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楞嚴經:破五大心魔,成五重開悟(下)

人最深的五大心魔

釋迦佛當年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時的感歎, 是“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執著故, 不能證得”。

上篇《楞嚴經:破五大心魔, 成五重開悟(上)》則說到, 開悟要穿越五十重陰魔, 佛是完整經歷了這個過程的人, 他正是在走完此程後而得以悟道。 這就告訴了我們, “妄想執著”正是五十陰魔的總根源。

佛在楞嚴中也再次強調了這點:“五陰本因, 同是妄想。 ”又說人生及世間的一切皆“由汝妄想”而起, 都是“妄想安立”。 這裡卻只說了妄想, 而沒有說執著, 這是為什麼呢?只因妄想執著本為一體, 不過一外一內。 從妄想執著的發生來說, 執著在因位, 妄想在果位, 有執著才有妄想。 對於修行來說, 妄想則在因位, 執著才在果位, 息妄想才能破執著。 楞嚴是講實修的, 所以自然要側重妄想, 因為這是下手處。

這也給了我們一個重大啟示:我們都知道要不執著,

也都想不執著, 執著卻是隱藏在背後的東西。 它展現出來的只是妄想, 只有這個妄想才是我們要降服的東西, 降服了妄想就自然化解了執著, 根本不用也不能糾結在執著上。 息想就是真修行, 無想便是真境界。

佛又將五類陰魔, 分別鎖定為一種妄想。 這五大妄想, 正是人最深的五大心魔所在。 而細究其內涵, 我們又會發現它們與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五個層次, 異曲而同工。 如果說上篇的開悟五重境界是出世間的修法, 這五大妄想則又為我們指出了在世間的修法。

色陰心魔:欲望

佛說色陰魔:“觀其所由, 堅固妄想, 以為其本。 ”堅固妄想, 是色陰十魔的根源。

何為堅固妄想?佛在這裡打的比喻, 是比如你想到醋味,

口水就會產生;你想到登高, 腳底就會酸澀。 這時你的想就是妄想, 你肉身上的反應就是堅固之處, 由想而起、虛幻不實則是其實質。 說白了, 就是基於你的肉身而生起的妄想。 肉身本是實有, 基於肉身的妄想更是如影隨形, 這就是堅固的含義。 因此佛說:“汝現色身, 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第一層, 就是生理需求。 推展到人生和世間, 就是生存需求。 明白點說, 我們想喝好喝的, 想吃好吃的, 想穿得好住得舒服, 等等此類與生理和生存緊密相關的方面, 都在堅固妄想的層面。 有人會說, 人要活著當然就會有這些需求, 怎麼會是妄想呢?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分清“需要”和“想要”的界限。 需要是基本, 佛也要吃飯;想要則往往大大超過需要,

這才是妄想。 人真正需要的其實很少, 人的永不滿足往往來自想要, 也就是欲望。 堅固妄想, 所真正針對的正是欲望。

破除欲望, 就是破除堅固妄想。 很多人都以為清心寡欲只是修身養性, 看得太淺了。 楞嚴明白告訴我們, 這就是在破色陰之魔, 就是真修實證、通往開悟的開始。

受陰心魔:安全

佛說受陰魔:“觀其所由, 虛明妄想, 以為其本。 ”虛明妄想, 是受陰十魔的根源。

何為虛明妄想?佛在這裡再次用了想到登高而腳底板酸澀的比喻, 說這雖然是妄想出來的, 但酸澀的感受卻是真實的, 並且“能動色體”, 能真實的讓你的肉體發生反應和進行應對, 比如動腳或揉腳。 這就好像你害怕未來會受苦、為了將來能享樂,

而在今天努力鑽營一樣。 這種妄想與堅固妄想緊密聯繫, 但又在此基礎上生出了新的妄想, 所以佛說:“汝今現前, 二現驅馳, 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第二層, 就是安全需求。 也就是今天人人在說的安全感。 多少人透支著今天, 就是為了將來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有個著落?這類擔憂似乎也是合理應當的, 必須要做準備的, 又為何說是妄想?這同樣是沒有分清“處境”和“心境”的界限。 現實誠然需要你早作準備, 自己這顆心卻未必要跟著陷入這個泥潭。 有多少人是因為害怕未來而弄垮了今天的自己?太多聖賢說過的平心行事、盡心安命, 也都是告訴我們心無波瀾並不妨礙努力做事。 心境如何, 這才是有妄想與無妄想的區別所在。

