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十年寒窗的理想被突如其來的變故擊碎,她能否再次圓夢?

雛鳳展新翅

家住湖北省穀城縣的農家女孩李靜, 接到了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這不僅使終於圓了大學夢的李靜興奮異常, 其父母更高興:他們捧著入學通知書反復看了幾遍, 笑得合不攏嘴。

不僅如此, 在整個村子裡, 李靜成了人見人誇的好姑娘, 大家都為她考上大學感到高興:村裡自古以來沒出過大學生, 這次出了個女大學生, 不容易啊!可全家人在高興之餘, 更多的是擔憂:支撐李靜上完高中已是相當不易, 家裡實在拿不出更多的錢供她上大學。 四年的大學, 差不多又得要花7萬塊錢,

一家人都為學費的事著急。 剛開始拿到通知書感到高興的李靜, 後來就再也沒笑過了。

雖然家裡很窮, 但李靜的父母非常支持女兒上大學。 他們深知沒文化的苦處, 不想讓女兒跟自己一樣沒文化。 父母咬牙道:沒有錢, 賣房子也要讓女兒讀大學。 就在家人和親戚朋友為李靜考上大學想方設法籌集學費時,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 李靜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她要放棄讀大學, 出去工作。

原來, 李靜是替自己的父母著想, 她不太想父母太勞累, 家裡支撐她讀到高中畢業已相當不易。 可當她把這個想法告訴父母時, 卻遭到了他們的嚴厲批評:大學一定要上!你不要操心, 我們會幫你籌學費的。 父母希望李靜有出息,

女兒圓了大學夢, 也實現了他們自己心中的夢想。 李靜覺得父母的思想比一般人要開通, 為了自己高中三年, 爸媽含辛茹苦, 頭髮都白了很多。

可今年夏天暴雨連連, 李靜家的數10畝花生、芝麻被水淹了一大半, 為供她和妹妹上學, 家裡毫無積蓄。 李靜的父母東拼西揍, 想盡辦法為女兒籌學費, 從不在女兒面前流露出半點怨言, 可在親戚家借錢時, 他們卻著急、難過地直掉淚。 眼看離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 李靜的父母夜以繼日地忙著秋收, 父親白天收莊稼, 晚上還到河裡捕魚, 一心想為女兒多掙一筆學費。 可讓人萬沒想到的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正悄悄降臨到這個辛勞的農家。

9月1日早晨, 李靜早早起床, 把飯做好等父母回來吃。

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他們的身影。 奶奶問李靜:怎麼回事, 你爸媽怎麼還沒回來?原來, 8月31日那天, 天終於放晴, 忙碌了整整一上午的李靜的父母沒來得及休息, 下午又繼續駕船到漢江對岸的20多畝地裡收莊稼, 直到晚上9點多才回來吃晚飯。 飯一吃完, 他們又出門了, 說晚上就睡在船上防賊防盜, 第二天早上回來吃早飯。 李靜見父母太勞累了, 想勸他們休息一下, 話還沒說出口, 他們就走了。

但說好回來吃早飯啊, 怎麼還沒回呢?感到納悶的李靜想:在家多等等, 父母可能就回來了。 忙完家務後, 已是中午11點了, 仍不見父母回來, 不知父母每次出去要多長時間的李靜有些著急了, 忐忑不安地等到下午, 父母還是沒有消息, 李靜忙問村民們看到自己家的船沒有,

他們都說沒看到。

家失頂樑柱

那幾天漢江上游下了暴雨, 江水湍急, 難道船被沖到下游去了?李靜不敢細想, 忙找來親戚、鄰居, 大家一起沿著漢江兩岸尋找, 並向當地派出所報了警。 沿江的派出所得知此情況後, 在轄區內進行了通報,

發動大家幫助尋找。 下午5點多鐘, 有人說在兩三公里外的王甫洲水電站外的漢江江灘上, 發現了四分五裂的船板和被子。 李靜和姑姑、舅舅忙趕了過去。 李靜確定那被子是自己家的, 親戚們也很著急:可船在哪裡呢?李靜的父母又在哪裡呢?

