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玩過《孤島驚魂4》後,說說自己的感想

《孤島驚魂4》的遊戲故事, 發生於喜馬拉雅山以南的架空地區“奇亞特”, 奇亞特是一個自封為王的人培根明的專制地區, 同時也是一個無法制的野蠻地區。 主角阿傑.蓋裡將探訪這裡, 同培根明的奇亞特軍隊對抗。

雖說是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但它的劇情以及文化底蘊, 著實吸引人。 在那一次次的選擇與行動中, 在那一次次的懷疑中, 我看到善與惡是那麼的分明, 但又是那麼的模糊。

究竟孰為善, 孰為惡?善惡並存, 然而並行不悖, 不是選擇了行善就一定有好結果, 也不是選擇了為惡就一定有壞結果, 善惡是矛盾著的、相對的, 沒有絕對的善良, 也沒有徹底的邪惡。

政府軍

是什麼造就了故事的豐富多彩, 我覺得應該是他們對善惡選擇, 但是善與惡卻並不會有明顯的界定的標準。

唐卡

在唐卡任務中, 勇敢無畏的戰士卡裡那格, 對於善與惡曾有過深刻的瞭解。 在天堂香格里拉中面對羅刹惡魔時, 他曾說過:“而在這個天堂裡面, 不僅僅存在美好的東西, 同時也有邪惡的東西。 ”

香格里拉, 代表的是人內心中為了理想而努力的善, 而羅刹代表的是殺戮與破壞的惡。 在打敗了羅刹惡魔, 解放了香格里拉後, 他曾說道:“我經常問自己:‘卡裡那格, 你為什麼要離開香格里拉, 真相就是, 我從未離開香格里拉’”“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天堂香格里拉”。 卡裡那格沒有在無止境的殺戮過程中失去了善, 更沒有要將香格里拉據為己有的惡。 他在探索中發現, 善, 其實就存在于每個人心中, 心中懷善, 善莫大焉, 無論走到哪裡, 善都在自己的心中, 體現於自己的行動中。 這也是為什麼卡裡那格, 能在眾多的前往香格里拉的探索者中, 為人所熟知並代代傳頌著的緣故(當然, 他也很幸運的活到了最後, 才為人所知)。  

羅刹與白虎

在奇亞特中, 有些事情很有意思。 在19世紀, 英國人羅伯特上尉的信件中, 他認為自己去戰勝羅刹, 就是做著善事, 而在他的妻子眼中, 這是一件對自己以及妻子毫不在乎、不負責任的惡事, 最後結局也很慘澹:他失去了妻子, 為自己到頭一場空而追悔莫及;

莫漢.蓋裡(阿傑的父親)作為反政府武裝黃金之路的創建者,看似為了正確的事情在進行鬥爭,卻也做出了惡魔才能做出來的惡事(殺死主角年僅一歲的同母異父的妹妹拉克什曼娜);

而那個總督保羅,當他和妻子女兒的通話時,是一個愛妻顧女的好男人,但虐待人時,卻毫無人性可言,簡直就是惡魔;

保羅和培根

薩巴爾和阿米塔,兩人都以解放奇亞特為最終目標理想,但是深入去解了他們以後,又發現薩巴爾是那麼的極端保守,阿米塔是那麼的傲慢自私,他們都不過是在利用阿傑來實現自己的目的而已,兩人並不能真正給奇亞特帶去光明;

薩巴爾,太保守,代表的是男權主義

阿米塔,太自私,代表的是女權主義

朗基努斯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牧師,不斷地給阿傑佈道施教,開導人生,但同時他也是個軍火商,為實現自己的私利,讓主角去盜取鑽石,做著不齒的勾當;

朗基努斯,很矛盾的一個人

奇亞特的人們有著虔誠的宗教信仰,但在狂歡的鬥獸場中,則顯示出了他們嗜血瘋狂的一面......每一個人,都有著相似的地方,善與惡的分別,看似分明但卻又是那麼的模糊。

當仔細挖掘背後的故事,就會發現,其實本作對每個人的刻畫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的。在故事中,每一個人,可以說都是善與惡的結合體,哪怕是主角也不能免俗,可以說,在這個故事裡,沒有哪一個人是真正的好人,也沒有哪一個人是完全的壞人。

就如同薩巴爾那般,薩巴爾雖然保守落後,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也為保護奇亞特地區的歷史文明古跡而不懈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新恢復先祖們的榮光,不要讓傳統在他的手中斷層。所以,每當你走進薩巴爾時,你往往能聽到那民族古典樂器的充滿歷史氣息的樂聲,悠長而又深沉,似乎在訴說著一個民族的苦難悲傷的往事,那是一種很讓人悲傷而又難以忘懷的奇亞特歷史的濃縮,是在那強權黑暗的籠罩下,所展現出的抗爭。我認為他道出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悲,一種真摯情感的委婉表達,讓我不由得為奇亞特的苦難過去所震撼(可惜的是,他最後還是走錯了道路)。

