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朱門綺戶,富貴榮華,她卻只是寄人籬下的一介燕雀……

烈日當空, 歸德府衙後院卻是一片愁雲慘霧。 進進出出的下人無不是屏氣息聲, 生怕動靜大了引來內中主人的不悅。 後院那五間正房的門口, 一個四十開外的媽媽正肅然守在門口, 而院子裡, 另一個年紀差不多身材卻更豐腴的媽媽一面看著兩個小丫頭煎藥, 一面來來回回踱著步子, 不時停下步子往屋子張望一眼, 搖搖頭直歎氣。

正房西次間裡, 寬敞的屋子裡這會兒並沒有幾個人。 那張靠牆的螺鈿拔步床前, 兩個少女正跪在那兒, 俱是淚流滿面。 在她們身後, 一個中年男子面色陰沉地站在那裡,

在他後頭則是一個怯生生身量瘦弱的少女。 拔步床上, 一個面容憔悴的婦人無力地靠在大引枕上, 瞧著不過三十四五光景, 此時此刻一隻手緊緊攥著床邊一個少女的手, 聲音嘶啞微弱。

“瑜兒, 我對你說的話, 都記住了?”

被緊緊抓住手的少女是歸德知府張昌邕的嫡長女張瑜,

此時見母親問得急, 她用手絹擦了擦眼角, 眼睛立時就紅了, 好半晌才迸出了微不可聞的三個字來:“記住了……”

“那你再說一遍。 ”

這話頓時讓張瑜微微色變, 好一會兒方才磕磕絆絆地說:“娘讓我和晗妹妹同心協力打理好這個家, 有什麼事別任性。 ”

“好, 你記得就好!”

床上躺著的顧夫人艱難地側轉頭瞥了一眼立在後頭的丈夫, 目光又落在了床前跪著的另一個少女身上:“晗兒, 我對你說過的話, 你也記住了?”

“是, 乾娘讓我好好照顧姊姊, 別讓她受任何委屈。 ”

章晗並不是顧夫人的親生女兒, 可這些年一年倒有十個月住在張家, 這話答得爽利, 並無一絲一毫的含糊。 聽到這裡, 顧夫人的面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來,

摸索著伸出手去重重捏了捏章晗的手, 道了一聲好孩子, 旋即才抬起眼來。

“老爺, 我走了之後, 也沒什麼別的掛念, 唯有瑜兒和晗兒最是放心不下, 只望老爺看在咱們夫妻一場……”

“你別說了!”張昌邕終於忍不住打斷了妻子的話, 隨即斬釘截鐵地說道,

“大夫說, 你的病還大有可為, 你說什麼喪氣話!你只管好好的養著, 別想這些亂七八糟的。 你就是不為我不為女兒們著想, 也得為京城你那一把年紀的母親著想, 哪裡就到了這一步!”

“老爺就不用安慰我了, 我自己的身體, 我自己還不清楚?”顧夫人譏誚地看了一眼張昌邕背後那連頭都不敢抬的庶女張琪, 嘴角露出了一絲無聲無息的冷笑, 聲音卻越發柔和了下來, “我要強了一輩子, 這麼多年卻沒能為老爺生養一個子嗣, 如今去了也對不起張家的列祖列宗。 我已經寫信給了京城, 讓娘和二哥給老爺好好選一個名門淑媛……”

“夫人!”張昌邕忍不住再次喝止了顧夫人, 沉下臉道, “夫妻這麼多年, 用得著在孩子們面前提這些沒來由的事?外頭兩個大夫正在斟酌方子,

我去問問他們到底怎麼回事, 若是不行再換好的國手來!”

眼見張昌邕頭也不回地出了屋子, 顧夫人這才收回了目光, 卻是氣息微弱地沖張瑜和章晗說道:“你們也都出去吧……去叫鄭媽媽進來, 我有話要囑咐她。 ”

聽到這話, 張瑜立時低頭答了一聲是就站起身來,而章晗卻給顧夫人掖了掖被子,這才跟著起身。而兩人後頭的張琪不敢上前,就站在原地屈膝行過禮,一聲不吭地跟著前頭兩人出了屋子。等到出了正房,張瑜傳了母親的話讓守著的鄭媽媽進屋子去,鄭媽媽招來一個小丫頭在門口看著,隨即就側著身子進了門。這時候,張瑜便滿面譏諷地斜睨了章晗一眼。

“娘真是病得糊塗了,竟然讓我這個親生女兒和你這個外人同心協力!別以為得了娘幾分寵愛就真當自己是張家小姐了,你不過是娘養在身邊解悶的阿貓阿狗罷了,娘要是不在,你第一件事就是給我滾出這兒!”

聽到這一番話,章晗只是捏緊了帕子沉聲說道:“我本是有父有母的人,到時候我自然會回我自己家!”

“你知道就好!”

