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腎衰竭的早期症狀

​腎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發展到後期引起的腎功能部分或者全部喪失的一種病理狀態。 腎衰竭可分為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衰竭,

急性腎衰竭的病情進展快速, 通常是因腎臟血流供應不足(如外傷或燒傷)、腎臟因某種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損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 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產生。 而慢性腎衰竭主要原因為長期的腎臟病變, 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行, 腎臟的功能逐漸下降, 造成腎衰竭的發生。

英文名稱

renal failure

就診科室

腎內科

常見病因

因腎臟急慢性病變、外傷、毒物等所致

常見症狀

表現少尿或多尿, 氮質血症、尿毒癥有關症狀

​病因

1.急性腎衰竭

通常是因腎臟血流供應不足(如外傷或燒傷)、腎臟因某種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損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 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產生。

2.慢性腎衰竭

因為長期的腎臟病變, 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行, 腎臟的功能逐漸下降, 造成腎衰竭的發生。

分類

1.急性腎衰竭

急性腎衰竭的病情進展快速, 通常是因腎臟血流供應不足(如外傷或燒傷)、腎臟因某種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損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 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產生。

2.慢性腎衰竭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指各種腎臟疾病引起的緩慢進行性腎功能損害最後導致尿毒癥和腎功能完全喪失,

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和生化內分泌等代謝紊亂組成的臨床綜合征, 從原發病起病到腎功能不全的開始, 間隔時間可為數年到十餘年。

臨床表現

1.少尿期

病情最危重階段, 內環境嚴重紊亂。 患者可出現少尿(<400毫升/日)或無尿(<100毫升/日)、低比重尿(1.010~1.020)、尿鈉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 嚴重患者可出現水中毒、高鉀血症(常為此期致死原因)、代謝性酸中毒(可促進高鉀血症的發生)及氮質血症(進行性加重可出現尿毒癥)等, 危及患者生命。 此期持續幾天到幾周, 持續愈久, 預後愈差。

2.多尿期

少尿期後尿量逐漸增加, 當每日尿量超過500毫升時, 即進入多尿期。

此後, 尿量逐日成倍增加, 最高尿量每日3000~6000毫升, 甚至可達到10000毫升以上。 在多尿期初始, 尿量雖增多, 但腎臟清除率仍低, 體內代謝產物的蓄積仍存在。 約4~5天后, 血清尿素氮、肌酐等隨尿量增多而逐漸下降, 尿毒癥症狀也隨之好轉。 鉀、鈉、氯等電解質從尿中大量排出可導致電解質紊亂或脫水, 應注意少尿期的高峰階段可能轉變為低鉀血症。 此期持續1~2周。

3.恢復期

尿量逐漸恢復正常, 3~12個月腎功能逐漸復原, 大部分患者腎功能可恢復到正常水準, 只有少數患者轉為慢性腎衰竭。

檢查

1.血常規檢查

明顯貧血, 為正常細胞性貧血, 白細胞數正常或增高。 血小板降低, 細胞沉降率加快。

​2.尿常規檢查

隨原發病不同而有所差異。 其共同點是:

(1)尿滲透壓降低 比重低, 多在1.018以下, 嚴重時固定在1.010~1.012之間, 作尿濃縮稀釋試驗時夜尿量大於日尿量, 各次尿比重均超過1.020, 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於0.008。

(2)尿量減少 多在每日1000毫升以下。

(3)尿蛋白定量增加 晚期因腎小球絕大部分已損傷, 尿蛋白反而減少。

(4)尿沉渣檢查 可有多少不等的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和顆粒管型, 蠟樣管型最有意義。

3.腎功能檢查

各項指標均提示腎功能減退。

4.血生化檢查

血漿中白蛋白減少,血鈣偏低,血磷增高,血鉀和血鈉隨病情而定。

5.其他檢查

X線尿路平片和造影、同位素腎圖、腎掃描、腎穿刺活組織檢查等,對於病因診斷有幫助。

​治療

1.病因治療

治療造成腎衰竭的原因如血液供應不足或有失血情況時,就會給予患者補充失去的體液及水分;若是有感染時應抗感染治療。

2.腎臟功能方面

因腎臟已失去功能,所以醫師會暫時利用透析治療的方式(即俗稱的洗腎),協助排除體內毒素及廢物;急性腎衰竭患者若未獲得適當的治療或無法控制,讓疾病由急性演變成慢性腎衰竭時,因尿毒癥而必須終生透析。

透析是指通過過濾,有選擇地排除血液中的某些物質。也就是說,通過人工途徑將患者在腎衰竭後體內堆積的有毒廢物,水和鹽分排除掉,使患者的身體狀況恢復到健康狀態。目前採用的透析形式有兩種: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是用一種特殊的機器代替腎臟的功能。腹膜透析是用人體的腹膜充當篩檢程式,排除體內毒素。

3.飲食方面

飲食控制,對腎衰竭的患者而言,因腎功能受到破壞,食物在吃進體內後,所產生的毒素及廢物,無法正常的排出體外,因此在飲食上就必需特別注意,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4.腎移植治療

有些末期腎衰竭患者,需要長期做透析治療時,在患者本身條件適合時,腎臟移植(換腎)可以為患者帶來較佳的生活品質;但換腎是個大工程,雖然目前的醫療技術已相當好,仍需做很多事前的評估,才能提高換腎成功的幾率。

腎臟移植是目前治療腎臟衰竭最好的方法,因為移植到患者體內的腎幾乎可以完全代替已衰竭了的腎臟功能,讓患者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蠟樣管型最有意義。

3.腎功能檢查

各項指標均提示腎功能減退。

4.血生化檢查

血漿中白蛋白減少,血鈣偏低,血磷增高,血鉀和血鈉隨病情而定。

5.其他檢查

X線尿路平片和造影、同位素腎圖、腎掃描、腎穿刺活組織檢查等,對於病因診斷有幫助。

​治療

1.病因治療

治療造成腎衰竭的原因如血液供應不足或有失血情況時,就會給予患者補充失去的體液及水分;若是有感染時應抗感染治療。

2.腎臟功能方面

因腎臟已失去功能,所以醫師會暫時利用透析治療的方式(即俗稱的洗腎),協助排除體內毒素及廢物;急性腎衰竭患者若未獲得適當的治療或無法控制,讓疾病由急性演變成慢性腎衰竭時,因尿毒癥而必須終生透析。

透析是指通過過濾,有選擇地排除血液中的某些物質。也就是說,通過人工途徑將患者在腎衰竭後體內堆積的有毒廢物,水和鹽分排除掉,使患者的身體狀況恢復到健康狀態。目前採用的透析形式有兩種: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是用一種特殊的機器代替腎臟的功能。腹膜透析是用人體的腹膜充當篩檢程式,排除體內毒素。

3.飲食方面

飲食控制,對腎衰竭的患者而言,因腎功能受到破壞,食物在吃進體內後,所產生的毒素及廢物,無法正常的排出體外,因此在飲食上就必需特別注意,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4.腎移植治療

有些末期腎衰竭患者,需要長期做透析治療時,在患者本身條件適合時,腎臟移植(換腎)可以為患者帶來較佳的生活品質;但換腎是個大工程,雖然目前的醫療技術已相當好,仍需做很多事前的評估,才能提高換腎成功的幾率。

腎臟移植是目前治療腎臟衰竭最好的方法,因為移植到患者體內的腎幾乎可以完全代替已衰竭了的腎臟功能,讓患者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