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設計師|隱匿在靜謐花園裡的林小姐和她的藝術家具

在京城麗都繁華商圈邊沿的小花園裡, 隱藏著一個藝術工作室。 這個花園工作室的主人, 正是藝滴君此次要介紹的主角, 將大理白族紮染工藝帶入現代生活的獨立設計師林芳璐。

手紮藍染、Miss Lin 品牌創始人, 獨立設計師林芳璐

設計師林芳璐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產品設計專業, 2014年, 做畢業創作時, 她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一直縈繞於心的白族紮染。 隨後兩三年, 林芳璐多次往返大理搜集資料、做調查, 有時一待就是兩三個月。 在與當地手作人共處的日子裡, 林芳璐開始用一種全新的視角感受紮染這門手藝, 感受它美的狀態。

天然、手作、原生態

林芳璐說之所以在作品中選擇藍染, 是因為萃取自傳統中草藥板藍根的靛藍染料, 在天然染料中固色最佳。 “在大理當地, 嬌氣的板藍根僅可以生長於蒼山半腰, 且需要純淨的蒼山積雪融水來澆灌。 即使在大理,

現在做純天然染料的都不多了。 ”林芳璐說。

染色前, 需要將新鮮的板藍根葉子搗碎, 製作成靛泥。 然後再經過浸泡、打靛、催化、發酵和等待。 林芳璐自己也在工作室養著幾口染缸, 她說:“缸內是活菌, 要用心感受, 並適當調配。 想要顏色重一些, 就往缸內多加點靛泥和酒,

想要顏色淺則反之。 加之, 缸的承受的能力有限, 一次還不能放入太多。 因此, 想要染一樣的顏色, 還要定時定點。 ”

自然暈開的藍染, 像濺起的水花層層綻放, 顏色多變, 布色不一。 林芳璐利用傳統技藝, 讓紮染從平面走向立體、走向沙發、靠枕、麻毯、桌搭等家居用品之上。

2016年起, 她先後創立了“手紮藍染”和“Miss Lin”兩個品牌。 Miss Lin偏重高端藝術設計品定制, 而手紮藍染則會更多的關注日常所需。

《私奔狂想曲》, 林芳璐, 裝置, 76x76x42/96cm, 板藍根染色棉布、鋼

《自由狂想曲》, 林芳璐, 藝術家具, 76x76x42/96cm, 板藍根染色棉布

一方染布, 一段不一樣的故事

大理白族紮染, 被針線綁紮部分, 在放入染缸後因染料無法完全浸透, 拆開後會出現斑駁靈動、錯落有致的圖案。 紮只是染色需要, 染色之後, 縫紮的部分會被拆開。 而林芳璐的很多作品, 其實是將紮花形成的狀態直接以作品的形式呈現, 借用傳統紮花技法,創作出具現代氣息的抽象紋樣與立體造型。

創作中的林芳璐

林芳璐最感興趣的是紮染沒拆開時的肌理狀態,她對50多種立體的花紋做了大量研究。她很清楚畫什麼樣的花紋會紮出什麼樣的立體形態,什麼是自己需要的。

此外,不同於大理紮染最常用的白匹布,林芳璐會選用好一些的棉布,甚至是麻布。“因為都是手工做的,每一塊的花紋都不一樣。”她說。

林芳璐的當代裝置與藝術家具

近一年多來,林芳璐也開始做一些當代藝術作品。她說: “我很希望用藝術高度去帶動設計產品,把藝術元素、藝術內容、藝術概念都融入到產品設計當中。兩個板塊不斷完善,全方位豐滿起來。”她希望把這種傳統的工藝放在現代社會,做成現代人家裡可以用的、新的東西。