張瑜嫌惡地撇了撇嘴,又不屑地回頭看了一眼張琪,見庶妹慌忙低頭不敢和自己對視,她便嘴角一挑,扶著一個大丫頭的手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望著她遠去的背影,章晗咬了咬嘴唇,心裡卻沒有多少不滿,更多的卻是如釋重負。

自打六年前在歸德府城隍廟中,被母親帶去上香的她碰巧救助了在花叢中突然昏厥的顧夫人之女張瑜,顧夫人便常常邀她到府衙去小坐,最後更認了她為乾女兒,又以陪伴女兒唯有一力留她在家裡住。母親原本自然不肯讓她這個女兒離家,她自己也不願意,可顧夫人對她母親說了利害,又承諾讓娘家照拂她在軍中的父親和長兄,母親想想身邊幼子尚小,憂心在外的丈夫兒子,抱著她哭了一場,最後不得不狠心把她送了過來。

然而,在張家時間長了,她就瞧出顧夫人對她與其說是喜愛,不如說是奇怪,又是請名師教她琴棋歌舞,又是請精擅女紅的繡娘教她刺繡裁衣,還請了博學多才的先生來她講女訓女誡經史子集,嚴格起來不留情面,她每每因為不能達到那嚴苛要求而受罰。

而張瑜因打小就有不足之症,身體病弱,脾氣卻暴躁易怒,眼看顧夫人對她更上心,時常冷嘲熱諷不說,更沒少給她使絆子,她又不能去對旁人分說,看似在府衙錦衣玉食,這苦楚卻不足為外人道。

好在張瑜的庶妹張琪雖則膽小,可心地卻善良,兩人一個寄居府衙身份尷尬,一個庶出不受重視,久而久之人前固然不敢多搭話,人後卻悄悄相互照拂,總算有個人可以說說話。

“晗姐姐,大姐應該只是因為母親的病一時氣昏了頭,你別放在心上。”張琪上前勸解了一句之後,見那原本正看著煎藥的宋媽媽正用一雙利眼往這兒瞅了過來,她慌忙低下頭去,嘴唇卻不為人覺察地輕輕動了動,“另外,我聽說宋媽媽前幾日打聽過你家裡的住處。”

說到這裡,她稍稍提高聲音說了一句我先回房了,就腳下匆匆飛快地走了。一個跟她過來的小丫頭半晌才反應過來,慌忙追了上去。

見張琪走了,章晗被她這話說得心頭大凜,瞥見宋媽媽那雙利眼一直都不曾放過自己,她心中一動,也就沒有回那三間連傢俱擺設都是顧夫人親自過問的東廂房,而是索性徑直出了院子。

她這一走,宋媽媽立刻吩咐兩個小丫頭看好藥的火候,自己則快步來到了正房前頭,瞥了一眼那看門的小丫頭,見人低著頭不敢吭一聲,她這才篤定地打起簾子入內。果然,一進屋,她就發現明間裡頭一個人都沒有,西次間裡則傳來了輕輕的說話聲。

“契書都在這個匣子裡,瑜兒未出嫁之前,這些東西你好好照管。記住,這些都是留給瑜兒的,就是我娘和我二哥,也不知道我這些嫁妝多年生了多少出息,又置辦了多少新的,你不能把底細對他們露出去,頂多把從前那些產業交給他們代管!他們若是真有心幫我,也不會看著我帶著女兒在這地方耗了這麼多年!”

“是,夫人放心!”

宋媽媽聽到這話,連忙竄上前去,把門簾縫拉開了一丁點,立時瞧見鄭媽媽從顧夫人手中接過了一個掛著小銅鎖的朱漆小匣子。認出那就是顧夫人床頭暗櫃裡自己無意間瞄見過一次的玩意,她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即眯起了眼睛。

“京城的幾個年幼皇子和瑜兒年紀差不多,瑜兒要是身體康健,有她外祖母做主,大姐思量咱們姐妹一場,她所出的淄王殿下配瑜兒年紀卻是剛好,我如今看開了,什麼公卿大臣,終究比不得宗室。可瑜兒心高氣傲,偏又是那樣的身體,生養未免不容易,所以我才把章晗養在身邊這麼多年。

你記住,眼下拿捏住了章晗的家人,到時候只要讓她陪媵,憑著我教她的本事,王府後院她一定能站得住腳跟,而且顧忌家人也不會逾越過瑜兒,生下孩子還能抱到瑜兒跟前。只要你幫瑜兒牢牢捏緊了內務大權,她就能坐山觀虎鬥,一輩子富貴榮華享用不盡,我也就能安心合眼了……”

“夫人,您就別操心了,這都是已經安排好的,奴婢就是拼了死也會把大小姐照顧好。這些話,奴婢日後一定會告訴大小姐!”

“都是我當年看錯了人……以為他是兩榜進士探花郎,皇上打下江山也是要靠文官去管,於是那麼多人當中居然挑了他,誰知道他就是個扶不上牆的泥阿斗。放出京城來跌跌撞撞當了那麼多年官,他居然只做到一個歸德知府,還不如那些太學生,反倒怪我沒給他生一個兒子……咳咳……”

隨著這一陣咳嗽聲,鄭媽媽慌忙勸道:“夫人別動氣,只要您養好了身體,日後有侯爺和小侯爺幫忙,老爺必定還能升官進爵!”

