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江南掠影——蘇州虎丘園遊記(原創)

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 游過杭州, 再到蘇州,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江南確實是一塊人傑地靈之處, 無數的神工鬼斧再加上歷代文人墨客的生花點綴, 江南的每一處景致都顯得絕美絕倫, 手舞足蹈發癲狂, 瘦馬破詩一路歌, 每一處景色都足以讓我們喜形於色流連忘返。 來到蘇州, 古色古香的的虎丘山莊吸引了我們的視線。

酒足飯飽, 臉酣耳熱。 大家興致勃勃地向虎丘公園走去, 吳中第一名山是三十多米高的虎丘山, 在我們北方太行山地區的人來看, 虎丘山乃是一道丘陵石坡不屑一顧, 然而, 山不在高, 有仙則靈,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虎丘山歷經2500年歷史文化的薰染, 早已名揚海內外, 成為江南標誌性園林, 虎丘塔則成為蘇州的形象代言。

虎丘公園山門與園門之間有一座精緻的石雕小橋, 兩側橫梗著一條小河, 寬丈餘, 綿延無際, 河水清澈, 碧波如鏡, 枯木、青松、碼頭、小船、藍天、白雲悉數收入河中, 美麗極了。 河道上, 幾隻遊船停靠碼頭蓄勢待發, 時刻等待遊人的光顧, 如果不是時間緊張, 我們定會在此小河上游尋一番“酒醉何處?沙岸柳, 曉風殘月”豈不美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觸景生情, 怎麼也品品位出本詩作者馬致遠斷腸人在天涯的感覺。 船非那時船, 河卻是那條河, 人卻是當今蘇州人, 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江南的繁華小城, 河道兩側, 小車錯亂停放, 窗外空調壓縮機隨意搭建, 缺失了古時韻味, 儘管波光如鏡, 風光如畫, 但旅遊淡季的蘇州遊人甚少,

一條孤零零的紅漆遊船正在靠近碼頭停泊。

花落誰家, 魂歸何處?真娘, 唐代蘇州歌妓, 與蘇州富家子弟王蔭祥的愛情向我們昭示, 愛情不是藤纏樹, 不是烤烙餅, 不是剃頭挑子一頭熱。 而是一見鍾情, 兩廂情願, 心有靈犀一點通。 社會進步了,

人們的愛情觀卻大大退化于真娘所處時代, 大學生竟大言不慚, 嫁人就要嫁給黃世仁。 兩相對比, 反差強烈。 現在這個世界是不是得了瘋牛病、口蹄疫?

“虎丘劍池”四個大字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手筆。 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 吳王闔閭墓可能建在這裡,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故名劍池。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寫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稱為“天下第五泉”

“一彎碧水聚深情,半池金魚迎新朋”池水照我顏,學做古人翠鬢高插水晶梳,著短袖,穿長衫,登高靴,腰低彎,拖一把如椽巨筆發癡狂,左一橫,右一撇,上一點,下一捺,酒歌樓醉墨鋪張,筆尖兒鼓角爭鳴,驅雷霆號令,喚出星斗文章來。桃花潭水映青苔,春池岸壁掛松柏。遠階梯,近人影,誰敢說蘇州城裡無美景,俺就惡狠狠地掌那廝的嘴!

側耳可聽風聲,舉目可賞岩石,抬頭可見雲彩,低頭可看流泉。大自然的神工鬼斧與後人的天工造化營建出這樣一處奇景所在,俞伯牙彈奏琴弦,鐘子期聽音辨意,高山流水遇知音。靜觀此景,故事飄入眼簾。相約中秋,鐘子期別世,俞伯牙摔琴而歸,頓覺的皓首蒼顏,仍不住望琴處,傷感默上心來,知音難求,難求,從此,千年的眼淚只為知音流……

虎丘斜塔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虎丘塔高47。7 米,比義大利比薩斜塔矮6米;塔尖偏離中心2。34米,是比薩塔的一半;虎丘塔建於961年,比比薩塔早完工390年。右側塔身呈弧型曲線。因此,由此推測,和義大利比薩塔一樣,虎丘塔在建塔時就開始傾斜。最後一層塔似乎偏向左邊,這是因為1638年遭雷擊失火燒毀,重建時為改變重心、糾正傾斜的結果。

吳王闔閭墓可能建在這裡,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故名劍池。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寫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稱為“天下第五泉”

“一彎碧水聚深情,半池金魚迎新朋”池水照我顏,學做古人翠鬢高插水晶梳,著短袖,穿長衫,登高靴,腰低彎,拖一把如椽巨筆發癡狂,左一橫,右一撇,上一點,下一捺,酒歌樓醉墨鋪張,筆尖兒鼓角爭鳴,驅雷霆號令,喚出星斗文章來。桃花潭水映青苔,春池岸壁掛松柏。遠階梯,近人影,誰敢說蘇州城裡無美景,俺就惡狠狠地掌那廝的嘴!

側耳可聽風聲,舉目可賞岩石,抬頭可見雲彩,低頭可看流泉。大自然的神工鬼斧與後人的天工造化營建出這樣一處奇景所在,俞伯牙彈奏琴弦,鐘子期聽音辨意,高山流水遇知音。靜觀此景,故事飄入眼簾。相約中秋,鐘子期別世,俞伯牙摔琴而歸,頓覺的皓首蒼顏,仍不住望琴處,傷感默上心來,知音難求,難求,從此,千年的眼淚只為知音流……

虎丘斜塔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虎丘塔高47。7 米,比義大利比薩斜塔矮6米;塔尖偏離中心2。34米,是比薩塔的一半;虎丘塔建於961年,比比薩塔早完工390年。右側塔身呈弧型曲線。因此,由此推測,和義大利比薩塔一樣,虎丘塔在建塔時就開始傾斜。最後一層塔似乎偏向左邊,這是因為1638年遭雷擊失火燒毀,重建時為改變重心、糾正傾斜的結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