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過1年,世界已過千年,你的努力有用嗎?

公司一個創業團隊中有三種人

第一類是腦子非常機靈, 但是從不工作的人。

第二類是腦子不算機靈, 也不笨, 努力工作的人。

第三類是腦子不機靈, 但是非常努力工作的人。

現在要進行裁員, 如果你是團隊的領導, 你會裁掉哪一類人?

如果是我, 我想裁掉第三類人。

有好多人問過我一個問題, 普通人應該做什麼並且可以做什麼, 才能改善自己的境遇, 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稍有進取心的人都想過這個問題, 然而許多專家、老師、大咖提供給大家的答案多數都是“努力”。 這是個萬能的答案。

相關套句多了去了

‘越努力越幸運’

‘吃的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

‘拼進全力’

‘你只管努力, 最壞不過大器晚成’

當然我並不是說這些名句沒有道理, 但是一味的強調個人的努力, 卻常常不能如願, 人的努力和回報, 常常不能成為正比

現在是什麼時代了?90後的小夥伴們做自媒體,

一年賺上千萬都是常事, 80、90後都已經開始融資自己的公司了, 甚至是第二輪融資了, 在校的大學生在淘寶上爆款一件圍巾一年賺上百萬, 獲得百倍受益的關鍵並不是百倍努力, 特別是在這個變換越來越快的時間, 埋頭苦幹、踏實努力的人, 往往比不過前瞻遠慮, 走位靈活的人。

對人生可能性理解的越深刻, 就越覺得, 世界正在懲罰不聰明的勤奮者, 留給他們的戰利品越來越少了, 因為問題的關鍵根本不是要不要努力、該不該努力、努力到什麼程度, 而是如何努力才能卓有成效, 如何勤奮才能實現跨越式的成長。

還要注意的是, 選擇比努力重要, 但選擇不能代替努力。

宣佈“這個行業我不適合”‘這不是我喜歡的工作’太容易了。 而認識到‘我有問題’‘我能力不足, 對我有困難’非常難。 很多朋友在選工作、選公司、選行業時, 都喜歡用選擇代替努力, 這多數是逃避現實和自我認識不足的表現。

現在轉回我文章開頭的問題, 大家應該知道我為什麼會選擇裁掉第三類人了吧

第一類人腦子靈活, 但不工作, 這一類人的優點是戰略方向抓的准, 方案新穎可靠, 即使是不工作也不至於把其他人帶偏

第二類人中規中矩, 這一類人是公司的人才, 企業的靈魂, 不應該被裁掉。

第三類人腦子不機靈, 卻非常勤奮, 他們的特點是工作方向時常把握不准,

經常做反方向的事, 越是努力, 越會影響整個團隊。

未來一切的競爭, 是認知的競爭, 腦白金總裁由當初的破產無歸, 到後來的家財萬貫, 依靠一句口號火了數10年, 他的成功無非就是他對未來的認知, 國人經濟能力提高了, 畢竟對自身的保健意識提高了, 他的產品有效嗎?未必, 但他做的事超前於我們5年甚至10年的思想, 不成功都難。

文章中都是自己的一些見解, 希望結實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走創業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