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致“馮唐們”所謂的中年油膩男女的一封信:中年人你得罪了誰?

作者:胡楊映月 石家莊尚學書社社長

最近, 馮唐的一篇《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一文在網路上發表後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積極轉發和熱烈討論, 仿佛“油膩、猥瑣"成為了當下最火爆的網路流行名詞和中年男人應該得到的最為貼切和公正的口誅筆伐的依據和根源。 同時也把所有的中年男人釘在了"油膩"和"猥瑣"十字架上。

緊跟其後的一篇《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婦女》, 又借馮唐《油膩猥瑣男》的熱度而肆虐流行於網路, 這兩篇文章大行其道, 甚囂塵上, 大有將中年女人通通貼上油膩標籤之勢, 似乎在世人的眼裡中年人這個群體群體只剩下"油膩"、"猥瑣"這兩個詞能符合和貼切的形容。

我想說, 中年男女們, 你們到底怎麼了?得罪誰了?你們在中年一個舉步維艱的年齡有罪嗎?

作為一個中年人, 不論男人還是女人, 我想看完這兩篇文章後, 應該說觀點如出一轍, 我們可以把給中年人“美譽”的高論者稱之為:“馮唐們”。

“馮唐們”的這篇文章後告訴"馮唐們", 文章通篇以一種詆毀的語氣表達著對中年人的蔑視。 諸如:"不要成為一個胖子;不要追憶從前;不要教育晚輩;不要停止購物;髒兮兮;不要鄙視和年齡無關的人類習慣"尤其文章的結尾部分:"因為苦逼而牛逼,

因為逗逼而二逼, 因為裝逼而傻逼。 願我們遠離油膩和猥瑣, 敬愛女生, 過好餘生, 讓世界更美好。 充滿了教育的意味和口吻, 我想問問"馮唐們", "中年是一個年齡段的統稱而不應該是一個"油膩"和"猥瑣"的代名詞?"!

對照了馮唐所列舉的"避免油膩中年猥瑣男"的十大建議之後, 試問:有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在生命的延續上開自己的玩笑?那麼, "我們曾經玉樹臨風, 現在風在樹殘, 但是樹再殘再敗再劈柴, 我們也要努力保持樹的重量不變。 "這樣的話就更加費解, 或許中年的胖子與少年的自己是有所發福, 但這也不違背人體本身的自然規律,

但絕對不應該成為所有中年人的詬齒。 同樣的, 所謂的"玉樹臨風"難道早晨的風吹過的溫度與正午的風吹過的溫度, 對於樹而言是一個溫度?

所以, 樹無奈, 而是風之過。 于中年而論, 相對的發福和所謂的"胖子"是一種自然生理規律而不應該是用來加以對比而貼上"殘"的標籤!試問, 誰人不曾年少, 又有誰人能夠違背自然地年齡增長?

至於"不要追憶從前", 我想這也是違背人類情感的, 無論是年少的或是中年, 乃至老年, 又有誰不是在蹣跚中學步而後奔跑在生活的路上, 無論是遠方的詩意的人生還是苟且的當下殘喘。 那麼, 我們又有誰沒有自覺或是不自覺的在"追憶從前呢?"沒有"從前"我們又從何談起"失敗是成功之母呢?",

假設我們都把"往日"在記憶中抹去, 我們人類的情感蕩然無存的情況下, 一切的一切恐怕都會只剩下殘酷的"無情"世界了。 我想, 這不僅殘酷而且這也是違背人類自然規律的。

我們大家都知道, 一般意義上的樹木, 不修剪還會有橫七豎八的延伸枝丫, 人也是如此, 如果失去了長輩的諄諄教導, 我想走向歧途的人和在生活中走彎路的人數更會增加一大批。 如是不然, 則何來那句“家有一老是一寶”呢?

如果不購物或是少購物也列入“油膩”和“猥瑣”之列的範疇,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換一種思維模式——商場和超市是紳士和淑女呢?但, 實質上, 他們的名字叫做:“商場”與“超市”而不是“紳士”和“淑女”。 實在不理解, 購物本是一種消費趨向行為, 為何要人為的冠以一個中年人的猥瑣和油膩呢?

當然,不得不說在生活中有一批如“馮唐們”所說的“油膩”和“猥瑣”的中年人,這是事實,無可辯解。但,這種現象我想也很正常。

縱觀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一些微辭之人——當50、60後看到70後的人,說的最多的是:“你們是生在蜜罐”裡的一代。

在我的印象當中,50、60、70後曾普遍認為80後是“垮掉的一代”

50、60、70、80對於90、00後的看法又是毀掉的一代。

那麼,到目前為止,無論50、60、70、80、90後,那一代人不是人才輩出?那一代人沒有自己時代的烙印和標籤呢?所以,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烙印和標籤,又為什麼單單把如今的中年人提出來拷問呢?難道我們現在的年少不會成為以後的中年?

油膩,是外在的。猥瑣,是內在的。其實無論內在也好,外在也罷,都是用眼睛觀察用心體會而後下的裁判。假設一顆體會的心能夠體會到的不僅僅是看到外在的這些“油膩”和“猥瑣”而是能夠體會到每一個特定時期的人的生存和生活狀況,我想應該是彼此尊重與向生活噓寒問暖,而不是給本已不易的中年人冠以“猥瑣和油膩!”,這才是“馮唐們”文章結尾部分的“讓生活更美好”的真是體現!

為何要人為的冠以一個中年人的猥瑣和油膩呢?

當然,不得不說在生活中有一批如“馮唐們”所說的“油膩”和“猥瑣”的中年人,這是事實,無可辯解。但,這種現象我想也很正常。

縱觀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一些微辭之人——當50、60後看到70後的人,說的最多的是:“你們是生在蜜罐”裡的一代。

在我的印象當中,50、60、70後曾普遍認為80後是“垮掉的一代”

50、60、70、80對於90、00後的看法又是毀掉的一代。

那麼,到目前為止,無論50、60、70、80、90後,那一代人不是人才輩出?那一代人沒有自己時代的烙印和標籤呢?所以,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烙印和標籤,又為什麼單單把如今的中年人提出來拷問呢?難道我們現在的年少不會成為以後的中年?

油膩,是外在的。猥瑣,是內在的。其實無論內在也好,外在也罷,都是用眼睛觀察用心體會而後下的裁判。假設一顆體會的心能夠體會到的不僅僅是看到外在的這些“油膩”和“猥瑣”而是能夠體會到每一個特定時期的人的生存和生活狀況,我想應該是彼此尊重與向生活噓寒問暖,而不是給本已不易的中年人冠以“猥瑣和油膩!”,這才是“馮唐們”文章結尾部分的“讓生活更美好”的真是體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