村裡當即組織了五六十人沿江岸尋找李靜的父母, 一直找了上至丹江, 下至襄樊100多裡地, 一連找了幾天, 仍是毫無消息。 警方估計:那幾天漢江漲大水, 可能是李靜父母的船沒拴牢, 被漲水後的急流沖到下游去了。 可十多天過去了, 李靜的父母仍無消息。 開始, 大家還抱著一線希望, 就像是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李靜的父母遭遇了不測, 後來被好心人救了, 卻雙雙失去了記憶。 後來知道沒這種可能,那只能是影視中的劇情。20多天過去了,警方推測:李靜的父母基本上沒有生還的可能性了。

父母就這樣丟下李靜和年幼的妹妹,丟下年近80的爺爺、奶奶,一句話沒說地去了。想到父母操勞了一輩子,從沒好好地休息過,也沒吃什麼好的、穿什麼好的,李靜本想等自己出去工作後,掙錢孝敬父母,可現在再也無法實現這個願望了。可憐的父母辛勞一生,只在好多年前李靜還是個小女孩時,一起照過一張惟一的照片。李靜稍大後,每逢父母生日,她想給他們買生日禮物,但想到用父母的錢給父母買生日禮物沒什麼意義,等長大後用自己掙的錢給父母買生日禮物,可她再也沒機會了。父母如此意外地失蹤了,連有時說要照一張全家福的照片都沒來得及照。

李靜覺得父母的死和自己有著直接的關係:若不是為了給自己掙學費,他們也就沒有那麼勞累,就不會出現意外。在悲痛不已的同時,李靜還陷入深深的自責中。一夜之間,她和妹妹就成了孤兒,再也無法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天倫之樂了,原本應該幸福的家庭,就這樣沒了。且年近80歲的爺爺奶奶生活更加困難:爺爺患有嚴重的風濕病,已喪失了勞動能力,奶奶的耳朵基本聾了,妹妹尚未成人。一家人的重擔,全落在了本就身體不好的李靜一個人身上。此時,上大學簡直成了李靜遙不可及的夢想。

李靜決定不上大學了,出去打工,掙錢供養妹妹和爺爺奶奶,把這個家撐起來。李靜父母的離世,使這個家失去了頂樑柱,只剩下爺爺奶奶和兩個未成年孩子的家,一下就塌了。此時,李靜要擔當起贍養爺爺奶奶、撫養妹妹的義務,憑她個人的能力,能讓這幾口人活下去就不錯了,上大學根本就不可能!

眾人伸援手

李靜和妹妹一夜之間失去了父母,爸爸媽媽希望她上大學的願望再也不能實現了。這個接近破碎的家庭已離不開李靜了,讀四年大學需要的7萬多元學費,對李靜來說簡直是個天文數字。就在李靜為父母和根本不可能再上大學,感到悲痛和失落時,她突然接到了一個改變她命運的電話。

事情還得從9月6日說起。那天,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院長劉傑書和往常一樣,來到辦公室準備工作時,看到當天的楚天都市報上有一篇《為籌學費,苦命夫婦消失在漢江》的報導。他非常吃驚地看到:報導中那個因父母消失在漢江而失學的學生名叫李靜,本院今年錄取的新生中也有一個叫李靜的。看完報導後,非常同情李靜遭遇的劉院長,忙通知招生辦核查:這個失學的孩子究竟是否科技學院的新生李靜?一查,果真就是他們學院錄取的財務管理本科班的李靜。

隨即,劉院長給李靜打了一個電話,問:現在已到了上學時間,你為什麼還沒來上學呀?話沒說完,就聽到電話那端的李靜傳出抽泣聲。劉院長即讓湖北民族學院的老師和李靜取得聯繫,勉勵她堅強地面對生活,並表示學院希望李靜能來上大學。可李靜根本沒此能力:7萬多元的學費不說,還有四年學習期間的生活費,至少也得1萬多元,她已根本沒有了上大學的可能。