《SHE》,林芳璐,裝置,尺寸可變,2016

《未完成》,林芳璐,裝置,尺寸可變,2017

林芳璐的主要作品系列有《SHE》和《未完成》,她說“SHE”正是雲南那些沒讀過書,依靠紮染掙一份錢、養活自己手做人、老婦女給她的第一感受,她情不自禁的把那種糾結和無奈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很多人看《SHE》會覺得很擰巴,其實這是沒問題的,是對的,”林芳璐說。 而《未完成》是她持續做的一件作品,數量、體量及每次的展示形式隨日積月累不斷變化,其中包含有時間概念。

《盡情圓舞曲》,林芳璐,藝術家具,76x76x42/96cm,板藍根染色棉布

《恣意隨想曲》,林芳璐,藝術家具,60x60x45/75cm,板藍根染色棉布

《迷情小夜曲》,林芳璐,藝術家具,53x57x43/82cm,板藍根染色棉布

林芳璐的每一件藝術家具都獨一無二 ,每一件都在手工和天然染色的打磨下呈現完全不同的效果。這些藝術家具更偏重於藝術性,它們是可以使用的藝術品,並且具有收藏價值。當然,在生活中使用藝術家具與普通傢俱的感受也截然不同,林芳璐始終強調將當代藝術語言融入到當代設計語言當中,創造出極具個性化的家居生活體驗,帶來獨特的藝術體驗。

現在,林芳璐最享受的兩件事情,一是想好了就開始,做出來之後的成就感;二是每天晚上待在房間看雜書,這讓她很放鬆,還給了她許多靈感。當然,她每年還會去大理,除了完成一些作品的製作,還有對那裡深深的愛。

借用傳統紮花技法,創作出具現代氣息的抽象紋樣與立體造型。

創作中的林芳璐

林芳璐最感興趣的是紮染沒拆開時的肌理狀態,她對50多種立體的花紋做了大量研究。她很清楚畫什麼樣的花紋會紮出什麼樣的立體形態,什麼是自己需要的。

此外,不同於大理紮染最常用的白匹布,林芳璐會選用好一些的棉布,甚至是麻布。“因為都是手工做的,每一塊的花紋都不一樣。”她說。

林芳璐的當代裝置與藝術家具

近一年多來,林芳璐也開始做一些當代藝術作品。她說: “我很希望用藝術高度去帶動設計產品,把藝術元素、藝術內容、藝術概念都融入到產品設計當中。兩個板塊不斷完善,全方位豐滿起來。”她希望把這種傳統的工藝放在現代社會,做成現代人家裡可以用的、新的東西。

《SHE》,林芳璐,裝置,尺寸可變,2016

《未完成》,林芳璐,裝置,尺寸可變,2017

林芳璐的主要作品系列有《SHE》和《未完成》,她說“SHE”正是雲南那些沒讀過書,依靠紮染掙一份錢、養活自己手做人、老婦女給她的第一感受,她情不自禁的把那種糾結和無奈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很多人看《SHE》會覺得很擰巴,其實這是沒問題的,是對的,”林芳璐說。 而《未完成》是她持續做的一件作品,數量、體量及每次的展示形式隨日積月累不斷變化,其中包含有時間概念。

《盡情圓舞曲》,林芳璐,藝術家具,76x76x42/96cm,板藍根染色棉布

《恣意隨想曲》,林芳璐,藝術家具,60x60x45/75cm,板藍根染色棉布

《迷情小夜曲》,林芳璐,藝術家具,53x57x43/82cm,板藍根染色棉布

林芳璐的每一件藝術家具都獨一無二 ,每一件都在手工和天然染色的打磨下呈現完全不同的效果。這些藝術家具更偏重於藝術性,它們是可以使用的藝術品,並且具有收藏價值。當然,在生活中使用藝術家具與普通傢俱的感受也截然不同,林芳璐始終強調將當代藝術語言融入到當代設計語言當中,創造出極具個性化的家居生活體驗,帶來獨特的藝術體驗。

現在,林芳璐最享受的兩件事情,一是想好了就開始,做出來之後的成就感;二是每天晚上待在房間看雜書,這讓她很放鬆,還給了她許多靈感。當然,她每年還會去大理,除了完成一些作品的製作,還有對那裡深深的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