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霍林郭勒市全力打造迴圈經濟 為發展鋪就綠的底色

近日, 位於霍林郭勒市工業園區的霍煤鴻駿鋁電有限責任公司的7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已經完工, 這套系統於2016年9月開始動工, 投資5500萬元對原有的脫硝、脫硫、除塵環節進行了全面升級, 在脫硝機組中增加了一層催化劑, 對脫硫吸收塔進行了增容, 進一步提升了細微污染顆粒的除塵效率, 目前達到了超低排放要求, 排放標準優於國家標準。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 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 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近年來, 霍市自覺把會議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

聚焦高端發展、推動綠色轉型, 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堅決守住生態底線, 把“綠色”作為工業發展的“底色”, 謀求“綠色崛起”, 著力建設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影響小的綠色生態工業體系, 把轉方式有效融入了綠色迴圈低碳發展之中。

立足產業特色發展迴圈經濟。 霍市不斷探索資源綜合利用新模式, 通過延長和拓寬生產技術鏈, 重點建設鋁及新材料、現代煤化工兩個千億元產業集群, 圍繞補齊短板, 逐步擴大有效投資, 著力發展“霍林河”模式, 通過低值煤發電降低成本, 利用微電網低價直供用電企業, 沿價值鏈一體化發展煤電鋁產業, 創造了資源開發地區獨具特色和極具競爭優勢的發展模式。

繼續探索研究工業廢渣及粉煤灰綜合利用產業鏈, 繼續推廣迴圈經濟標準化工作。 在項目引進時, 我市充分考慮整個迴圈鏈的需要, 優先發展綠色環保類產業項目。 同時, 霍市從管理、技術、經濟結構等方面著手, 實現資源分享和副產品互換的產業共生組合, 不斷提升迴圈園區發展層次和水準, 促進節能減排。

探索持續發展突破用水瓶頸。 作為一座草原能源工業城市, 水資源的迴圈利用是制約工業集群發展的瓶頸。 如何將有限的水資源高效利用、同時將汙水處理好, 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霍市重點引進了天河水務深度治理提標改造建設項目。 該專案總投資1.26億元, 建設規模為日處理5萬立方米、再生水3萬立方米,

污水管網19.9公里, 回用水管網20.43公里, 採用先進的處理工藝, 汙水處理後可達到一級A標準。 日供應量可達1萬立方米。 服務範圍涉及沙爾呼熱街道居住片區、一級工業園區, 實現了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錦聯集團計畫鋪設管道使用中水, 通過中水回用工程實現水資源的迴圈利用, 完成我市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兩項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 力爭運行負荷率基本達到80%以上。

守住環保紅線實現減排發展。 霍市始終將源頭治理作為發展“綠色”經濟的抓手, 始終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方針, 以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為目標, 以狠抓污染源監督管理為重點, 不斷加大污染防治的工作力度。 先後制定出臺了《霍林郭勒市大氣污染防治應急預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等一系列配套的方案檔,

確定了工作目標, 明確了工作任務。 今年, 霍市將深入抓好大氣污染防治, 投資3億元以上, 加快推進錦聯、創源、鴻駿煤電鋁煙氣污染物趨零排放示範工程, 實施鴻駿電解槽集氣結構改造、坑口電廠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霍寧碳素脫硫脫硝改造等7項環保技改工程, 進一步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工作, 持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

推動科技創新提速改造升級。 霍市將創新驅動、科技引領、彙聚發展新動能作為推動主導產業及本土企業加快壯大、優勢崛起、綠色發展的重要引擎, 成立“鋁合金材料加工及工程應用”“固廢資源化利用”兩個院士專家工作站,

組建了蒙東鋁及新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和中色科技霍林郭勒分院。 同時, 圍繞低溫低電壓鋁電解、高端鋁箔加工、汽車、軌道交通、電子用高端鋁材等方面開展課題研究, 力求通過擁有更多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 搶佔原鋁及鋁後精深加工行業發展高地, 傾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目前, 200余項自主科研成果中已有150余項具備轉化條件;國電投蒙東能源“風光火”資源互補區域微型電網獲聯合國“今日變革進步獎”;錦聯鋁材電解鋁車間被國家工信部列為智慧製造試點示範基地。 原鋁生產企業管理方式、生產指標、品質控制等處於國內領先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