“我是不指望了……只可惜大哥最疼我,卻去得比我還早,否則他一定不會看著……”

聽到這裡,宋媽媽暗自冷笑一聲,悄悄放下手中的門簾,無聲無息地退了出來。等到出了正房,見門口剛剛放她進去的小丫頭一聲不吭,兩個看著藥爐子的丫頭也是頭也不抬,她就仿佛沒事人似的走了回去,眼神中卻閃爍著幾絲陰狠的神光。

歸德府衙後頭的官廨除了住著歸德知府張昌邕,原本還該有同知通判等等不少屬官。然而,張昌邕是出身京城富家的兩榜進士,岳家又是朝中頂尖勳貴,自然沒人敢和他相爭,其餘幾家陸陸續續都搬了出去,只有和張昌邕相好的陸同知占了一小塊地方。

章晗心事重重地到了府衙後門,見門口竟守著兩個身材健壯的僕婦,分明是張家的人,她微微一愕,就沒有貿貿然往外走,而是很自然地轉到陸同知的官廨裡。她是常常來往的人,進陸小姐屋子之前,叫住屋子外頭一個正在跳繩的八歲小丫頭,給了她幾文錢囑咐了幾句,小丫頭立時丟下繩子跑了出去。這時候,她才進屋隨便找了個由頭和陸小姐攀談了一會。

等她出來,那小丫頭早回來了,見她出門就連忙迎了上前:“晗姑娘,那個包頭巾賣針頭線腦的劉婆子說,她昨天才去過您家裡,可您家裡沒人在,她敲了好一陣子門都沒動靜。問了左鄰右舍,說是有人把您的家人接走了。”

“被人接走了?”

章晗見小丫頭很是確定地點了點頭,強笑著謝了她一聲,走出去的時候不免有些心神恍惚。哪怕沒有張瑜的出口趕人,她也早就打算離開張家這個是非之地。因顧夫人吩咐過,她平日不能隨便回家,於是很久之前她就和後街上做生意的劉嫂子約好了,每月對方去自家探望母親弟弟,她則在其手上多買些繡線之類的東西作為回報。然而,這次偏在她希望其傳信讓母親來接自己的節骨眼上,家人卻被人接走,張琪還說宋媽媽打聽過她的家人,這事情未免不尋常!

“姑娘,姑娘,夫人……夫人仙去了……”

儘管早有心理準備,可是,當小丫頭跑來告知了這個消息的時候,才剛心事重重回到後花園的章晗仍然打了個寒噤,隨即慌忙提著裙子往回跑。果然,才到正房門口,她就聽到裡頭傳來了張瑜喊著娘的哭聲。發現那哭聲更像是幹嚎,她猶豫片刻方才進了門去。

進了西次間,她就看見床上的顧夫人仿佛是睡著了一般,竟比之前病著的時候更多了幾分安詳,一旁的鄭媽媽則是面色蠟黃眼神黯淡。然而,還不等她近前去,張瑜就突然扭過頭來,盯著她看了半晌就霍然起身,厲聲說道:“平時你在娘面前那樣殷勤,這種時候卻躲得遠遠的,你這個白眼狼!這兒不要你假好心,你給我滾,給我滾得遠遠的!”

章晗被張瑜眼中那種磣人的惡意給瞪得心頭火起,雖想扭頭就走,但念及顧夫人教導她一場,她仍是沉聲說道:“乾娘教導我這許多年,我給她磕過頭後就走!”

張瑜冷笑一聲正要反唇相譏,門口就傳來了一聲怒喝:“夠了,你娘屍骨未寒,你就在這大吵大鬧,讓人看見聽見成何體統!你之前怎麼答應的你娘,這會兒鬧什麼!”

“好,好,娘不在了,連你也還幫著這麼個外人!”

見掀簾進來的是張昌邕,張瑜從來就不怕這個父親,嚷嚷了一聲就頭也不回地往外頭沖去。一旁手足無措的張琪這才反應過來,疾走兩步仿佛要追,卻被張昌邕一把攔住。

“隨她去!她這任性張狂的脾氣,是該改一改了!”說到這裡,張昌邕才和顏悅色地對章晗點了點頭道,“晗兒,你就給你乾娘磕幾個頭吧,也不枉你們母女一場,要走的話就不用提了。”

章晗本指望張昌邕順著張瑜的意思讓她回去,此刻不禁大失所望,但仍是依言點了點頭。上前給顧夫人磕了三個頭後,她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個主意,隨即極其突然地一頭栽倒了下來。

見此情景,張昌邕大吃一驚,張琪慌忙上前攙扶著人。鄭媽媽也嚇了一跳,又是叫丫頭又是吩咐到外頭叫大夫,好一陣折騰之後方才把人安置在了東次間。因為顧夫人的病一直留在府衙的兩個大夫戰戰兢兢來診過脈,對視一眼就一口咬定是勞累過度缺乏休息所致。

出身名門的知府夫人沒治好他們就已經一身騷了,這一回只能推在病人自個身上!

顧夫人重病這段時日,張瑜身體一向不好,張琪又信不過,都是章晗衣不解帶和鄭媽媽以及幾個丫頭在旁邊服侍,期間也累倒了兩回,因而這診斷出來,其他人倒也沒覺得奇怪。張昌邕留下藥方,吩咐把大夫領出去,又留了個小丫頭在旁邊服侍就出了東次間,張琪也不敢停留,囑咐兩句也跟著出了去。

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地躺在那兒,章晗卻一直留心聽著外頭的動靜,可最初傳入耳際的一直都是那不安分的小丫頭搖晃著凳子的聲音。也不知道在這種漫長的等待中煎熬了多久,她才聽到外間傳來了宋媽媽的叫喚。那小丫頭就一溜小跑出了門去,繼而又是嗯嗯啊啊答應著的聲音,須臾,外間又安靜了下來。

足足又等了許久,章晗也沒見那小丫頭回來,這才松了一口氣。她沒有貿貿然挪動身子,而是仔細思量著接下來該怎麼辦。

就這麼先裝幾天病,然後再設法讓那小丫頭透兩句話出去,讓張瑜借機生事,以怕過了病氣為由把自己趕出去,還是乾脆借病求了張昌邕這個乾爹,設法出府回家?可相比怎麼回去,弄清楚家裡怎麼會突然沒了人更重要!