就在湖北民族學院的老師準備想辦法援助李靜時,李靜家當地的鎮委、鎮政府及村裡,也非常關注李靜家的情況。李靜的父母出事後,他們給李靜家送來1000塊錢的慰問金。鎮裡、村裡非常支持李靜上大學,想方設法為李靜解決了5000元的學費:其中鎮委、鎮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又發動社會各屆伸出援助之手,捐了一部分資金。可這筆錢對李靜所需的學費來說,仍是杯水車薪。學費仍差一大截,李靜的大學夢依舊很遙遠。

此時,李靜根本不知道:湖北民族學院的老師在想辦法幫助她。院長劉傑書表示:李靜作為我們學院的一名新生,無論她家出現什麼樣的困難,有多大的壓力,我們都不能讓她失學。經研究,學院對李靜的學費實行減免緩,先讓她入學再說。可若李靜上大學去了,家裡年近80的爺爺奶奶和不滿10的小妹妹怎麼辦?如此,李靜還是上不了大學。這不僅李靜非常擔心,學院的老師也覺得不太好辦:後顧之憂不能妥善解決,李靜就不能來上大學。為了不讓李靜失學,湖北民族學院的老師決定到李靜的家中去瞭解實際情況。

夢破夢又圓

9月7日下午,科技學院的老師們從湖北民族學院所在地恩施出發,趕往湖北穀城冷集鎮尖角村。經過近800公里的行程,他們於翌日下午來到了李靜家。可李靜還是十分擔心爺爺奶奶和妹妹今後的生活,上大學似乎還是不太現實。就在李靜感到為難時,鎮裡、村裡也給她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決定將李靜的爺爺奶奶納入低保戶,並免去了她妹妹上小學的全部學費!鎮長說:我們要讓遇難者的家屬老有所養,少有所學,小有所管。李靜的後顧之憂終於解決了。

9日一大早,李靜離開自己的家啟程前往學院,當晚10點到達。學院為李靜舉行了簡短而又隆重的歡迎儀式,她所在班級的老師和同學用熱烈的掌聲迎接她的到來。經學院研究:決定為李靜減免2萬元學費。湖北民族學院副書記道:湖北民族學院應給予李靜更多的關愛,讓她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學業上,都不為失去父母而感到困擾,使她在四年的大學學習中全面發展,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李靜入學後,來自武漢、恩施等地諸多素不相識的社會熱心人,寫來熱情洋溢的慰問信,有的甚至來到學院為李靜捐款。某公司經理對李靜父母的遭遇非常同情,與學院領導聯繫後,來到學院的捐款現場,代表他所在的公司,向李靜捐資2000元,並希望李靜在如此眾多的愛心關照之下,好好學習。

如今,在老師、同學和社會各界的關心下,李靜在大學裡和同學們愉快地學習、生活著。同學們勉勵李靜:不要傷心、孤獨,要振作起來,化悲痛為力量,帶著自己的夢想飛翔。大家都相信她會是最棒、最堅強的,他們都支持她。和大家生活在一起,李靜不會覺得孤獨:大家共同努力,困難一起承擔,快樂一起分享。知識能改變命運,在未來的路上,相信李靜會更加豐富多彩。李靜也由衷道:學院裡所有的人都對我很好,都很關心我,讓我能安心地學習。平時就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照顧,真的讓我很感動。有他們我不會感到孤單,我會很快樂地和他們一起成長。學好專業知識,全面發展,多參加社會活動,積極鍛煉自己,爭取早日成才,回報社會對我的關愛。