真正的安全感只能來自自己這顆心的坦然,世事無常、禍福不測,寄託於外境註定徒勞。對一切泰然處之,就是在破除虛明妄想,就是在降服受陰之魔。為什麼叫虛明呢?這是對應堅固來說的,堅固妄想是肉身層面所以堅固,虛明妄想則是感受層面因而虛明。虛明妄想並不虛明,卻是虛須明。

想陰心魔:歸屬

佛說想陰魔:“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融通妄想,是想陰十魔的根源。

何為融通妄想?前面兩大心魔強調的都是肉身對心念的主宰,其實這只是表面,凡夫眾生就是在這表層打轉。真實其實是心念主宰肉身,肉身對心念的主宰只是二級反應而已。到了想陰這個層次所觸及的就是這個真實,是到了一個更深的層次。

心念又為什麼主宰肉身呢?就在“融通妄想”這個名字,對於想陰,“融”就是還與肉身感受交融在一起,“通”就是與更深層的、起根本作用的心識相連通。在八識中,想陰對應的就是第六識,下面則正是作為人天本識的第七識和第八識。也就是說,想陰在五陰中是上與下的中間和中轉層次,根本心識通過想陰對肉身下達命令。所以佛說這時的狀況是“心生形取,與念相應”,醒時的妄想不息和睡時的做夢不止,都是這一層的反應。所謂“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第三層,就是情感和歸屬需求。之所以開始涉及歸屬,正是因為這時開始相通于根本識了。它又妄想在哪裡?就在是通過情感來實現這種歸屬。這裡的情感就是親情、友情、愛情等人類情感中自以為高級和穩固的形式,對於人是心靈歸宿式的存在。問題是這些情感真的穩固嗎?當我們深究這些關係的實質,就會發現其成立的根本條件:自己真正想要的,不過是我執得以相應而已;相互關懷愛護,不過是情感利益的交換而已。人是複雜而善變的,交換也往往存在更好的模式和籌碼,那麼請問又穩固在哪裡?看破這種虛妄也並不是說要捨棄情感關係,而是說要破除私心的主導和索求的欲望,這關係反而才能更健康和穩固,反而才能在自足中實現真正的歸屬。最好的關係所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世間的情感,有著太多付出卻得不到相應回報、只知索求而不肯過多給予、總是覺得不被理解和包容等恩怨,學會看清並走出來,就會少些思慮怨念。出融通妄想、破想陰之魔,就要從此處下手。

行陰心魔:證明

佛說行陰魔:“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幽隱妄想,是行陰十魔的根源。

何為幽隱妄想?上一篇說行陰境界的時候,說到到了行陰便站到了根元的面前,開始面對人之造作的究竟樞穴,這時所受的障蔽和擾亂進入了幽隱層面。這幽隱的實質是什麼?就在幽隱妄想的實相上。佛說世間的實相是“化理不住,運運密移”,變化是暗中一刻也不停歇的。所以人心的實相,也是“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你可以回想反思下自己,自己的心念是不是一刻不歇,這個完了又想那個,即使毫無聯繫也銜接地天衣無縫,所謂胡思亂想,似乎底下被什麼控制著。就算在你覺得沒有念頭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心底裡要麼是散亂的,要麼是堵著不通昏昏沉沉的,這其實就是妄想在你的潛意識裡不停運作。這種不明和不自知,就是幽隱之所在。

這種不停息的狀態是與造作緊密相關的,造作則是與外境緊密相關的。因為人心的運作機制,就是由我執而起妄想,由妄想而起貪求,由貪求而攀緣於外境,由這外境攀緣而反過來強化和固化著我執,如此輪回不止,自然念念不息。總結為一句話,這個模式就是希望通過外境來證明自己,證明,正是行陰的發動機所在。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第四層,就是尊重,與證明是一回事。可以說無論對於自己內在的我執,還是外在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達成尊重的需要,名利財色的實質,無不在這裡。說白了,就是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牛、讓別人看得起,即使是內向之人,也會需要在他人面前有自信,在精神上建構驕傲的資本,所以展露與否實質並無兩樣。所以人一切動機的根源都在此處,隱秘以對幽隱。而一切的追求無非都為一心之覺受,為了心裡覺得踏實和滿足,與外物和得到其實無關,古德千言萬語所指向的放下即自在就是證明,人卻皆以為是從求取外物獲得的,求取外物不過是欲求永遠不滿、所求都屬無常的輪回之局,這就是虛妄之所在。這點看起來平常,其實是以上所有陰魔和妄想的綜合和主導,萬萬不可輕視。