就在她想得腦袋隱隱作痛的時候,外間突然傳來了一陣令人毛骨悚然的動靜,就仿佛是有人嗓子啞了似的竭盡全力卻叫不出來,又好似是有人痛苦地在地上打滾的聲音。她幾乎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想下地去看看,可最終的反應卻是緊緊閉上了眼睛。

她就要走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突然,她的耳朵卻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聲音,仿佛是有什麼人揭開了這邊的門簾,而那毛骨悚然的聲音自是一時更大了。一下子懸起了心的她竭力讓自己保持著一動不動的樣子,下一刻,一聲冷笑就傳入了她的耳朵。

“嘖,還想讓這死丫頭也來瞧瞧你的下場,沒想到她竟是真的昏了過去,到現在還沒醒,枉我把人支開!”

章晗聽出那是宋媽媽的聲音,旋即就被那帶著惡意的稱呼和下場二字驚得心中一顫。須臾,那簾子就落下了,緊跟著宋媽媽的聲音就因為隔著簾子而顯得有些發虛。

“鄭姐姐,莫非你是不想隨著夫人去?這是老爺給你的恩典,誰不知道滿家裡上下就你對夫人最是忠心耿耿,如今夫人一去,你殉主而死,這樣的忠僕傳揚出去也是天大的體面和名聲,就是兩家侯府知道了,也少不得給你家裡的親朋好處!放心,你家裡的男人還有孩子,老爺一定會好好照顧他們的!”

“你……你……”

明間裡,見地上披頭散髮七竅流血的鄭媽媽好容易才從喉嚨口迸出了這兩個字,卻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一般,只是胸口劇烈起伏著,宋媽媽不禁陰惻惻地一笑:“你去了之後,夫人從侯府帶出來的陪嫁丫頭就只剩下我一個了,我當然會好好侍奉老爺和大小姐,替你管著夫人的那些陪嫁產業,你就放心的走吧!”

鄭媽媽死死瞪著宋媽媽,嘴裡終於竭盡全力迸出一句話來,聲音卻是含含糊糊:“宋心蓮,我就是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等你下了九幽黃泉再說吧!”宋媽媽站起身來,嫌惡地往鄭媽媽身上踢了一腳,見人竟是睜著眼睛就這麼死了,她不免又有些發毛,蹲下身幾次去合那眼瞼卻怎麼都合不攏,頓時氣得罵了一聲娘,隨即就惡狠狠地說道,“叫你成天裝忠僕,這是報應!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關路,下地獄的就只有一個你而已,誰讓你只認夫人不認老爺!”

屋子裡的章晗幾乎一字不漏聽清楚了外頭發生的這些事,一時駭得心中涼透了。宋媽媽所說的這些話裡頭透露出了太多讓人不可置信的訊息,尤其是鴆殺鄭媽媽的背後竟是張昌邕指使,更讓她心驚肉跳。她勉強閉著眼睛裝睡,當又一陣窸窸窣窣的動靜傳來的時候,她仍然小心翼翼地保持著一動不動的姿勢,口鼻發出了均勻的呼吸聲。

“姑娘,晗姑娘?”

那輕輕的叫聲只維持了一小會兒,隨即就隨著一陣細碎的腳步聲漸漸消失了。然而,章晗卻依舊一動都不敢動,哪怕是外間一絲一毫的動靜都沒有,她也依舊僵硬地維持著自己的姿勢,腦海中飛速地思量著剛剛發生的事。

這張家不能呆了,她一定要儘快回家!

夜色已經深了,外頭一絲風都沒有,靈堂前那棵大槐樹的枝葉在慘白的月色底下一動不動,投下了大片大片濃重的陰影,越發顯得陰氣滲人。白天靈堂中那此起彼伏的哭聲如今已經幾乎聽不著了,只偶爾傳來了一兩聲嚶嚶飲泣。

靈堂一角,醒過來之後執意要到靈前守靈一晚的章晗正低頭一張一張地燒著紙錢,不時抬起頭看一眼那刺眼的靈位,與其說是傷心,還不如說是空空落落不著底。

傍晚聽到的那一幕無時不刻不在刺著她的心,一想到剛剛張昌邕滿臉悲痛宣佈鄭媽媽“殉主而死”的內情,倘若能夠,她恨不得奪門而逃,立時離開這個可怕的地方。

無知無覺地將幾張紙錢撥在了炭盆中,她突然聽到背後依稀傳來了一陣腳步聲,連忙低頭說道:“乾娘,雖對不起您,可今天姐姐既然發了話,我也不會再厚顏在張家再住下去,明日我就回家為您守孝一年。您對我的好,我這輩子都記在心裡。”

就在她等待著身後反應的時候,耳邊終於傳來了一個聲音:“什麼厚顏,你乾娘雖說已經去了,可你盡可在張家繼續住下去。瑜兒是一時傷心氣糊塗了,你不要和他一般計較。你乾娘要是在天有靈,想來也不希望你傷心過度傷了身子。”