李靜最終圓了大學夢,實現了她和爸爸媽媽及全村所有人心中的夢想。當地政府、湖北民族學院和社會上許多的熱心人,幫她圓了這個大學夢。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夢想。當我們身陷絕境,自己的夢想即將破滅的時候,我們都希望有無數雙援助之手伸向自己,給我們溫暖和幫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從李靜之事的表面上看,人們針對的是李靜這個孩子,但實際上,人們維護的是自己心底的價值體系,聯想到的是自己心底的夢想。讓無力者有力,讓堅強者前行,那是我們夢開始的地方。

END

後來知道沒這種可能,那只能是影視中的劇情。20多天過去了,警方推測:李靜的父母基本上沒有生還的可能性了。

父母就這樣丟下李靜和年幼的妹妹,丟下年近80的爺爺、奶奶,一句話沒說地去了。想到父母操勞了一輩子,從沒好好地休息過,也沒吃什麼好的、穿什麼好的,李靜本想等自己出去工作後,掙錢孝敬父母,可現在再也無法實現這個願望了。可憐的父母辛勞一生,只在好多年前李靜還是個小女孩時,一起照過一張惟一的照片。李靜稍大後,每逢父母生日,她想給他們買生日禮物,但想到用父母的錢給父母買生日禮物沒什麼意義,等長大後用自己掙的錢給父母買生日禮物,可她再也沒機會了。父母如此意外地失蹤了,連有時說要照一張全家福的照片都沒來得及照。

李靜覺得父母的死和自己有著直接的關係:若不是為了給自己掙學費,他們也就沒有那麼勞累,就不會出現意外。在悲痛不已的同時,李靜還陷入深深的自責中。一夜之間,她和妹妹就成了孤兒,再也無法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天倫之樂了,原本應該幸福的家庭,就這樣沒了。且年近80歲的爺爺奶奶生活更加困難:爺爺患有嚴重的風濕病,已喪失了勞動能力,奶奶的耳朵基本聾了,妹妹尚未成人。一家人的重擔,全落在了本就身體不好的李靜一個人身上。此時,上大學簡直成了李靜遙不可及的夢想。

李靜決定不上大學了,出去打工,掙錢供養妹妹和爺爺奶奶,把這個家撐起來。李靜父母的離世,使這個家失去了頂樑柱,只剩下爺爺奶奶和兩個未成年孩子的家,一下就塌了。此時,李靜要擔當起贍養爺爺奶奶、撫養妹妹的義務,憑她個人的能力,能讓這幾口人活下去就不錯了,上大學根本就不可能!

眾人伸援手

李靜和妹妹一夜之間失去了父母,爸爸媽媽希望她上大學的願望再也不能實現了。這個接近破碎的家庭已離不開李靜了,讀四年大學需要的7萬多元學費,對李靜來說簡直是個天文數字。就在李靜為父母和根本不可能再上大學,感到悲痛和失落時,她突然接到了一個改變她命運的電話。

事情還得從9月6日說起。那天,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院長劉傑書和往常一樣,來到辦公室準備工作時,看到當天的楚天都市報上有一篇《為籌學費,苦命夫婦消失在漢江》的報導。他非常吃驚地看到:報導中那個因父母消失在漢江而失學的學生名叫李靜,本院今年錄取的新生中也有一個叫李靜的。看完報導後,非常同情李靜遭遇的劉院長,忙通知招生辦核查:這個失學的孩子究竟是否科技學院的新生李靜?一查,果真就是他們學院錄取的財務管理本科班的李靜。

隨即,劉院長給李靜打了一個電話,問:現在已到了上學時間,你為什麼還沒來上學呀?話沒說完,就聽到電話那端的李靜傳出抽泣聲。劉院長即讓湖北民族學院的老師和李靜取得聯繫,勉勵她堅強地面對生活,並表示學院希望李靜能來上大學。可李靜根本沒此能力:7萬多元的學費不說,還有四年學習期間的生活費,至少也得1萬多元,她已根本沒有了上大學的可能。