不去證明,就是無事自在;不要尊重,就是寵辱不驚。向此處去做,就是出幽隱妄想、破行陰之魔,佛家修行所以重視忍辱,位列大乘六度修行之中。這還是只在心境,而無關做事與否。做事是為應緣,責任之類,而不是為安心。

識陰心魔:自我

佛說識陰之魔:“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顛倒妄想,是識陰十魔的根源。顛倒的是什麼呢,罔象和虛無。罔象就是似無之象,虛無就是似有之無,合之就是似有若無、非空非有,這說的是天地萬物的究竟實相。將其中的空有虛實關係顛倒了,就叫顛倒妄想。

又是如何顛倒的呢?上篇說識陰盡境界的時候,說到這一最深最高的境界同時包含兩大要點:進入圓明真性之中,整合貫通五陰之用。前者偏空而非真空,否則就與五陰之用是割裂的,如何能作用于五陰。後者說有而非實有,否則五陰如何成其為妄想,從部分到整體都只是象而已。所以這顛倒的含義也有兩層:凡夫以世間虛有為實有,修者以虛無為實無。前者在前四陰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第五陰針對的就是後者,比如那些以涅槃為究竟境界的二乘修行人。所以佛說這所謂真性還不是真正的真性,還有執念和習氣在,“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能夠通達這寂滅之終又是生髮之始,才是“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所以佛家講自覺還講覺他,覺行圓滿才是成佛境界。所以世間眾生,不僅要修成自我境界,還要去經世致用。

這最後的執念和習氣,說到底就是還有我相在,否則就不會貪圖這涅槃境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第五層及最後一層,也正是自我實現需求。如果這個自我還在一己之私,它就是妄想,還在我執的層面上,而我執正是最深最大的那個妄想,是一切妄想的總源頭。這不難理解,人所想所求的一切,根本上哪個不是為了“我”呢?佛教說的一切執著,不論是人我執、法我執、分別我執還是俱生我執,可以看到也都是我執。只有這個自我是破除了一己界限和局限的大我,與萬物眾生同體之我,消除了利益於誰的分別,才能脫離最終的妄想,才是最終的成就。這也是為什麼那些真心做慈善的富豪,境界更高,他們的成就也同時來源於這種境界。

如何做呢?大乘佛教的慈悲菩薩行,以利益他人和世間為歸宿,就是破這根本執和根本妄想的法子。一切此類的發心和行動,譬如為了讓別人過得更好、讓世間變得更好之類,也都可稱為菩薩行。約伯斯所謂的“改變世界”,就是這樣的發心和行動,這發心和行動卻不分大小,只看成色。這樣就是向著《心經》所說的“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就是在破最深重的識陰心魔。

佛在說五陰心魔的最後雲:“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道理,要先明白和消化;事情,則要一步一步慢慢來。在世間的修行和開悟之路,也是如此。

修心的終極法則:

照破一切虛妄的楞嚴天眼

五十陰魔是楞嚴經最特色和精華的部分,也是本文上下兩篇的主題。但我並不打算詳細展開來寫,而只寫總體之中對人普遍有大指引的地方。這主要不是考慮篇幅或其他,而是這五十陰魔是真正修禪定的人才會遭遇的具體困境,對這些人才真正是指引,對不修禪定特別是不到相應層次的人,頂多只能看個熱鬧而已。

雖然如此,這五十陰魔的具體處仍有一個地方可寫。那是貫通于五十陰魔的一個共同法則,堪稱修行的終極法則所在。它不僅是一切修行的最終依止,對我們每個人也都是最終極的智慧啟迪。