章晗小心翼翼抬起頭來,見面前是身穿麻布衣裳的張昌邕,連忙起身行禮叫了一聲乾爹,隨即方才垂下眼瞼說道:“乾爹教訓的是,可我畢竟是外人,繼續住在這裡未免名不正言不順。況且姐姐剛剛又發了病,連守靈都不能來,正在休養的時候,何必為了我讓她心裡不快?萬一她的病情有什麼不好,那就是我的不是了。”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縱使帝王將相,還不是逃不過一死?她要是那麼氣量狹窄,那是她的命數,縱有好歹也怪不得你。”

張昌邕目不轉睛地盯著面前的少女,見其雖是不施脂粉,勻淨的素面上兩隻眼睛還微微腫著,身上只穿了一件寬大的麻衣,頭上亦只有孝帶裝飾,可看上去卻偏偏流露出我見猶憐的楚楚動人來,眯了眯眼睛方才溫和地說道:“你不用擔心,你乾娘雖然不在了,但從今往後,我也會和她一樣好好待你。”

章晗本就對張昌邕提防十分,聽到這話連忙屈膝又行禮道:“多謝乾爹關切。我不要緊,只是之前姐姐身體原本就不好,此番又傷心過度,還是先請個大夫給她看看來得要緊。”

“到底是你細心。瑜兒這丫頭能有你這樣的妹妹照拂,也不知道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偏生她還生在福中不知福。就是琪兒,旁人踩低逢高不把她放在眼裡,也就是你一直對她關照有加。晗兒,你乾娘新喪,家裡雖還有兩個姨娘在,但都不中用,瑜兒那身體更是一陣風吹了就走,所以我想了想,這一陣子家裡上下事務還是你管一管吧。”

乍然聽得這話,再想到鄭媽媽的死,章晗暗自打了個寒顫,慌忙推辭道:“乾爹,這怎麼使得,我一個外人,又年輕不能服眾,必然會招致閒話……”

“什麼外人,你乾娘拿你當家人,我也是一樣的!”張昌邕一口打斷了章晗的話,臉上又露出了一絲微笑來,嘴裡說的卻是與這和煦言辭截然相反的冷冽話語,“至於閒話,家裡誰敢胡言亂語,立刻打死!你乾娘調教你這許多年,自然也早把你當成了張家人。”

見章晗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有些呆滯了起來,張昌邕便上前一步,笑吟吟地撩起她掉在耳邊的一縷亂髮:“歸德府雖則是一度興旺發達過,可如今不比從前了,居然能養出你這樣品格的人來,實在是異數。你跟著你乾娘這麼多年,耳濡目染也應該知道,這本地大戶和京城真正的名門比起來一文不值。莫非你打算讓你父母隨隨便便定一門親事,就這麼葬送一身?”

【想看續文,歡迎留言討論】

【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抄襲必究

張瑜立時低頭答了一聲是就站起身來,而章晗卻給顧夫人掖了掖被子,這才跟著起身。而兩人後頭的張琪不敢上前,就站在原地屈膝行過禮,一聲不吭地跟著前頭兩人出了屋子。等到出了正房,張瑜傳了母親的話讓守著的鄭媽媽進屋子去,鄭媽媽招來一個小丫頭在門口看著,隨即就側著身子進了門。這時候,張瑜便滿面譏諷地斜睨了章晗一眼。

“娘真是病得糊塗了,竟然讓我這個親生女兒和你這個外人同心協力!別以為得了娘幾分寵愛就真當自己是張家小姐了,你不過是娘養在身邊解悶的阿貓阿狗罷了,娘要是不在,你第一件事就是給我滾出這兒!”

聽到這一番話,章晗只是捏緊了帕子沉聲說道:“我本是有父有母的人,到時候我自然會回我自己家!”

“你知道就好!”

張瑜嫌惡地撇了撇嘴,又不屑地回頭看了一眼張琪,見庶妹慌忙低頭不敢和自己對視,她便嘴角一挑,扶著一個大丫頭的手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望著她遠去的背影,章晗咬了咬嘴唇,心裡卻沒有多少不滿,更多的卻是如釋重負。

自打六年前在歸德府城隍廟中,被母親帶去上香的她碰巧救助了在花叢中突然昏厥的顧夫人之女張瑜,顧夫人便常常邀她到府衙去小坐,最後更認了她為乾女兒,又以陪伴女兒唯有一力留她在家裡住。母親原本自然不肯讓她這個女兒離家,她自己也不願意,可顧夫人對她母親說了利害,又承諾讓娘家照拂她在軍中的父親和長兄,母親想想身邊幼子尚小,憂心在外的丈夫兒子,抱著她哭了一場,最後不得不狠心把她送了過來。

然而,在張家時間長了,她就瞧出顧夫人對她與其說是喜愛,不如說是奇怪,又是請名師教她琴棋歌舞,又是請精擅女紅的繡娘教她刺繡裁衣,還請了博學多才的先生來她講女訓女誡經史子集,嚴格起來不留情面,她每每因為不能達到那嚴苛要求而受罰。

而張瑜因打小就有不足之症,身體病弱,脾氣卻暴躁易怒,眼看顧夫人對她更上心,時常冷嘲熱諷不說,更沒少給她使絆子,她又不能去對旁人分說,看似在府衙錦衣玉食,這苦楚卻不足為外人道。