就在湖北民族學院的老師準備想辦法援助李靜時,李靜家當地的鎮委、鎮政府及村裡,也非常關注李靜家的情況。李靜的父母出事後,他們給李靜家送來1000塊錢的慰問金。鎮裡、村裡非常支持李靜上大學,想方設法為李靜解決了5000元的學費:其中鎮委、鎮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又發動社會各屆伸出援助之手,捐了一部分資金。可這筆錢對李靜所需的學費來說,仍是杯水車薪。學費仍差一大截,李靜的大學夢依舊很遙遠。

此時,李靜根本不知道:湖北民族學院的老師在想辦法幫助她。院長劉傑書表示:李靜作為我們學院的一名新生,無論她家出現什麼樣的困難,有多大的壓力,我們都不能讓她失學。經研究,學院對李靜的學費實行減免緩,先讓她入學再說。可若李靜上大學去了,家裡年近80的爺爺奶奶和不滿10的小妹妹怎麼辦?如此,李靜還是上不了大學。這不僅李靜非常擔心,學院的老師也覺得不太好辦:後顧之憂不能妥善解決,李靜就不能來上大學。為了不讓李靜失學,湖北民族學院的老師決定到李靜的家中去瞭解實際情況。

夢破夢又圓

9月7日下午,科技學院的老師們從湖北民族學院所在地恩施出發,趕往湖北穀城冷集鎮尖角村。經過近800公里的行程,他們於翌日下午來到了李靜家。可李靜還是十分擔心爺爺奶奶和妹妹今後的生活,上大學似乎還是不太現實。就在李靜感到為難時,鎮裡、村裡也給她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決定將李靜的爺爺奶奶納入低保戶,並免去了她妹妹上小學的全部學費!鎮長說:我們要讓遇難者的家屬老有所養,少有所學,小有所管。李靜的後顧之憂終於解決了。

9日一大早,李靜離開自己的家啟程前往學院,當晚10點到達。學院為李靜舉行了簡短而又隆重的歡迎儀式,她所在班級的老師和同學用熱烈的掌聲迎接她的到來。經學院研究:決定為李靜減免2萬元學費。湖北民族學院副書記道:湖北民族學院應給予李靜更多的關愛,讓她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學業上,都不為失去父母而感到困擾,使她在四年的大學學習中全面發展,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李靜入學後,來自武漢、恩施等地諸多素不相識的社會熱心人,寫來熱情洋溢的慰問信,有的甚至來到學院為李靜捐款。某公司經理對李靜父母的遭遇非常同情,與學院領導聯繫後,來到學院的捐款現場,代表他所在的公司,向李靜捐資2000元,並希望李靜在如此眾多的愛心關照之下,好好學習。

如今,在老師、同學和社會各界的關心下,李靜在大學裡和同學們愉快地學習、生活著。同學們勉勵李靜:不要傷心、孤獨,要振作起來,化悲痛為力量,帶著自己的夢想飛翔。大家都相信她會是最棒、最堅強的,他們都支持她。和大家生活在一起,李靜不會覺得孤獨:大家共同努力,困難一起承擔,快樂一起分享。知識能改變命運,在未來的路上,相信李靜會更加豐富多彩。李靜也由衷道:學院裡所有的人都對我很好,都很關心我,讓我能安心地學習。平時就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照顧,真的讓我很感動。有他們我不會感到孤單,我會很快樂地和他們一起成長。學好專業知識,全面發展,多參加社會活動,積極鍛煉自己,爭取早日成才,回報社會對我的關愛。

李靜最終圓了大學夢,實現了她和爸爸媽媽及全村所有人心中的夢想。當地政府、湖北民族學院和社會上許多的熱心人,幫她圓了這個大學夢。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夢想。當我們身陷絕境,自己的夢想即將破滅的時候,我們都希望有無數雙援助之手伸向自己,給我們溫暖和幫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從李靜之事的表面上看,人們針對的是李靜這個孩子,但實際上,人們維護的是自己心底的價值體系,聯想到的是自己心底的夢想。讓無力者有力,讓堅強者前行,那是我們夢開始的地方。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