在色陰的十陰魔部分,佛在每一陰魔的講說中、針對每一魔境,都說了同一句定性的話:“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在其他四陰也是同樣的情形,也都有這樣一句話:受陰是“若作聖解,則有×魔,入其心腑”,想陰是“其人不覺知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行陰是“由此計度,墮落外道,惑菩提性”,識陰是“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這五句不同的話,其實說的是同一點。想陰和受陰都說不作聖解,想陰說不要以為有得,都是說無所得。行陰說不計度,計度是為了什麼?正是有所得。最後的行陰說於寂滅精妙未圓,何為寂滅?還是無所得。所以這共同的一點,就是“了無所得”。《楞嚴經》六萬餘字的宏大論說,從方方面面開演實修之法則,到了最後將結束處,就落在了“了無可得”這四個字上。

五十陰魔,對凡夫來說其實是五十種殊勝的境界,而人最容易貪戀在境界上、迷失在境界裡,這就是五十陰魔的實質。修行最容易出現的毛病也在這裡,什麼發光啦、看到佛菩薩啦、出神啦等等,其實全是魔障。佛教為什麼嚴禁修行人示現神通、以之為必須遵守的戒律?就是因為顯現神通雖然可以吸引眾生皈依,卻是以魔道吸引,而非正道,乃邪魔外道所為而大違佛教慈悲正覺之旨。那些為了神通而學佛修道和隨意以神通蠱惑眾生的人,是墮入魔道無疑。佛陀弟子中得大阿羅漢果的,沒神通的有的是。

突破一切魔障、戰勝一切邪魔、不入一切邪路的根本,就是牢牢把持住“了無可得”四字神咒,這就是正修的根本心法。一旦覺得有所得,一旦以為自己抵達了某個境界,就要以此四字觀照,知道自己這是被邪魔引誘,才能脫身。如此而修,永無歧途,必達聖果。只有抱定無所得之心,火候到了,最終的究竟境界才能自己顯現在你面前。

這就讓我們想到了《金剛經》,想到那句堪稱修心之法最高凝聚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想到那句堪稱判別正道外道最高標準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想到最後那個代表佛法極致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想到讓禪宗六祖慧能大悟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楞嚴經》與《金剛經》,可謂殊途同歸、一脈相承。一切佛法,迷人眼中只是理法,悟者眼中皆是心法。

了無所得,這就是楞嚴的最高真諦。

這才是有妄想與無妄想的區別所在。

真正的安全感只能來自自己這顆心的坦然,世事無常、禍福不測,寄託於外境註定徒勞。對一切泰然處之,就是在破除虛明妄想,就是在降服受陰之魔。為什麼叫虛明呢?這是對應堅固來說的,堅固妄想是肉身層面所以堅固,虛明妄想則是感受層面因而虛明。虛明妄想並不虛明,卻是虛須明。

想陰心魔:歸屬

佛說想陰魔:“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融通妄想,是想陰十魔的根源。

何為融通妄想?前面兩大心魔強調的都是肉身對心念的主宰,其實這只是表面,凡夫眾生就是在這表層打轉。真實其實是心念主宰肉身,肉身對心念的主宰只是二級反應而已。到了想陰這個層次所觸及的就是這個真實,是到了一個更深的層次。

心念又為什麼主宰肉身呢?就在“融通妄想”這個名字,對於想陰,“融”就是還與肉身感受交融在一起,“通”就是與更深層的、起根本作用的心識相連通。在八識中,想陰對應的就是第六識,下面則正是作為人天本識的第七識和第八識。也就是說,想陰在五陰中是上與下的中間和中轉層次,根本心識通過想陰對肉身下達命令。所以佛說這時的狀況是“心生形取,與念相應”,醒時的妄想不息和睡時的做夢不止,都是這一層的反應。所謂“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第三層,就是情感和歸屬需求。之所以開始涉及歸屬,正是因為這時開始相通于根本識了。它又妄想在哪裡?就在是通過情感來實現這種歸屬。這裡的情感就是親情、友情、愛情等人類情感中自以為高級和穩固的形式,對於人是心靈歸宿式的存在。問題是這些情感真的穩固嗎?當我們深究這些關係的實質,就會發現其成立的根本條件:自己真正想要的,不過是我執得以相應而已;相互關懷愛護,不過是情感利益的交換而已。人是複雜而善變的,交換也往往存在更好的模式和籌碼,那麼請問又穩固在哪裡?看破這種虛妄也並不是說要捨棄情感關係,而是說要破除私心的主導和索求的欲望,這關係反而才能更健康和穩固,反而才能在自足中實現真正的歸屬。最好的關係所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世間的情感,有著太多付出卻得不到相應回報、只知索求而不肯過多給予、總是覺得不被理解和包容等恩怨,學會看清並走出來,就會少些思慮怨念。出融通妄想、破想陰之魔,就要從此處下手。

