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乾燥的春季需防風熱傷身

春季陽氣生髮, 人體很容易受風熱襲擊而傷身, 出現各種上火症狀, 春季上火多因“濕熱”誘發。

“喉嚨發炎好幾天了, 又紅又腫, 喝水都覺得難受。 ”“嘴爛了一個多星期了, 什麼都不敢吃, 真是難受死了。 ”“眼睛乾澀疼痛, 還流鼻血。 ”每年的春季來到之後, 筆者都會接診很多此類病人, 多為上火引發的咽痛、口腔潰瘍、流鼻血、便秘等症狀。

之所以春季上火者特別多, 是因為春季陽氣生髮, 萬物復蘇, 擾動肝、膽、腸、胃等臟腑器官蓄積了大量的內熱。 加上經歷了一個寒冷的冬季, 人們都很重視進補, 期間又逢春節等傳統節日, 不少人大肆喝酒、吃肉, 又頻繁地熬夜, 都會導致內熱加劇, 引起上火。 而這種熱多為濕熱, 在給這類患者診病時就會發現, 他們的舌苔多偏厚, 且呈黃膩或白膩狀。

在這些上火者當中, 多數人一上火就吃降火藥, 時間長了便形成了習慣, 黃連上清丸、三黃片、牛黃解毒片等是家中常備的藥物。

曾經有一位患者就是這樣, 因為上火症狀反反復複, 所以不得已她來找筆者。

這位患者姓王, 是一位已經47歲的中年女士了。 她找到筆者時非常無奈地說:“我並不覺得我身體陽氣旺盛, 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是上火, 家裡常年備著三黃片, 可是當時吃過之後見效了, 過不了幾天就又開始上火。 ”問她大便情況, 她說每次都黏滯不爽。 再看她的舌苔, 明顯黃膩且厚。 這明顯是身體內有濕熱的表現。

三黃片等苦寒清熱降火藥, 用在濕熱引起的上火症狀上並不科學, 這是因為三黃片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將體內的熱祛除, 但是卻無法祛除濕毒, 反而還會越來越嚴重。 體內的濕邪祛除不了,

再遭遇春季的風熱, 很快就又讓濕熱聚集體內。 這樣一來, 上火就反復不斷了。

針對王姓患者這樣的情況, 筆者一般會根據症狀開具茵陳蒿湯、二妙湯、三仁丸、八正散等。 不過濕熱有濕重和熱重之分, 濕重的以化濕為主, 六一散、三仁湯、平胃散更重祛濕;熱重的以清熱為主,

連樸飲、茵陳蒿湯、葛根芩連湯更偏清熱, 然後在此基礎上, 根據患者的病症進行加減。

其實, 很多時候在遇到這種情況時, 即使不去醫院就診, 自己在家裡也可以通過飲食療法將體內的濕熱祛除。 如春季來臨後, 要注意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少喝酒, 少吃肉, 尤其是牛羊肉、火鍋等, 可以適當地多吃些魚;胡蘿蔔、豆腐、蓮藕、馬蹄、百合、銀耳、蘑菇、鴨蛋等具有益氣養陰的作用, 可以抑制春季的熱, 要多吃一些;新鮮的薺菜、韭菜、芹菜、菠菜和香椿等具有清濕熱的作用, 也要多吃一些。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道非常適合春季祛濕熱的食譜。

祛濕除熱小食方:綿茵陳煲鯽魚湯

材料:白鯽魚1條, 綿茵陳15克, 蜜棗3個, 食用油,

薑、鹽各適量。

方法:將白鯽魚治淨, 吸幹水分, 用食用油煎至兩面焦黃;綿茵陳洗淨;薑切片;湯鍋注滿熱水, 將鯽魚與綿茵陳、蜜棗、姜片一同放入其中, 大火煮開15分鐘, 轉中火煲1小時, 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濕熱, 和中補虛, 除濕利水, 補虛羸。

此外, 春天還適合吃香菜、蔥、薑以及適量的醋等食物, 可以起到發散內熱的作用;豆芽類的蔬菜,諸如綠豆芽、黃豆芽、黑豆芽、豌豆芽等,可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也要多吃一些。

很老很老的小偏方

春季若想既養肝又防治濕熱,可以試試茯苓枸杞粥,因為茯苓配枸杞兼具益肝健脾、除濕熱的功效,且還能美容養顏、明目。

具體做法:茯苓10克,枸杞子5克,粳米適量。先將粳米淘洗乾淨後,熬成稀粥,再加入茯苓和枸杞子一起煮至粥稠即可。

書名:排出濕熱毒,無病一身輕

作者:李國強

出 版 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定價:¥29.80

可以起到發散內熱的作用;豆芽類的蔬菜,諸如綠豆芽、黃豆芽、黑豆芽、豌豆芽等,可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也要多吃一些。

很老很老的小偏方

春季若想既養肝又防治濕熱,可以試試茯苓枸杞粥,因為茯苓配枸杞兼具益肝健脾、除濕熱的功效,且還能美容養顏、明目。

具體做法:茯苓10克,枸杞子5克,粳米適量。先將粳米淘洗乾淨後,熬成稀粥,再加入茯苓和枸杞子一起煮至粥稠即可。

書名:排出濕熱毒,無病一身輕

作者:李國強

出 版 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定價:¥29.8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