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期中考試成績不好,怎麼辦?關鍵在激發孩子學習主動性

文:黑豆老末兒

圖: 高吉

最近中小學生的期中考試已經陸續出了成績, 有人歡喜有人憂。 看著孩子們的成績, 家長的心情差別極大, 有的是孩子高興、家長喜歡、自信滿滿;有的是家長憂心、孩子傷心、消極情緒佔據上風, 這些是面對考試成績出現的正常現象, 不過有心、用心的家長還會有進一步的想法和動作。

我曾經讀到一位博士爸爸的教育分享:孩子學習不好, 經常考試二三十分, 可這位元爸爸對待孩子的方式依然是:你很棒的, 竟然考了20分!如果下次能考50分, 咱們一起去吃大餐。 之後孩子果然進步到了50分, 這位爸爸言出必行, 帶孩子吃大餐慶祝。 在餐廳遇見了朋友, 雖然不好意思也還是告訴了朋友是來慶祝孩子成績進步到了50分的。 得益于這位爸爸的鼓勵, 這個孩子後來一直進步, 還讀到了博士。

當然這只是那位博士爸爸在孩子學生時代的一個教育點滴,

我相信他對孩子的用心在孩子的成長中是隨時的。

前幾天一個朋友和我講自己上初中的孩子在這次期中考試數學僅僅考到了20多分, 由於他瞭解自己的孩子, 人品善良、為人處事很得老師認可, 唯獨成績, 外力行動內力不動, 沒有用的, 所以這不是老師和學校的問題, 而是孩子的學習中東性不夠, 自小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沒有建立起來, 所以他很達觀,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孩子, 他自己在繁忙的工作間隙讀書, 在週末的時候學習英語, 在保持健康心理情況下用心等待孩子的變化。

考試成績出來, 成績好的孩子很自然會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讚賞, 成績不好的孩子或者成績一般的孩子, 是否就沒有得到讚賞認可的理由了?

當然不是。

習慣于鼓勵孩子、正向引導的家長, 打心眼兒裡“認同”自己的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與眾不同的地方, 也是一個長短項的集合體。 認同不是溺愛, 而是一種教育理念。

比如極為偏科的孩子,

我們完全可以真正地欣賞他成績好的科目, 鼓勵他的學習方法和堅持等, 用長項帶動短項。 再和他一起找弱科是弱在哪裡, 一起找方法或者一起來行動補起來 , 當然這些事情不都需要找一個集中的長時間坐下來鄭重地討論, 除非孩子主動。 家長只需在聊天時、飯前飯後或者任何合適的機會都可以表達, 只要用心自然有機會, 只要真心認同, 真誠自然會傳遞。

網上還流傳一對母子故事, 很多人都讀到過:

一個自小專注力不集中的孩子, 媽媽在每一次家長會後都會用正向的語言和滿心的愛來激勵兒子, 最終孩子考入一流大學, 學有所成。

認同是一種教育理念, 可以正向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和自信心, 如果表達方式不合適, 那麼不好的習慣也會養成。 我認識一個孩子小時自己洗手時也就用水沖一下, 家裡長輩認為好玩, 對此不作認真糾正, 還常拿此事說笑, 至今孩子洗手依然如此, 很多時候他的手洗沒洗過區別不大。

很多家長願意帶孩子去圖書館或者書店感受讀書的氛圍, 這原本是很好的事情,不過有的家長把孩子放在書店就完全放任孩子自由,我曾在書店遇見過不少小學生家長自己在琳琅滿目的書籍中無聊地翻看手機,有的甚至任由孩子把一排排的書架當做躲貓貓的迷宮,自己視若不見,碰上別人對此有異議,家長還出面護著自己孩子,這不是認可和放手,而是放任。認可孩子是欣賞他的長項以此培養其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但欣賞是分內容的,所欣賞的內容必須是正向、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

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努力堅持做一個有心、用心的家長,那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和困難就會少很多。

黑豆老末兒:自媒體創作者,自由撰稿人,兒童青少年教育的長久關注者,快樂庭院院主。

高 吉: 青年畫家,1990年生於甘肅省靜寧縣,字子祥,號紫芸山房主人。畢業於甘肅民族師範學院美術系。高吉自幼喜畫,善於觀察庭院中花鳥草蟲的舉動形態,不斷練習逐漸用畫筆再現其意趣;擅長於山水風情,自幼受山林自然的薰陶,揮筆作畫,山之雄渾,林之俊秀自然成竹在胸,工作閒暇之餘多用於繪畫學習,其作品也多次獲獎。

這原本是很好的事情,不過有的家長把孩子放在書店就完全放任孩子自由,我曾在書店遇見過不少小學生家長自己在琳琅滿目的書籍中無聊地翻看手機,有的甚至任由孩子把一排排的書架當做躲貓貓的迷宮,自己視若不見,碰上別人對此有異議,家長還出面護著自己孩子,這不是認可和放手,而是放任。認可孩子是欣賞他的長項以此培養其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但欣賞是分內容的,所欣賞的內容必須是正向、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

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努力堅持做一個有心、用心的家長,那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和困難就會少很多。

黑豆老末兒:自媒體創作者,自由撰稿人,兒童青少年教育的長久關注者,快樂庭院院主。

高 吉: 青年畫家,1990年生於甘肅省靜寧縣,字子祥,號紫芸山房主人。畢業於甘肅民族師範學院美術系。高吉自幼喜畫,善於觀察庭院中花鳥草蟲的舉動形態,不斷練習逐漸用畫筆再現其意趣;擅長於山水風情,自幼受山林自然的薰陶,揮筆作畫,山之雄渾,林之俊秀自然成竹在胸,工作閒暇之餘多用於繪畫學習,其作品也多次獲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