行陰心魔:證明

佛說行陰魔:“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幽隱妄想,是行陰十魔的根源。

何為幽隱妄想?上一篇說行陰境界的時候,說到到了行陰便站到了根元的面前,開始面對人之造作的究竟樞穴,這時所受的障蔽和擾亂進入了幽隱層面。這幽隱的實質是什麼?就在幽隱妄想的實相上。佛說世間的實相是“化理不住,運運密移”,變化是暗中一刻也不停歇的。所以人心的實相,也是“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你可以回想反思下自己,自己的心念是不是一刻不歇,這個完了又想那個,即使毫無聯繫也銜接地天衣無縫,所謂胡思亂想,似乎底下被什麼控制著。就算在你覺得沒有念頭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心底裡要麼是散亂的,要麼是堵著不通昏昏沉沉的,這其實就是妄想在你的潛意識裡不停運作。這種不明和不自知,就是幽隱之所在。

這種不停息的狀態是與造作緊密相關的,造作則是與外境緊密相關的。因為人心的運作機制,就是由我執而起妄想,由妄想而起貪求,由貪求而攀緣於外境,由這外境攀緣而反過來強化和固化著我執,如此輪回不止,自然念念不息。總結為一句話,這個模式就是希望通過外境來證明自己,證明,正是行陰的發動機所在。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第四層,就是尊重,與證明是一回事。可以說無論對於自己內在的我執,還是外在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達成尊重的需要,名利財色的實質,無不在這裡。說白了,就是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牛、讓別人看得起,即使是內向之人,也會需要在他人面前有自信,在精神上建構驕傲的資本,所以展露與否實質並無兩樣。所以人一切動機的根源都在此處,隱秘以對幽隱。而一切的追求無非都為一心之覺受,為了心裡覺得踏實和滿足,與外物和得到其實無關,古德千言萬語所指向的放下即自在就是證明,人卻皆以為是從求取外物獲得的,求取外物不過是欲求永遠不滿、所求都屬無常的輪回之局,這就是虛妄之所在。這點看起來平常,其實是以上所有陰魔和妄想的綜合和主導,萬萬不可輕視。

不去證明,就是無事自在;不要尊重,就是寵辱不驚。向此處去做,就是出幽隱妄想、破行陰之魔,佛家修行所以重視忍辱,位列大乘六度修行之中。這還是只在心境,而無關做事與否。做事是為應緣,責任之類,而不是為安心。

識陰心魔:自我

佛說識陰之魔:“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顛倒妄想,是識陰十魔的根源。顛倒的是什麼呢,罔象和虛無。罔象就是似無之象,虛無就是似有之無,合之就是似有若無、非空非有,這說的是天地萬物的究竟實相。將其中的空有虛實關係顛倒了,就叫顛倒妄想。

又是如何顛倒的呢?上篇說識陰盡境界的時候,說到這一最深最高的境界同時包含兩大要點:進入圓明真性之中,整合貫通五陰之用。前者偏空而非真空,否則就與五陰之用是割裂的,如何能作用于五陰。後者說有而非實有,否則五陰如何成其為妄想,從部分到整體都只是象而已。所以這顛倒的含義也有兩層:凡夫以世間虛有為實有,修者以虛無為實無。前者在前四陰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第五陰針對的就是後者,比如那些以涅槃為究竟境界的二乘修行人。所以佛說這所謂真性還不是真正的真性,還有執念和習氣在,“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能夠通達這寂滅之終又是生髮之始,才是“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所以佛家講自覺還講覺他,覺行圓滿才是成佛境界。所以世間眾生,不僅要修成自我境界,還要去經世致用。

