通?非法利益的驅動是外在原因, 救命藥從正規管道流出, 通過非法管道售賣, 可以賣出更高價格, 牟取更大利潤。 除此之外, 在黑市上售賣救命藥能有利可圖, 更深層的原因還在於救命藥本身的稀缺性, 甚至變成了奇貨可居的商品。 這很大程度緣於藥品本身的特殊性——藥品既具有商品的屬性, 又不同于普通商品, 很難完全由市場競爭實現供求平衡。

比如, 一些救命藥由於受到價格的限制, 利潤低導致生產的萎縮, 量跟不上去, 變成短缺藥品;一些救命藥屬於罕見病治療藥品, 需求量低, 成不了大眾藥品;還有一些救命藥, 受到專利或者技術限制,

能夠進行生產的企業少, 一定程度上帶有壟斷性質。 這些類型的藥品, 往往更容易在藥品行銷環節被把控, 不法分子利用購藥難來挾藥要價。 近些年, 促皮質素、魚精蛋白等藥品被黑市炒成天價, 並不鮮見。

要想防止救命藥進入黑市, 就不能完全放任藥品由市場流通自主調節, 國家在放開藥品市場定價, 啟動藥品市場供應的同時, 也應針對藥品生產與流通的特殊性, 建立必要的干預與調節機制。 比如建立救命藥、罕見藥和壟斷藥品的生產補貼與收貯機制, 由國家根據需求向藥企下訂單, 對生產給予補貼, 並實行國家定價, 通過固定的管道向醫療機構和患者配送, 保持價格與供應的穩定, 防止稀缺類型的臨床必需藥品在可控管道外銷售,

建立區別于普通藥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和供應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