好在張瑜的庶妹張琪雖則膽小,可心地卻善良,兩人一個寄居府衙身份尷尬,一個庶出不受重視,久而久之人前固然不敢多搭話,人後卻悄悄相互照拂,總算有個人可以說說話。

“晗姐姐,大姐應該只是因為母親的病一時氣昏了頭,你別放在心上。”張琪上前勸解了一句之後,見那原本正看著煎藥的宋媽媽正用一雙利眼往這兒瞅了過來,她慌忙低下頭去,嘴唇卻不為人覺察地輕輕動了動,“另外,我聽說宋媽媽前幾日打聽過你家裡的住處。”

說到這裡,她稍稍提高聲音說了一句我先回房了,就腳下匆匆飛快地走了。一個跟她過來的小丫頭半晌才反應過來,慌忙追了上去。

見張琪走了,章晗被她這話說得心頭大凜,瞥見宋媽媽那雙利眼一直都不曾放過自己,她心中一動,也就沒有回那三間連傢俱擺設都是顧夫人親自過問的東廂房,而是索性徑直出了院子。

她這一走,宋媽媽立刻吩咐兩個小丫頭看好藥的火候,自己則快步來到了正房前頭,瞥了一眼那看門的小丫頭,見人低著頭不敢吭一聲,她這才篤定地打起簾子入內。果然,一進屋,她就發現明間裡頭一個人都沒有,西次間裡則傳來了輕輕的說話聲。

“契書都在這個匣子裡,瑜兒未出嫁之前,這些東西你好好照管。記住,這些都是留給瑜兒的,就是我娘和我二哥,也不知道我這些嫁妝多年生了多少出息,又置辦了多少新的,你不能把底細對他們露出去,頂多把從前那些產業交給他們代管!他們若是真有心幫我,也不會看著我帶著女兒在這地方耗了這麼多年!”

“是,夫人放心!”

宋媽媽聽到這話,連忙竄上前去,把門簾縫拉開了一丁點,立時瞧見鄭媽媽從顧夫人手中接過了一個掛著小銅鎖的朱漆小匣子。認出那就是顧夫人床頭暗櫃裡自己無意間瞄見過一次的玩意,她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即眯起了眼睛。

“京城的幾個年幼皇子和瑜兒年紀差不多,瑜兒要是身體康健,有她外祖母做主,大姐思量咱們姐妹一場,她所出的淄王殿下配瑜兒年紀卻是剛好,我如今看開了,什麼公卿大臣,終究比不得宗室。可瑜兒心高氣傲,偏又是那樣的身體,生養未免不容易,所以我才把章晗養在身邊這麼多年。

你記住,眼下拿捏住了章晗的家人,到時候只要讓她陪媵,憑著我教她的本事,王府後院她一定能站得住腳跟,而且顧忌家人也不會逾越過瑜兒,生下孩子還能抱到瑜兒跟前。只要你幫瑜兒牢牢捏緊了內務大權,她就能坐山觀虎鬥,一輩子富貴榮華享用不盡,我也就能安心合眼了……”

“夫人,您就別操心了,這都是已經安排好的,奴婢就是拼了死也會把大小姐照顧好。這些話,奴婢日後一定會告訴大小姐!”

“都是我當年看錯了人……以為他是兩榜進士探花郎,皇上打下江山也是要靠文官去管,於是那麼多人當中居然挑了他,誰知道他就是個扶不上牆的泥阿斗。放出京城來跌跌撞撞當了那麼多年官,他居然只做到一個歸德知府,還不如那些太學生,反倒怪我沒給他生一個兒子……咳咳……”

隨著這一陣咳嗽聲,鄭媽媽慌忙勸道:“夫人別動氣,只要您養好了身體,日後有侯爺和小侯爺幫忙,老爺必定還能升官進爵!”

“我是不指望了……只可惜大哥最疼我,卻去得比我還早,否則他一定不會看著……”

聽到這裡,宋媽媽暗自冷笑一聲,悄悄放下手中的門簾,無聲無息地退了出來。等到出了正房,見門口剛剛放她進去的小丫頭一聲不吭,兩個看著藥爐子的丫頭也是頭也不抬,她就仿佛沒事人似的走了回去,眼神中卻閃爍著幾絲陰狠的神光。

歸德府衙後頭的官廨除了住著歸德知府張昌邕,原本還該有同知通判等等不少屬官。然而,張昌邕是出身京城富家的兩榜進士,岳家又是朝中頂尖勳貴,自然沒人敢和他相爭,其餘幾家陸陸續續都搬了出去,只有和張昌邕相好的陸同知占了一小塊地方。

章晗心事重重地到了府衙後門,見門口竟守著兩個身材健壯的僕婦,分明是張家的人,她微微一愕,就沒有貿貿然往外走,而是很自然地轉到陸同知的官廨裡。她是常常來往的人,進陸小姐屋子之前,叫住屋子外頭一個正在跳繩的八歲小丫頭,給了她幾文錢囑咐了幾句,小丫頭立時丟下繩子跑了出去。這時候,她才進屋隨便找了個由頭和陸小姐攀談了一會。

等她出來,那小丫頭早回來了,見她出門就連忙迎了上前:“晗姑娘,那個包頭巾賣針頭線腦的劉婆子說,她昨天才去過您家裡,可您家裡沒人在,她敲了好一陣子門都沒動靜。問了左鄰右舍,說是有人把您的家人接走了。”

“被人接走了?”

