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荔浦:土地流轉“轉活”農村經濟

近年來, 荔浦縣以“啟動農村土地、提高經濟效益”為出發點, 引導農戶通過轉包、租賃、互換等形式流轉土地, “轉活”農村經濟, 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眼前的20多畝山地, 是雙江鎮永福村六宅屯的蔣泰義跟村民買下來的果園。 工人們正在進行前期的土地平整工作, 不就之後將套種夏橙和中草藥。 蔣泰義早年在外打拼, 退休後回到老家, 經驗豐富的他, 找准商機, 決心在農村市場打開一片新天地。 蔣泰義通過購買和租賃村民的土地, 以合作社的方式, 鼓勵村民加入, 實現抱團取暖、互利共贏。

土地承包戶 蔣泰義:“我們山裡面人的思想比較僵化,

而且是人多地少田少, 老百姓對合作社還是有一定的想法, 我們先以點帶面的方式來做, 先做出效益給你們看。 ”

對於未來的規劃, 蔣泰義信心滿滿, 目前他的養豬場存欄200多頭, 香菇種植年收入10萬。 而距離他的目標, 這才剛完成了一小步。

土地承包戶 蔣泰義:“第一期投資將近400萬, 主要做基礎設施道路、橋樑、管網、冷庫、運輸車輛跟土地平整這一塊。 ”

在荔浦縣, 不少像蔣泰義這樣, 具有一定資本積累、掌握先進技術的經營大戶, 他們向農民租賃土地, 再聘農民到土地上務工, 農民在獲得土地租金的同時, 又獲得了務工的收入。 為了讓土地流轉, 能夠更高效地“轉”出經濟效益, 荔浦縣通過龍頭帶動、合作引領、大戶承包三大舉措,

同時開展政策扶持、服務跟蹤、專案配套等服務, 讓土地“活”起來, 經濟“火”起來。 截至2016年, 荔浦縣家庭承包耕地流轉總面積10.85萬畝, 占耕地總面積的41%, 流轉出承包耕地的農戶數3萬多戶, 占全縣總戶數的34%。 全縣農業總產值51.9億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0元。

(荔浦台:謝淑敏 通訊員:黃昌電 羅會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