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買買買,今日頭條在“雙11”前清空好大一個購物車

導讀

人家的“雙11”都是買公司。

刺蝟公社 | 加菲 曉通

“今年雙11你買了啥?”

“不太多, 也就投資了Live.me, 收購了News Republic和Musical.ly吧。 ”

今日頭條最近幾天可以說是購物欲滿分了, 8日剛剛宣佈以5000萬美元參與了Live.me的B輪融資, 並計畫花8660萬美元收購同為獵豹旗下的新聞平臺News Republic。

昨天, 今日頭條又正式與Musical.ly簽署協定, 宣佈將全資收購這款在北美異常火爆且Made in China的短視頻社交產品, 此時Musical.ly的市場估值近10億美金。

看看這幾天的“購物單”, 今日頭條難道“買”上癮了?

Musicaly.ly 是誰?

在音樂類短視頻賽道上, 今日頭條旗下的另一款產品“抖音”從來都不孤獨:Muse(Musical.ly中國版)、奶糖都是這一賽道的競品。

事實上, Musical.ly早在2014年4月就正式上線, 但當時主攻海外市場, 因此在國內並不知名。

反而是2016年9月上線的“抖音”, 讓音樂類短視頻進入大眾視野, 且備受年輕群體的喜愛。

由於介面、玩法都和Musical.ly高度相似, 關於抖音“圖元級抄襲”Musical.ly的爭論也一直線上。

Musical.ly介面

回溯Musical.ly的發展, 這款音樂類短視頻APP雖然以海外市場為目標, 但卻是由來自上海的陽陸育及其團隊研發推出

陽陸育團隊最初的目標是給美國的年輕人打造一款炫酷潮流的社交軟體, 但前有Snapchat、Facebook和Instagram等國際互聯網巨頭雄霸海外社交榜, 來自上海的五個年輕人很難讓投資人相信他們能突出重圍。

因此在這款產品上線之初, 他們也曾遭遇資金短缺的問題。 彼時獵豹拿出的500萬A輪投資, 成了Musical.ly的救命稻草, 也助力他們的用戶量和活躍度不斷攀升。

到了2015年7月, Musical.ly登上美國App Store的榜首, 此後它幾乎都在“攝影與錄影”榜單裡維持在10名以內, 與Instagram和Snapchat一同競爭。

隨後, Musical.ly在同年8月獲得1660萬美元融資, 2016年又獲得總共約1億美元的融資, 估值已到5億美元。

此前, Musical.ly 的CEO陽陸育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介紹, “Musical.ly 的用戶在年齡層上定位精准, 集中在13歲到20歲;此外, 產品定位為娛樂社交。 ”

因此Musical.ly幾乎聚集了歐美年輕的潮流勢力, 也吸引力不少當紅明星加入體驗的陣營。

目前, Musical.ly全球的活躍用戶數超過2000萬, 其中僅北美活躍用戶就超過了600萬。

2017年恰逢短視頻紅海, 資本、技術和內容的紛紛入局, 讓短視頻領域的競爭愈加激烈, 各平臺卯足了勁兒爭奪用戶和流量, 甚至直接砸錢補貼短視頻內容創作。

與此同時, Musical.ly開始轉戰國內市場, 國內版更名為“Muse”, 中文名叫“媽媽咪呀”。 儘管先於抖音誕生,

但由於此時抖音已火, “起了大早趕了晚集”的Musical.ly在國內市場頻頻遇冷, 產品的同質化也難以再分得短視頻的一波紅利, Musical.ly無奈地錯失了入局的最佳時機。

如今, Musical.ly被抖音背靠的今日頭條收購, 競品變兄弟也不失為一樁好事。

今日頭條的短視頻佈局

就在Musical.ly在國內市場遇冷時, 抖音的用戶量和月活的增長勢頭卻越來越猛。 今年5月, 抖音的日均播放量過億;到了7月, 抖音全平臺的用戶增長超過了1200萬。 且在短短四個月期間, 日活就從29萬攀升到173萬。