也如同培根一般,他性格古怪,衣著和言談舉止怪異,還做了很多壞事。但不可否認,他也是有雄心壯志的,也想讓奇亞特走向光明,並且內心也還深愛著妻子(也就是阿傑的母親),在妻子離去之後,幾十年都是單身一人,確實是始終忠於妻子的,從這一點來看,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男人。對於女兒拉克什曼娜的逝去,他始終都無法忘懷,也不敢正視,也因此性情大變。在阿傑的身上,他似乎看到了昔日的妻女身影,所以他才會始終將阿傑當作親人看待,對於阿傑,他始終不計前嫌,仿佛就是一位關愛後輩的忠厚長者,你能說他沒有善嗎?

對於這一部作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這部作品,吸引我的,並不光光是精彩的戰鬥,更是那一些真的很有思想底蘊的東西,能夠引發你內心深處思考的東西。

是什麼造就了他們的不同凡響,我想,這個問題答案,就存在於在他們、也存在於每一個人內心中的那片香格里拉裡,就存在於自己的善惡抉擇裡。

莫漢.蓋裡(阿傑的父親)作為反政府武裝黃金之路的創建者,看似為了正確的事情在進行鬥爭,卻也做出了惡魔才能做出來的惡事(殺死主角年僅一歲的同母異父的妹妹拉克什曼娜);

而那個總督保羅,當他和妻子女兒的通話時,是一個愛妻顧女的好男人,但虐待人時,卻毫無人性可言,簡直就是惡魔;

保羅和培根

薩巴爾和阿米塔,兩人都以解放奇亞特為最終目標理想,但是深入去解了他們以後,又發現薩巴爾是那麼的極端保守,阿米塔是那麼的傲慢自私,他們都不過是在利用阿傑來實現自己的目的而已,兩人並不能真正給奇亞特帶去光明;

薩巴爾,太保守,代表的是男權主義

阿米塔,太自私,代表的是女權主義

朗基努斯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牧師,不斷地給阿傑佈道施教,開導人生,但同時他也是個軍火商,為實現自己的私利,讓主角去盜取鑽石,做著不齒的勾當;

朗基努斯,很矛盾的一個人

奇亞特的人們有著虔誠的宗教信仰,但在狂歡的鬥獸場中,則顯示出了他們嗜血瘋狂的一面......每一個人,都有著相似的地方,善與惡的分別,看似分明但卻又是那麼的模糊。

當仔細挖掘背後的故事,就會發現,其實本作對每個人的刻畫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的。在故事中,每一個人,可以說都是善與惡的結合體,哪怕是主角也不能免俗,可以說,在這個故事裡,沒有哪一個人是真正的好人,也沒有哪一個人是完全的壞人。

就如同薩巴爾那般,薩巴爾雖然保守落後,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也為保護奇亞特地區的歷史文明古跡而不懈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新恢復先祖們的榮光,不要讓傳統在他的手中斷層。所以,每當你走進薩巴爾時,你往往能聽到那民族古典樂器的充滿歷史氣息的樂聲,悠長而又深沉,似乎在訴說著一個民族的苦難悲傷的往事,那是一種很讓人悲傷而又難以忘懷的奇亞特歷史的濃縮,是在那強權黑暗的籠罩下,所展現出的抗爭。我認為他道出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悲,一種真摯情感的委婉表達,讓我不由得為奇亞特的苦難過去所震撼(可惜的是,他最後還是走錯了道路)。

也如同培根一般,他性格古怪,衣著和言談舉止怪異,還做了很多壞事。但不可否認,他也是有雄心壯志的,也想讓奇亞特走向光明,並且內心也還深愛著妻子(也就是阿傑的母親),在妻子離去之後,幾十年都是單身一人,確實是始終忠於妻子的,從這一點來看,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男人。對於女兒拉克什曼娜的逝去,他始終都無法忘懷,也不敢正視,也因此性情大變。在阿傑的身上,他似乎看到了昔日的妻女身影,所以他才會始終將阿傑當作親人看待,對於阿傑,他始終不計前嫌,仿佛就是一位關愛後輩的忠厚長者,你能說他沒有善嗎?

對於這一部作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這部作品,吸引我的,並不光光是精彩的戰鬥,更是那一些真的很有思想底蘊的東西,能夠引發你內心深處思考的東西。

是什麼造就了他們的不同凡響,我想,這個問題答案,就存在於在他們、也存在於每一個人內心中的那片香格里拉裡,就存在於自己的善惡抉擇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