章晗見小丫頭很是確定地點了點頭,強笑著謝了她一聲,走出去的時候不免有些心神恍惚。哪怕沒有張瑜的出口趕人,她也早就打算離開張家這個是非之地。因顧夫人吩咐過,她平日不能隨便回家,於是很久之前她就和後街上做生意的劉嫂子約好了,每月對方去自家探望母親弟弟,她則在其手上多買些繡線之類的東西作為回報。然而,這次偏在她希望其傳信讓母親來接自己的節骨眼上,家人卻被人接走,張琪還說宋媽媽打聽過她的家人,這事情未免不尋常!

“姑娘,姑娘,夫人……夫人仙去了……”

儘管早有心理準備,可是,當小丫頭跑來告知了這個消息的時候,才剛心事重重回到後花園的章晗仍然打了個寒噤,隨即慌忙提著裙子往回跑。果然,才到正房門口,她就聽到裡頭傳來了張瑜喊著娘的哭聲。發現那哭聲更像是幹嚎,她猶豫片刻方才進了門去。

進了西次間,她就看見床上的顧夫人仿佛是睡著了一般,竟比之前病著的時候更多了幾分安詳,一旁的鄭媽媽則是面色蠟黃眼神黯淡。然而,還不等她近前去,張瑜就突然扭過頭來,盯著她看了半晌就霍然起身,厲聲說道:“平時你在娘面前那樣殷勤,這種時候卻躲得遠遠的,你這個白眼狼!這兒不要你假好心,你給我滾,給我滾得遠遠的!”

章晗被張瑜眼中那種磣人的惡意給瞪得心頭火起,雖想扭頭就走,但念及顧夫人教導她一場,她仍是沉聲說道:“乾娘教導我這許多年,我給她磕過頭後就走!”

張瑜冷笑一聲正要反唇相譏,門口就傳來了一聲怒喝:“夠了,你娘屍骨未寒,你就在這大吵大鬧,讓人看見聽見成何體統!你之前怎麼答應的你娘,這會兒鬧什麼!”

“好,好,娘不在了,連你也還幫著這麼個外人!”

見掀簾進來的是張昌邕,張瑜從來就不怕這個父親,嚷嚷了一聲就頭也不回地往外頭沖去。一旁手足無措的張琪這才反應過來,疾走兩步仿佛要追,卻被張昌邕一把攔住。

“隨她去!她這任性張狂的脾氣,是該改一改了!”說到這裡,張昌邕才和顏悅色地對章晗點了點頭道,“晗兒,你就給你乾娘磕幾個頭吧,也不枉你們母女一場,要走的話就不用提了。”

章晗本指望張昌邕順著張瑜的意思讓她回去,此刻不禁大失所望,但仍是依言點了點頭。上前給顧夫人磕了三個頭後,她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個主意,隨即極其突然地一頭栽倒了下來。

見此情景,張昌邕大吃一驚,張琪慌忙上前攙扶著人。鄭媽媽也嚇了一跳,又是叫丫頭又是吩咐到外頭叫大夫,好一陣折騰之後方才把人安置在了東次間。因為顧夫人的病一直留在府衙的兩個大夫戰戰兢兢來診過脈,對視一眼就一口咬定是勞累過度缺乏休息所致。

出身名門的知府夫人沒治好他們就已經一身騷了,這一回只能推在病人自個身上!

顧夫人重病這段時日,張瑜身體一向不好,張琪又信不過,都是章晗衣不解帶和鄭媽媽以及幾個丫頭在旁邊服侍,期間也累倒了兩回,因而這診斷出來,其他人倒也沒覺得奇怪。張昌邕留下藥方,吩咐把大夫領出去,又留了個小丫頭在旁邊服侍就出了東次間,張琪也不敢停留,囑咐兩句也跟著出了去。

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地躺在那兒,章晗卻一直留心聽著外頭的動靜,可最初傳入耳際的一直都是那不安分的小丫頭搖晃著凳子的聲音。也不知道在這種漫長的等待中煎熬了多久,她才聽到外間傳來了宋媽媽的叫喚。那小丫頭就一溜小跑出了門去,繼而又是嗯嗯啊啊答應著的聲音,須臾,外間又安靜了下來。

足足又等了許久,章晗也沒見那小丫頭回來,這才松了一口氣。她沒有貿貿然挪動身子,而是仔細思量著接下來該怎麼辦。

就這麼先裝幾天病,然後再設法讓那小丫頭透兩句話出去,讓張瑜借機生事,以怕過了病氣為由把自己趕出去,還是乾脆借病求了張昌邕這個乾爹,設法出府回家?可相比怎麼回去,弄清楚家裡怎麼會突然沒了人更重要!

就在她想得腦袋隱隱作痛的時候,外間突然傳來了一陣令人毛骨悚然的動靜,就仿佛是有人嗓子啞了似的竭盡全力卻叫不出來,又好似是有人痛苦地在地上打滾的聲音。她幾乎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想下地去看看,可最終的反應卻是緊緊閉上了眼睛。

她就要走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突然,她的耳朵卻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聲音,仿佛是有什麼人揭開了這邊的門簾,而那毛骨悚然的聲音自是一時更大了。一下子懸起了心的她竭力讓自己保持著一動不動的樣子,下一刻,一聲冷笑就傳入了她的耳朵。

“嘖,還想讓這死丫頭也來瞧瞧你的下場,沒想到她竟是真的昏了過去,到現在還沒醒,枉我把人支開!”

