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禮佛記|五臺山:輪回路上供人心靈休憩的驛站

夜抵五台, 明滅的燈火無法隔絕深秋的寒意, 空曠的山谷裡, 墨色漸漸褪去。

淩晨五點, 香客如春筍夏草, 青石路上一片熙攘。 行走在熱鬧的人流中,

遙想當年:屋舍化作純潔無染的蓮花, 文殊師利法王子從母親的右脅出生, 紫金色皮膚, 生而能語, 稱其天童。 訪諸仙以求出家法, 卻無可酬對者, 遂皈依釋迦牟尼佛, 佛教從此多了一位大智大慧的文殊師利菩薩。

五臺山寺院極多, 皆供文殊菩薩, 香火最旺處, 當屬萬佛閣。 青石鋪砌的閣前廣場, 人頭攢動, 碩大的香爐內, 火焰發出呼呼的聲響;香火池邊, 善眾們手持檀香, 四方拜祭。 空氣中彌漫著虔誠、肅穆的神秘意味。

朝拜的人們默默等候, 摩肩接踵, 絕不為過。 無喧嘩吵鬧之音, 唯有簷角風鈴的叮噹和鴿哨聲。 隨著緩慢移動的人流, 來到雕樑畫棟的的五爺廟前, 據說是善眾殊般訴求最為靈驗的所在, 廟匾上書“參龍”二字,

殊為特異。 跪拜在蒲團上, 尚未看清龍五爺的相貌, 便被身後的香客擁出了廟外。

五爺廟後是文殊殿, 幽靜深遠, 透著歲月的滄桑和歷史的厚重。 香客寥寥可數, 與前殿形成鮮明對比。 文殊師利菩薩不愧為智慧聰明之菩薩, 繁瑣、忙碌的紅塵諸事交給弟子們,

自己安享諸方的敬仰和願力。

萬佛閣旁的塔院寺是藏傳佛教的廟宇, 高大宏偉的白塔是五臺山聖地最顯著的標誌。 人來人往的善男信女轉動著經輪, 繞塔而行。 悟到了什麼?留下了什麼?歲歲年年的願望, 皆湮滅在時光的長河裡。

菩薩頂是附近廟宇的最高處,

穿多曲曲折折的佛徑, 到達菩薩頂前, 已近中午。 陽光下的五台谷地雲煙縹緲, 塔樓寺院, 粉牆黛瓦, 層層疊疊, 風景殊絕。 頂前陡峭的臺階和泰山南天門前一樣, 令人生畏。 欲進靈峰聖境, 先過煉心之路, 也許是菩薩的本意吧。

佇立菩薩頂廣宗寺門前, 五台峰頂的寺院, 蒼翠林木掩映下, 歷歷在目。 山谷玉帶似的公路上, 人來人去, 不知其所來, 也不知其所往。

行走在輪回的道途中, 五臺山就是一個輪回道路上供人心靈休憩的驛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