抖音的成長速度之快, 不得不讓行業側目。

用戶定位精准、主打年輕化、潮流化, 炫酷的視聽衝擊力又極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這些都成為抖音迅速成長的原因。

抖音的百度指數

再來看看今日頭條今年對短視頻的整體佈局:

今日頭條對短視頻領域的重視由來已久,從2016年開始就砸10億元補貼“頭條號”短視頻創作者,今年5月其又宣佈為火山小視頻的創作者補貼10億,以此來收割使用者、流量和海量內容。

此外從平臺角度來看,今日頭條的短視頻佈局也頗耐人尋味。目前在國內短視頻市場上,今日頭條旗下已有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和抖音三款短視頻產品。

其中西瓜視頻是由頭條視頻演變而來,主要以PGC短視頻內容為主,搭建了一個優質內容聚合平臺,吸引PGC入駐。西瓜視頻側重優質短視頻內容,並大力扶持原創短視頻創作者。

而火山小視頻則主打UGC短視頻社區,此前一句“拍視頻能賺錢”的廣告語收割了大批用戶。之後在四川農村舉行的“史上最土”產品發佈會也讓其賺足了眼球,同時火山小視頻的產品定位也愈加清晰。

定位於中國一二線城市年輕人群的抖音則主打年輕、時尚的音樂短視頻社交,其中有85%的用戶在24歲以下,足以看到這款產品所圈的人群屬性。

西瓜視頻對標秒拍,制衡優質PGC內容;火山小視頻對標快手,從三四線城市的用戶群中分一杯羹;而抖音更是佔領了年輕用戶群體。如此一來,三款產品對應的三類人群及其屬性,已經足夠讓今日頭條在短視頻的戰場上立足。

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抖音介面與此同時,今日頭條的擴張之勢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國內。早在去年11月,張

今年,今日頭條不僅積極推進其在國內短視頻領域的佈局,更是在2月就已收購了北美短視頻社區Flipagram。

而這次,今日頭條收購Musical.ly過程中也有快手參與,但最終由今日頭條成功收購,陽陸育解釋,是看中了“頭條的技術優勢和抖音在國內良好的品牌形象。”

的確,抖音和Musical.ly都在頭條麾下,頭條旗下的音樂短視頻的海內外產品線被打通,兩個產品都有足夠垂直年輕的用戶群體,今日頭條如虎添翼。

資訊平臺、直播、短視頻......今日頭條的全球化之路

在外界看來,收購Musical.ly對於今日頭條在短視頻領域的全球化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如果放大來看,這也是今日頭條整體國際化的重要步驟。

其實今日頭條對於國際市場的野心早在2015年便展現出來,那時也是今日頭條國際化啟動的年份。2015年10月,今日頭條推出了海外版,名為TopBuzz,有英語、日語和葡萄牙語三個版本。

這次海外拓展的初試效果不錯,截止到2016年底,TopBuzz的用戶量達到1200萬。

初試得到良好的回饋,給今日頭條的國際化帶來了信心。在資訊平臺方面,2016年10月,今日頭條2500萬美金投資印度最大的本地新聞聚合平臺Dailyhunt,控股了印尼新聞推薦閱讀平臺BABE。

對於內容平臺的擴張,今日頭條一直未曾停下腳步。美國時間2017年11月8日,今日頭條宣佈將以8660萬美元收購獵豹移動旗下新聞個性化推薦產品News Republic。

至此,在新聞資訊和短視頻社交領域,“ Build & Buy”的擴張模式已經使今日頭條在國際範圍內的版圖頗具規模。

未來,今日頭條的海外擴張之路將會如何?“ Build & Buy”的擴張模式是否會一直持續下去?或許從今日頭條副總裁柳甄在9月份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上的發言中可以獲得一些啟示。

