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到綿山尋幽探古、訪賢求道、憑弔先哲

二十公里的水濤溝、蒼岩、曲徑、奇樹、怪石、山花、野草點綴其間, 北魏《水經注》所說的綿山, 千回百轉, 湍湍流過, 蒼鷹低回, 空穀鳥鳴,

組成了一幅奇特的山水畫卷。

月明之夜, 清風徐來, 傾聽著陣陣金鈴聲, 站在棧道上憑欄遠眺, 遙望暮色中的山谷, 想必是相當愜意與浪漫的。

穿越塵埃籠罩的晉中平原, 終於看到了雄偉的綿山。 綿山盤山公路的險峻果然名不虛傳, 一邊緊臨萬丈深淵, 一邊緊貼筆直如削的山壁。

險要之地往往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綿山也不例外。

綿山風景名勝區, 地處太原盆地西南端, 綿延百里, 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築, 唐初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 堪稱宗教古建築的博物院。 後人到綿山尋幽探古、訪賢求道、憑弔先哲。

神奇的傳說與壯麗的山水相結合, 使得綿山自古以來就成為一方名勝。

龍頭寺

進入綿山看到的第一處人文景觀即龍頭寺, 傳說, 唐太宗在這裡看到雙龍顯靈, 龍頭寺因此得名。 建在懸崖邊的龍頭寺石碑樓, 是綿山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龍頭寺附近有關帝廟、真武廟、南天門等名勝古跡, 這裡也是朝觀雲海, 夕觀日落的絕妙去處。

水濤溝

綿山秀色, 首推水濤溝。 水濤溝是一條狹長的山谷, 伴著一路歡歌的奔湧山泉, 潺潺而下, 景色宜人。

溝前說法台蒼翠如黛, 聳立於兩山之間, 環繞于澗水之中, 夏秋季節常有彩虹升起, 如詩如畫。

十裡水濤仙穀中, 千回百轉, 飛流激蕩, 形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瀑布數十處。 溝中主要景觀華夏奇瀑——五龍飛瀑, 落差80余米, 遊人可從瀑下通過。 飛瀑宛若鑲嵌在群山茂林中的一串串碧玉, 這樣的風光, 在北方地區實屬罕見。

大羅宮

綿山最宏偉的宗教建築,是道教的大羅宮,號稱“天下第一(道)宮”。

大羅宮依山而建,層樓傑閣、畫棟雕樑、金碧輝煌。被遊客稱讚為“可與布達拉宮相媲美”。

大羅宮展廳內有綿山唐、宋、元、明、清歷代精品彩塑,被稱為“山西的敦煌”。

天橋

天橋棧道全長300余米,全部建在綿山的頂部,遠看猶如白鶴淩空展翅。人從橋上過,泉在腳下湧,給人一種飄飄欲仙之感。

天橋因修築在懸崖絕壁上的棧道而得名,有千餘年的歷史。天橋棧道上離峰頂80余米,高入雲表;下距溝底300余米,懸于危岩之上。每逢雨過雲湧,人在橋上過,雲在腳下飛,使人有平步青雲之幻。

李姑岩

千游岩、萬遊岩,最美還是李姑岩。李姑岩,也叫皇姑岩,相傳這裡是當年皇姑出家的地方。

整個李姑岩遊覽區坐落在原始林木的樹蔭之中,是一處長達200余米、深20余米的天然巨型岩洞,其中依山築閣、雲垂煙接、披拂清芬,一派古色古香的氣氛,是綿山旅遊區中的獨特景觀。

(撰寫自:網路綜合資訊)

責編:金晶 | 文字:夏菁岑 | 圖片: 來源於網路,如有冒犯請聯繫小編

大羅宮

綿山最宏偉的宗教建築,是道教的大羅宮,號稱“天下第一(道)宮”。

大羅宮依山而建,層樓傑閣、畫棟雕樑、金碧輝煌。被遊客稱讚為“可與布達拉宮相媲美”。

大羅宮展廳內有綿山唐、宋、元、明、清歷代精品彩塑,被稱為“山西的敦煌”。

天橋

天橋棧道全長300余米,全部建在綿山的頂部,遠看猶如白鶴淩空展翅。人從橋上過,泉在腳下湧,給人一種飄飄欲仙之感。

天橋因修築在懸崖絕壁上的棧道而得名,有千餘年的歷史。天橋棧道上離峰頂80余米,高入雲表;下距溝底300余米,懸于危岩之上。每逢雨過雲湧,人在橋上過,雲在腳下飛,使人有平步青雲之幻。

李姑岩

千游岩、萬遊岩,最美還是李姑岩。李姑岩,也叫皇姑岩,相傳這裡是當年皇姑出家的地方。

整個李姑岩遊覽區坐落在原始林木的樹蔭之中,是一處長達200余米、深20余米的天然巨型岩洞,其中依山築閣、雲垂煙接、披拂清芬,一派古色古香的氣氛,是綿山旅遊區中的獨特景觀。

(撰寫自:網路綜合資訊)

責編:金晶 | 文字:夏菁岑 | 圖片: 來源於網路,如有冒犯請聯繫小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