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宇宙探索—對於黑洞,你瞭解多少?

一直以來, “掉進黑洞”都是一個相當流行的科幻主題, 而且也已經有大量的電影以黑洞作為題材, 比如說《星際穿越》就為我們近距離的描述了黑洞, 還有《星際迷航》也涉及到這一話題, 太多太多, 而就我們自己來說, 有的人會認為這是能夠通往到另一個宇宙的通道, 也有人認為這是我們能否進行超光速旅行的一個節點。

當然, 一切皆有可能, 不過在這之前, 我們仍然還有著許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 “由於我們還沒有一個能夠將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統一起來的理論, 所以我們還不知道可以容納蟲洞的時空結構完整架構”, Harvard-Smithsonian天體物理學中心的Abi Loeb如此說道。

黑洞, 一個擁有巨大引力的點, 它對於任何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闖入者, 都是極其的不友好, 沒有什麼物體可以從裡面逃脫, 沒有意外, 哪怕是光線都不行。

所以, 我們是無法直接看到黑洞的, 因為沒有光能夠從它那裡逃脫, 因此我們也就無法用儀器直接來感知或者拍照, 不論是用什麼電磁輻射手段都是一樣的結果, 而我們能夠觀察到黑洞的秘密鑰匙就在於—黑洞周圍的環境變化。 比如, 有一顆碰巧離黑洞很近的恒星, 黑洞會將這顆恒星拉扯然後撕碎, 在這個過程中, 恒星上物質脫落的時候會因為速度越來越快而導致溫度變得很高, 同時它們也會釋放出X線輻射。

而恒星的死亡會產生一個恒星級的黑洞, 一顆怪獸級的恒星在燃料耗盡之後, 存在於它內部的能夠讓它保持穩定外形的自然壓力會在瞬間崩潰, 其本身的引力猛然勝出, 這就會使得恒星的內核發生坍縮, 並將其他結構層拋向外太空, 殘留下來的恒星內核將會坍縮成奇點, 而這個奇點, 就是密度無窮大, 但卻幾乎沒有體積的點—黑洞!

恒星級的黑洞在宇宙中是最常見的黑洞, 他們廣泛的分佈在星系之中, 另外還有小如原子的原初黑洞, 大可主宰星系的“超大品質黑洞”, 這樣的巨型黑洞, 品質至少是太陽的百萬倍以上, 而這些怪獸的形成機制仍在研究之中。

對於這片宇宙, 要說的很多, 也說不完, 要瞭解的, 更多,黑洞,不過只是一點皮毛而已。

更多,黑洞,不過只是一點皮毛而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