在那次發言中,提到今日頭條的出海,柳甄表示,出海並非是僅僅由投資主導,也會利用現有技術,通過直接運營來出海,而技術輸出將是公司國際化的主要模式。

今日頭條對短視頻領域的重視由來已久,從2016年開始就砸10億元補貼“頭條號”短視頻創作者,今年5月其又宣佈為火山小視頻的創作者補貼10億,以此來收割使用者、流量和海量內容。

此外從平臺角度來看,今日頭條的短視頻佈局也頗耐人尋味。目前在國內短視頻市場上,今日頭條旗下已有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和抖音三款短視頻產品。

其中西瓜視頻是由頭條視頻演變而來,主要以PGC短視頻內容為主,搭建了一個優質內容聚合平臺,吸引PGC入駐。西瓜視頻側重優質短視頻內容,並大力扶持原創短視頻創作者。

而火山小視頻則主打UGC短視頻社區,此前一句“拍視頻能賺錢”的廣告語收割了大批用戶。之後在四川農村舉行的“史上最土”產品發佈會也讓其賺足了眼球,同時火山小視頻的產品定位也愈加清晰。

定位於中國一二線城市年輕人群的抖音則主打年輕、時尚的音樂短視頻社交,其中有85%的用戶在24歲以下,足以看到這款產品所圈的人群屬性。

西瓜視頻對標秒拍,制衡優質PGC內容;火山小視頻對標快手,從三四線城市的用戶群中分一杯羹;而抖音更是佔領了年輕用戶群體。如此一來,三款產品對應的三類人群及其屬性,已經足夠讓今日頭條在短視頻的戰場上立足。

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抖音介面與此同時,今日頭條的擴張之勢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國內。早在去年11月,張

今年,今日頭條不僅積極推進其在國內短視頻領域的佈局,更是在2月就已收購了北美短視頻社區Flipagram。

而這次,今日頭條收購Musical.ly過程中也有快手參與,但最終由今日頭條成功收購,陽陸育解釋,是看中了“頭條的技術優勢和抖音在國內良好的品牌形象。”

的確,抖音和Musical.ly都在頭條麾下,頭條旗下的音樂短視頻的海內外產品線被打通,兩個產品都有足夠垂直年輕的用戶群體,今日頭條如虎添翼。

資訊平臺、直播、短視頻......今日頭條的全球化之路

在外界看來,收購Musical.ly對於今日頭條在短視頻領域的全球化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如果放大來看,這也是今日頭條整體國際化的重要步驟。

其實今日頭條對於國際市場的野心早在2015年便展現出來,那時也是今日頭條國際化啟動的年份。2015年10月,今日頭條推出了海外版,名為TopBuzz,有英語、日語和葡萄牙語三個版本。

這次海外拓展的初試效果不錯,截止到2016年底,TopBuzz的用戶量達到1200萬。

初試得到良好的回饋,給今日頭條的國際化帶來了信心。在資訊平臺方面,2016年10月,今日頭條2500萬美金投資印度最大的本地新聞聚合平臺Dailyhunt,控股了印尼新聞推薦閱讀平臺BABE。

對於內容平臺的擴張,今日頭條一直未曾停下腳步。美國時間2017年11月8日,今日頭條宣佈將以8660萬美元收購獵豹移動旗下新聞個性化推薦產品News Republic。

至此,在新聞資訊和短視頻社交領域,“ Build & Buy”的擴張模式已經使今日頭條在國際範圍內的版圖頗具規模。

未來,今日頭條的海外擴張之路將會如何?“ Build & Buy”的擴張模式是否會一直持續下去?或許從今日頭條副總裁柳甄在9月份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上的發言中可以獲得一些啟示。

在那次發言中,提到今日頭條的出海,柳甄表示,出海並非是僅僅由投資主導,也會利用現有技術,通過直接運營來出海,而技術輸出將是公司國際化的主要模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