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隆回:建立醫養結合新模式 打造健康扶貧新樣板

新湖南用戶端11月12日訊(記者 周玉意 通訊員 劉正飛 鄭英賢 鄧躍權)11月9日, 深秋的陽光透過窗戶暖暖的灑在隆回魏源醫院的病房裡。 “精神分裂症”患者王育虎正安靜的接受治療, 對於他的母親來說孩子的住院費、生活費全免, 一大筆開支節省下來, 又可以脫身工作, 脫貧致富之路越來越近。

“沒有全民健康, 就沒有全面小康”。 邵陽市隆回縣自精准扶貧工作開展以來, 按照扶貧攻堅總體部署, 積極推行健康扶貧, 進一步鞏固重性精神病患者救治創新成果, 建立長效機制, 積極探索符合縣情的中國式養老模式,

打通了醫養結合最後一公里, 為全面小康打造了“醫養結合”的樣板, 吸引了全國多個縣市前來取經學習。

小康路上不讓一人掉隊

隆回縣是一個人口大縣但也是國家級貧困縣, 總人口123萬, 2017年有貧困人口212837人, 其中, 特困供養人員5467人, 兜底脫貧對象5235人, 低保戶14424人。 確保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 困難可想而知。

“不讓一人掉隊”。 醫療保障是貧困人口三保障之一, 近年來, 隆回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走好健康扶貧路子, 成立了以隆回縣城鄉居民醫保管理服務中心為主要成員的健康扶貧工作領導小組, 負責健康扶貧政策的制定、醫保資訊系統的設置、貧困人口參保和醫療扶持政策的落實。 制定了《健康扶貧實施方案》, 明確了工作目標、重點工作和措施,

要求通過開展健康扶貧, 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 確保農村貧困人口患病能得到及時有效救助和保障, 大幅減輕個人就醫費用負擔, 切實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健康扶貧無死角 住院陪護有補貼

今年70歲的陳大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患癌症多年。 一人重病, 一家人脫貧無望, 怎麼破解這一難題, 隆回縣除湖南省規定的32個救助病種外, 還將各種惡性腫瘤都納入了重大疾病救治病種, 補償比例提高到70%。 幾年來, 隆回縣共救治各類重大疾病患者150719人次, 支付大病救助金額26210.88萬元。

彭晚妹是一名精神障礙患者, 經常搞得村裡雞犬不寧。 患病以來因家庭貧困無法及時徹底治療,

病情越拖越重, 自實行重性精神病免費救治以來, 住院醫藥費全報銷, 但平均每月需要自費1200元左右生活費, 自9月1日新政策實施以來, 患重性精神病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住院醫藥費、生活費全免, 住院、吃飯不要花一分錢。

2011年, 隆回縣在湖南省率先實行重性精神病免費救治, 重性精神病患者在縣內專科定點醫院住院醫療費用實行單病種限額包乾, 醫保補助90%, 民政大病救助補助10%。 2017年, 進一步加大救治力度, 在住院免費救治基礎上, 增加了門診免費救治, 每月門診醫療費限額500元, 醫保補償75%, 民政醫療救助補償25%。 重性精神病患者也可以不要出錢, 同時組織門診服務團隊, 專科醫生上門服務, 定期檢查病情, 宣傳政策, 重性精神病患者足不出戶即可免費享受“陽光醫療”。

2011來, 共免費救治重性精神病患者12037例, 支付救治金額8736.54萬元。

為了確保健康扶貧無死角, 隆回縣從2015年開始實行了大病保險政策, 對基本醫療補助以後的大額醫療費用進行第二次補助。 同時, 全面提高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待遇。 從2011年起, 該縣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在縣、鄉兩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實行全報銷;2016年起,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病在各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 政策範圍內基本醫療費用補助比例提高10%, 低保困難群眾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 兜底脫貧物件大病保險在分段補助比例的基礎上上浮15%。

探索建立“醫養結合”新模式

范愛英今年88歲, 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失能失智,

常年生活不能自理。 於今年10月28日送入定點醫院“醫養結合”專科, 每天享受城鄉醫保包乾補助醫藥費50元, 並由該縣民政補貼護工費40元。 從此不但解決了治病和護理問題, 還不用擔心老人受凍挨餓、屎尿拉到身上無人管、走丟找不到, 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子女居家照料問題, 可以安心賺錢養家, 真正的做到了省心、省錢。

為提高老齡人口健康服務能力, 滿足老年人“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基本需求, 隆回縣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 於2017年8月29日出臺了失能失智老人醫養結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對患有阿爾茨海默症及因嚴重腦血管意外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失能失智老人實行住院包乾政策, 納入“醫養結合”住院補助, 醫保按50元每天的標準予以補償,民政部門對貧困人口、五保對象分別按40元每天、1650元每月的標準補助護理費、生活費,指定了醫院安排400張床位專門用於“醫養結合”,一個多月時間就已收治失能失智老人200余人。

為提升健康扶貧實效,該縣城鄉居民醫保中心、定點醫療機構醫保建立了“一站式”服務視窗,開通貧困人口就醫、補助“綠色通道”,貧困患者可先診療後付費,貧困患者憑健康服務聯繫卡可優先看病和辦理醫保結算手續,推行“一次性告知制”、“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實行一門受理,一條龍服務。

[責編:李雯雯]

[來源:新湖南用戶端]

醫保按50元每天的標準予以補償,民政部門對貧困人口、五保對象分別按40元每天、1650元每月的標準補助護理費、生活費,指定了醫院安排400張床位專門用於“醫養結合”,一個多月時間就已收治失能失智老人200余人。

為提升健康扶貧實效,該縣城鄉居民醫保中心、定點醫療機構醫保建立了“一站式”服務視窗,開通貧困人口就醫、補助“綠色通道”,貧困患者可先診療後付費,貧困患者憑健康服務聯繫卡可優先看病和辦理醫保結算手續,推行“一次性告知制”、“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實行一門受理,一條龍服務。

[責編:李雯雯]

[來源:新湖南用戶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