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萬眾創業時代,誰會是下一個馬雲,俞敏洪是這麼說的!

俞敏洪曾經在一次演講當中這麼說馬雲:我的朋友之一——馬雲, 他就比我偉大很多, 他和我有很多相似之處, 都是高考考了3年, 他考上了杭州的專科, 我考上了北大的本科, 大家馬上就會發現, 從某種意義上說, 你並不是說考上北大你就優秀了, 考上哈佛你就優秀了。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的特質, 來自於內心想要變的更加優秀的那種強烈渴望和對生命追求的那種火熱的激情。 成功不是偶然的, 而偶然的東西也必定存在必然。

創業的第一步想到什麼

創業者:使用者、痛點、產品、模式。 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 最關心的是用戶想要什麼?怎麼樣解決用戶的痛點?什麼樣的模式才能達到最優效果?

偽創業者:風口、投資、短期資金回流。 偽創業者每天追逐大佬們在幹什麼, 企圖從亂七八糟的新聞中嗅到一點未來將會大火的風口, 渴望站到風口做一隻“飛起的豬”。 投資一個項目, 一個月就想要看到未來的前途, 兩個月就要看到資金回流, 三個月就要盈利。 至於其他?who care?

讀什麼書?

創業者:本行業的專業書籍。 不要跟我舉例說比爾蓋茨輟學、約伯斯輟學、馬雲學歷不高, 學歷並不一定代表文化程度和個人修養。 成功的人必定是腹有詩書的。 況且, 人家輟的是哈佛、是斯坦福, 能跟你這種三流大學都上不去的人一樣麼?

偽創業者:成功學是他們的最愛。 《馬雲給創業者的24堂課》、《沉住氣, 才能成大器》、《卡耐基成功學》等書籍簡直如數家珍?至於本行業的書?什麼?那是什麼?

對人脈怎麼看?

創業者:知己二三足夠, 餘下的都是生意夥伴。 聚會是要有的, 人脈也是要積累的。 但朋友和人脈有著本質的區別。 知己是兩個一無所有的人還能坐下來精神溝通;人脈是我能給予你幫助, 你也能給予我幫助, 雙方合作, 共贏才是目的。

偽創業者:人脈決定未來啊, 熱衷於參加各種會議, 多多參加, 爭取成為會王, 混個臉熟, 萬一能認識大咖和大佬呢?萬一得到點什麼消息就變成“飛豬”了呢?

失敗了咋辦?

創業者: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不撞南牆不回頭, 撞了南牆頭破血流檢查下方向, 檢查下路子、檢查下問題, 繼續大步向前走,大不了重頭再來。

偽創業者:哎呦,算了,創業太難了,我還是回去打工吧。

對待人才態度

創業者:馬無夜草不肥,人才難得,花多大代價也要留住他。

偽創業者: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就只忙這點事,我給的工資是不是太高了。晚上加幾個班又怎麼了,創業公司不都這樣嘛。

最關心的數字

創業者:用戶增長量、用戶回饋,用戶這個月增長了﹒﹒﹒,用戶的回饋是﹒﹒﹒嗯,要繼續改進!

偽創業者:收入數位、日常支出、盈利情況,哎,怎麼這個月才掙這麼一點、還有員工還要發工資﹒﹒﹒嗯,掙錢太少了!

如何籌措資金

創業者:砸鍋賣鐵想辦法,第一步還是會先想到融資和找投資、但實在找不到,看准了這個項目砸鍋賣鐵也得上。

偽創業者:有錢可以投資、自己要投錢就算了,第一步還是想到融資和找投資、但實在找不到,歎息一聲,生不逢時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面對難啃的骨頭

創業者:跟我上,大家要團結一心,勁兒往一處使、力向一處發,齊心協力幹好這件事。

偽創業者:給我沖,我是老闆,如果什麼事我都做了,我要員工來幹什麼?

面對公司效率低下

創業者:我得帶著大家幹。效率低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工作分配不合理?制度存在問題?業務本身難度太大?總之,身先士卒吧,我先把這個業務談下來吧,再鼓勵鼓勵大家吧。

偽創業者:員工無能,這些員工一點能力都沒有,這點事情都做不好,是不是換批人會好點?

關於激勵

創業者:(1)工資、(2)福利、(3)未來。做好這個項目,我們所有人下個月提成翻倍,大家好好幹!以後做大了之後,人人都有分紅。

偽創業者:(1)奉獻、(2)夢想、(3)工資。什麼?漲工資?為什麼你一點奉獻精神都沒有,以後我們公司上市、做大了之後,受益的可都是你們?不好意思,我上班就是來掙錢了,我的夢想就是不上班。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總有人會當員工,我們要給自己做好定位,在什麼階段,就做什麼樣的事,有時候我們只需要,認准一個目標,狠狠的執行下去,就會開花結果,創業並非唯一出路,萬眾創業其實也不一定適合你。

繼續大步向前走,大不了重頭再來。

偽創業者:哎呦,算了,創業太難了,我還是回去打工吧。

對待人才態度

創業者:馬無夜草不肥,人才難得,花多大代價也要留住他。

偽創業者: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就只忙這點事,我給的工資是不是太高了。晚上加幾個班又怎麼了,創業公司不都這樣嘛。

最關心的數字

創業者:用戶增長量、用戶回饋,用戶這個月增長了﹒﹒﹒,用戶的回饋是﹒﹒﹒嗯,要繼續改進!

偽創業者:收入數位、日常支出、盈利情況,哎,怎麼這個月才掙這麼一點、還有員工還要發工資﹒﹒﹒嗯,掙錢太少了!

如何籌措資金

創業者:砸鍋賣鐵想辦法,第一步還是會先想到融資和找投資、但實在找不到,看准了這個項目砸鍋賣鐵也得上。

偽創業者:有錢可以投資、自己要投錢就算了,第一步還是想到融資和找投資、但實在找不到,歎息一聲,生不逢時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面對難啃的骨頭

創業者:跟我上,大家要團結一心,勁兒往一處使、力向一處發,齊心協力幹好這件事。

偽創業者:給我沖,我是老闆,如果什麼事我都做了,我要員工來幹什麼?

面對公司效率低下

創業者:我得帶著大家幹。效率低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工作分配不合理?制度存在問題?業務本身難度太大?總之,身先士卒吧,我先把這個業務談下來吧,再鼓勵鼓勵大家吧。

偽創業者:員工無能,這些員工一點能力都沒有,這點事情都做不好,是不是換批人會好點?

關於激勵

創業者:(1)工資、(2)福利、(3)未來。做好這個項目,我們所有人下個月提成翻倍,大家好好幹!以後做大了之後,人人都有分紅。

偽創業者:(1)奉獻、(2)夢想、(3)工資。什麼?漲工資?為什麼你一點奉獻精神都沒有,以後我們公司上市、做大了之後,受益的可都是你們?不好意思,我上班就是來掙錢了,我的夢想就是不上班。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總有人會當員工,我們要給自己做好定位,在什麼階段,就做什麼樣的事,有時候我們只需要,認准一個目標,狠狠的執行下去,就會開花結果,創業並非唯一出路,萬眾創業其實也不一定適合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