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熱點」玉米和大豆再對比!2017年種玉米更賺錢

春耕臨近, 很多農家朋友依然在2017年選種玉米還是大豆之間猶豫不決,不知道該種啥了?

業內知名人士告訴大家, 今年大豆價格補貼變成大豆生產者補貼了, 跟16年的玉米是一樣的發放方法。 大豆今年的播種面積增加非常快, 目前看, 很可能會走出16年玉米的態勢, 就是價格大幅下降。

今年玉米的收益水準很可能高於大豆!

話不多說, 算細帳!下面小編就結合政策和圈內人的一些分析, 幫大家對比一下, 看種玉米和大豆哪個更賺錢?

大豆:

大豆在東北來講, 畝產量平均在300斤左右, 一公頃也就是4500斤上下。 不排除個別地方有高產的現象。 咱農民實際賣糧價格大概在1塊6左右, 這樣算下來一公頃收入就是7200元, 再加上黑龍江大豆補貼1963元每公頃,

總收入在9163元左右。

這是一個大概平均水準, 你自己可以算下當地種植成本, 看能剩多少錢。

玉米:

玉米在東北的成本會比大豆多一些, 一般的平均產量每公頃能達到10噸左右, 按照現在來分析, 秋天價格會略高於16年。 去年一般情況下, 咱農民賣糧也就是5毛錢左右, 今年秋天咱按照6毛錢算(當然現在已經普遍漲到6毛以上了), 賣糧收入大概在1萬2左右。 再加上黑龍江的玉米補貼, 2250元每公頃, 總收入大概在14250元。

綜合來看, 其實排除補貼落實情況以及自身產量等差異, 今年種玉米還是比大豆要賺錢的。 雖然國家大方向是調減玉米麵積, 但是咱農民肯定是看哪個賺錢種哪個吧。

再看政策目標價格補貼取消對國內大豆種植影響:

今年大豆目前市場主流出貨價格在4160-4200元/噸, 而國外的大豆價格比國內的大豆價格便宜約1000元/噸。 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近年來, 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超過80%。 據統計, 2017-2018年度, 預計我國大豆進口量為8900萬噸, 有可能實現連續第14個年度增加。 大量低價優質的進口大豆, 嚴重衝擊了國內大豆市場。 有分析師表示, 儘管國內政策利好不斷加強, 但短時間內, 大豆市場依賴進口的格局很難改變。

面對大量的大豆進口和國內外大豆的價格差, 國家取消了大豆的價格補貼, 而讓市場來定價, 完全跟去年的玉米取消市場保護價是一個路數, 大家種不種大豆完全得看國家最後的補貼多寡, 如果補貼的多還好, 如果補貼的少,

再加上市場的價格一直走弱的話, 對種植大豆的產區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總的來說, 今年的大豆市場不容樂觀!

種玉米比種大豆突顯了眾多優勢:

其一, 就目前看, 玉米價格已經近乎達到最低點了, 雖然處於低潮期, 但相對會穩定一些, 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由於東北土地租賃價格“大跳水”, 玉米種植成本下降, 而拿到手的利潤則會有所上漲。 玉米身為主糧作物的地位不會動搖, 黑龍江地區優質的早熟玉米品種在產量方面本身就高於大豆, 畝產價格也高, 向產量要效益;適合全程機械化作業的玉米品種更便於管理, 比種大豆省時省力;優質的玉米品種脫水快, 賣糧先於大豆, 回款快。 加上國家給予的補貼, 能夠保障農民較穩定的收益。

其二,玉米產業比大豆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自玉米臨儲政策取消以來,在市場化條件下,多元市場主體如玉米深加工、飼料、貿易、儲備等各類企業積極入市收購,保障了玉米收購進度,農民不再單一賣糧,而是可以根據收購商的偏好有針對性的對土地進行規模化經營和種植,拓寬了農民售糧管道,解決了賣糧難題,對於農民朋友來說是則利好消息。

其三,黑龍江省打造綠色生態農業省的政策或將為種植優質玉米提供了有利的機會。

綜合來看,在東北地區種玉米用途比大豆更廣泛,更容易得到穩定的收益,重點是選種要選好,品質好,產量高,售價自然就高。當然,無論今年種什麼,希望農民們一年的辛苦付出最終都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僅供參考)

其二,玉米產業比大豆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自玉米臨儲政策取消以來,在市場化條件下,多元市場主體如玉米深加工、飼料、貿易、儲備等各類企業積極入市收購,保障了玉米收購進度,農民不再單一賣糧,而是可以根據收購商的偏好有針對性的對土地進行規模化經營和種植,拓寬了農民售糧管道,解決了賣糧難題,對於農民朋友來說是則利好消息。

其三,黑龍江省打造綠色生態農業省的政策或將為種植優質玉米提供了有利的機會。

綜合來看,在東北地區種玉米用途比大豆更廣泛,更容易得到穩定的收益,重點是選種要選好,品質好,產量高,售價自然就高。當然,無論今年種什麼,希望農民們一年的辛苦付出最終都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僅供參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