這最後的執念和習氣,說到底就是還有我相在,否則就不會貪圖這涅槃境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第五層及最後一層,也正是自我實現需求。如果這個自我還在一己之私,它就是妄想,還在我執的層面上,而我執正是最深最大的那個妄想,是一切妄想的總源頭。這不難理解,人所想所求的一切,根本上哪個不是為了“我”呢?佛教說的一切執著,不論是人我執、法我執、分別我執還是俱生我執,可以看到也都是我執。只有這個自我是破除了一己界限和局限的大我,與萬物眾生同體之我,消除了利益於誰的分別,才能脫離最終的妄想,才是最終的成就。這也是為什麼那些真心做慈善的富豪,境界更高,他們的成就也同時來源於這種境界。

如何做呢?大乘佛教的慈悲菩薩行,以利益他人和世間為歸宿,就是破這根本執和根本妄想的法子。一切此類的發心和行動,譬如為了讓別人過得更好、讓世間變得更好之類,也都可稱為菩薩行。約伯斯所謂的“改變世界”,就是這樣的發心和行動,這發心和行動卻不分大小,只看成色。這樣就是向著《心經》所說的“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就是在破最深重的識陰心魔。

佛在說五陰心魔的最後雲:“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道理,要先明白和消化;事情,則要一步一步慢慢來。在世間的修行和開悟之路,也是如此。

修心的終極法則:

照破一切虛妄的楞嚴天眼

五十陰魔是楞嚴經最特色和精華的部分,也是本文上下兩篇的主題。但我並不打算詳細展開來寫,而只寫總體之中對人普遍有大指引的地方。這主要不是考慮篇幅或其他,而是這五十陰魔是真正修禪定的人才會遭遇的具體困境,對這些人才真正是指引,對不修禪定特別是不到相應層次的人,頂多只能看個熱鬧而已。

雖然如此,這五十陰魔的具體處仍有一個地方可寫。那是貫通于五十陰魔的一個共同法則,堪稱修行的終極法則所在。它不僅是一切修行的最終依止,對我們每個人也都是最終極的智慧啟迪。

在色陰的十陰魔部分,佛在每一陰魔的講說中、針對每一魔境,都說了同一句定性的話:“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在其他四陰也是同樣的情形,也都有這樣一句話:受陰是“若作聖解,則有×魔,入其心腑”,想陰是“其人不覺知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行陰是“由此計度,墮落外道,惑菩提性”,識陰是“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這五句不同的話,其實說的是同一點。想陰和受陰都說不作聖解,想陰說不要以為有得,都是說無所得。行陰說不計度,計度是為了什麼?正是有所得。最後的行陰說於寂滅精妙未圓,何為寂滅?還是無所得。所以這共同的一點,就是“了無所得”。《楞嚴經》六萬餘字的宏大論說,從方方面面開演實修之法則,到了最後將結束處,就落在了“了無可得”這四個字上。

五十陰魔,對凡夫來說其實是五十種殊勝的境界,而人最容易貪戀在境界上、迷失在境界裡,這就是五十陰魔的實質。修行最容易出現的毛病也在這裡,什麼發光啦、看到佛菩薩啦、出神啦等等,其實全是魔障。佛教為什麼嚴禁修行人示現神通、以之為必須遵守的戒律?就是因為顯現神通雖然可以吸引眾生皈依,卻是以魔道吸引,而非正道,乃邪魔外道所為而大違佛教慈悲正覺之旨。那些為了神通而學佛修道和隨意以神通蠱惑眾生的人,是墮入魔道無疑。佛陀弟子中得大阿羅漢果的,沒神通的有的是。

突破一切魔障、戰勝一切邪魔、不入一切邪路的根本,就是牢牢把持住“了無可得”四字神咒,這就是正修的根本心法。一旦覺得有所得,一旦以為自己抵達了某個境界,就要以此四字觀照,知道自己這是被邪魔引誘,才能脫身。如此而修,永無歧途,必達聖果。只有抱定無所得之心,火候到了,最終的究竟境界才能自己顯現在你面前。

這就讓我們想到了《金剛經》,想到那句堪稱修心之法最高凝聚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想到那句堪稱判別正道外道最高標準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想到最後那個代表佛法極致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想到讓禪宗六祖慧能大悟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楞嚴經》與《金剛經》,可謂殊途同歸、一脈相承。一切佛法,迷人眼中只是理法,悟者眼中皆是心法。

了無所得,這就是楞嚴的最高真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