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金屬3D列印“補膝蓋” 76歲老人重新站起來了

“我膝關節歷經兩次手術嚴重損壞, 面臨截肢。 沒想到醫生利用高科技幫我保肢、保命, 現在我能站起來走路了!”來自咸陽76歲的田大爺, 由於多次手術導致其關節嚴重缺損、感染, 西安市紅會醫院借助個性化金屬3D列印技術, 為其量身定制金屬墊塊對骨缺損進行修補獲成功, 讓重新站起來的田大爺喜不自禁。

在西安市紅會醫院膝關節病區, 即將出院的田大爺不住地向其他患者和媒體展示如常人“站立、行走”的動作。 據老人的女兒講, 手術非常成功, 父親目前已經可以下地活動, 腿好了老人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原來3年前, 田師傅因病進行了左膝關節置換術, 然而術後出現感染。 由於多次手術導致膝關節嚴重骨缺損, 常規材料和人工假體均無法處理巨大的骨缺損。 老人也因此基本喪失了行動能力, 有時左腿鑽心地疼只能靠吃止疼片緩解, 痛苦不堪。

“由於骨頭損壞嚴重, 造成了很多大缺損, 傳統的辦法只能用骨水泥修補, 但是骨水泥易鬆動存在弊端。 我們決定採用目前最先進的金屬3D列印技術為老人量身打造替代缺損的骨頭, 也就是 私人訂制 。 ”該院膝關節病區主任馬建兵告訴記者, 經過反復設計, 最終為老人量身定制出修補嚴重骨缺損的專屬3D列印金屬墊塊, 並進行了膝關節翻修手術。

馬主任介紹, 正是由於為患者量身定制的金屬3D列印墊塊, 確保了骨缺損後假體植入的初始穩定性, 表面金屬骨小梁的孔隙設計又可以使得二期金屬與自體骨緊密連接, 手術的操作流程大大簡化, 手術時間大幅縮減, 並減少了手術併發症, 也使得假體植入後的長期穩定性得到有效保證。

在術後第3天, 老人已經可以自行下地行走開始康復訓練。

此例個性化金屬3D列印膝關節墊塊植入物的設計和植入人體的成功治療過程, 凝聚了臨床醫生和工程師的心血。 借助高科技金屬3D列印技術修補骨缺損, 與傳統植骨等治療方法相比更有優勢, 為複雜膝關節翻修技術中嚴重骨缺損處理提供了新的治療理念。 據瞭解, 該項技術在西部地區尚屬首次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