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失聯飛行員的最大敵人不是鯊魚,而是水溫!

距7日失聯的幻影2000戰鬥機, 已經過去黃金72小時, 飛行員仍然生死未蔔, 也未偵測到無線電求救信號。 由於已入冬, 失聯飛行員面臨著最惡劣的生存條件——低溫。

海上飛行員營救一直屬於世界性難題。 相對於陸上營救, 只要時間允許, 專業的特種營救力量, 可以從容營救落入敵後的飛行員。 而在海上, 發現難、定位難、時效差、耗費大, 猶如大海撈針。 而且, 救援行動最大的困難不是敵人, 而是自然環境。

飛行員的海上生存訓練, 一般僅限於游泳池與近海, 遠海救援訓練因為風險太大, 根本不可能實施。 一般情況下, 近海救援成功率高於遠海, 低緯度救援成功率於高緯度, 但都缺乏經驗支撐。 例如南海地區的有限案例也是以失敗結束, 此海域水溫常年在20攝氏度以上。

飛行員自身攜帶的救生設備包括救生衣、救生筏、應急食品、應急電臺等, 其中最管用救生設備, 就是應急電臺(無線電信標), 常見的就是GPS信號發射裝置, 接水後可自動工作, 向外發送信號, 供裝備接受裝置的專業平臺, 例如水上飛機、固定翼巡邏機、艦載直升機、水面艦船等。 但受功率影響, 作用範圍也頗為有限, 而且飛行員如果置身水中, 那麼留給他的時間更為稀少。

由於水的導熱係數比空氣大 26 倍, 可使人體溫迅速流失。 據國際海難統計資料:80 %的海難落水者, 是在穿著救生衣狀態下被凍死的。 那麼人在海水中, 到底能生存多久?有不完全資料表明, 一般人穿著常服並保持靜止, 在海水中的存活時間為: 0 ℃以下海水, 只能耐受幾分鐘;2 ℃海水, 15 分鐘;2.5 ℃海水, 30 分鐘; 5 ℃海水, 60 分鐘;10 ℃海水, 3 小時;25 ℃海水, 可經受 24 小時。

實際上, 由於低溫導致遇難者肢體麻木失去活動能力, 或由於恐懼盲目掙扎, 大多數人是早於極限時間提前溺死。 飛行員身體與心理素質高於常人, 但在惡劣氣象下, 延長的時間也極為有限。 而對於失聯的幻影飛行員, 面臨的是冬天的低溫海水——10攝氏度以下, 留給他的時間屈指可數。

最令人絕望的是,發現飛行員並不意味著成功救援。因為救援平臺限制,例如固定翼飛機速度快、搜索範圍廣,但發現落水飛行員後救援手段有限,主要是指示水上飛機、救援直升機繼續跟進,但後兩者又面臨治療手段有限的問題,飛行員很可能因為得不到及時救治而喪命。而水面艦船救生設備完善,但最大不足是速度緩慢,遠水不解近渴。

最好的狀態,是飛行員順利落水,無身體傷害,穿戴防寒衣物,並展開救生器材,能夠最大限度將身體隔離海水,來延長有利救援時間,剩下的就指望救援力量了。

最令人絕望的是,發現飛行員並不意味著成功救援。因為救援平臺限制,例如固定翼飛機速度快、搜索範圍廣,但發現落水飛行員後救援手段有限,主要是指示水上飛機、救援直升機繼續跟進,但後兩者又面臨治療手段有限的問題,飛行員很可能因為得不到及時救治而喪命。而水面艦船救生設備完善,但最大不足是速度緩慢,遠水不解近渴。

最好的狀態,是飛行員順利落水,無身體傷害,穿戴防寒衣物,並展開救生器材,能夠最大限度將身體隔離海水,來延長有利救援時間,剩下的就指望救援力量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