章晗聽出那是宋媽媽的聲音,旋即就被那帶著惡意的稱呼和下場二字驚得心中一顫。須臾,那簾子就落下了,緊跟著宋媽媽的聲音就因為隔著簾子而顯得有些發虛。

“鄭姐姐,莫非你是不想隨著夫人去?這是老爺給你的恩典,誰不知道滿家裡上下就你對夫人最是忠心耿耿,如今夫人一去,你殉主而死,這樣的忠僕傳揚出去也是天大的體面和名聲,就是兩家侯府知道了,也少不得給你家裡的親朋好處!放心,你家裡的男人還有孩子,老爺一定會好好照顧他們的!”

“你……你……”

明間裡,見地上披頭散髮七竅流血的鄭媽媽好容易才從喉嚨口迸出了這兩個字,卻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一般,只是胸口劇烈起伏著,宋媽媽不禁陰惻惻地一笑:“你去了之後,夫人從侯府帶出來的陪嫁丫頭就只剩下我一個了,我當然會好好侍奉老爺和大小姐,替你管著夫人的那些陪嫁產業,你就放心的走吧!”

鄭媽媽死死瞪著宋媽媽,嘴裡終於竭盡全力迸出一句話來,聲音卻是含含糊糊:“宋心蓮,我就是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等你下了九幽黃泉再說吧!”宋媽媽站起身來,嫌惡地往鄭媽媽身上踢了一腳,見人竟是睜著眼睛就這麼死了,她不免又有些發毛,蹲下身幾次去合那眼瞼卻怎麼都合不攏,頓時氣得罵了一聲娘,隨即就惡狠狠地說道,“叫你成天裝忠僕,這是報應!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關路,下地獄的就只有一個你而已,誰讓你只認夫人不認老爺!”

屋子裡的章晗幾乎一字不漏聽清楚了外頭發生的這些事,一時駭得心中涼透了。宋媽媽所說的這些話裡頭透露出了太多讓人不可置信的訊息,尤其是鴆殺鄭媽媽的背後竟是張昌邕指使,更讓她心驚肉跳。她勉強閉著眼睛裝睡,當又一陣窸窸窣窣的動靜傳來的時候,她仍然小心翼翼地保持著一動不動的姿勢,口鼻發出了均勻的呼吸聲。

“姑娘,晗姑娘?”

那輕輕的叫聲只維持了一小會兒,隨即就隨著一陣細碎的腳步聲漸漸消失了。然而,章晗卻依舊一動都不敢動,哪怕是外間一絲一毫的動靜都沒有,她也依舊僵硬地維持著自己的姿勢,腦海中飛速地思量著剛剛發生的事。

這張家不能呆了,她一定要儘快回家!

夜色已經深了,外頭一絲風都沒有,靈堂前那棵大槐樹的枝葉在慘白的月色底下一動不動,投下了大片大片濃重的陰影,越發顯得陰氣滲人。白天靈堂中那此起彼伏的哭聲如今已經幾乎聽不著了,只偶爾傳來了一兩聲嚶嚶飲泣。

靈堂一角,醒過來之後執意要到靈前守靈一晚的章晗正低頭一張一張地燒著紙錢,不時抬起頭看一眼那刺眼的靈位,與其說是傷心,還不如說是空空落落不著底。

傍晚聽到的那一幕無時不刻不在刺著她的心,一想到剛剛張昌邕滿臉悲痛宣佈鄭媽媽“殉主而死”的內情,倘若能夠,她恨不得奪門而逃,立時離開這個可怕的地方。

無知無覺地將幾張紙錢撥在了炭盆中,她突然聽到背後依稀傳來了一陣腳步聲,連忙低頭說道:“乾娘,雖對不起您,可今天姐姐既然發了話,我也不會再厚顏在張家再住下去,明日我就回家為您守孝一年。您對我的好,我這輩子都記在心裡。”

就在她等待著身後反應的時候,耳邊終於傳來了一個聲音:“什麼厚顏,你乾娘雖說已經去了,可你盡可在張家繼續住下去。瑜兒是一時傷心氣糊塗了,你不要和他一般計較。你乾娘要是在天有靈,想來也不希望你傷心過度傷了身子。”

章晗小心翼翼抬起頭來,見面前是身穿麻布衣裳的張昌邕,連忙起身行禮叫了一聲乾爹,隨即方才垂下眼瞼說道:“乾爹教訓的是,可我畢竟是外人,繼續住在這裡未免名不正言不順。況且姐姐剛剛又發了病,連守靈都不能來,正在休養的時候,何必為了我讓她心裡不快?萬一她的病情有什麼不好,那就是我的不是了。”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縱使帝王將相,還不是逃不過一死?她要是那麼氣量狹窄,那是她的命數,縱有好歹也怪不得你。”

張昌邕目不轉睛地盯著面前的少女,見其雖是不施脂粉,勻淨的素面上兩隻眼睛還微微腫著,身上只穿了一件寬大的麻衣,頭上亦只有孝帶裝飾,可看上去卻偏偏流露出我見猶憐的楚楚動人來,眯了眯眼睛方才溫和地說道:“你不用擔心,你乾娘雖然不在了,但從今往後,我也會和她一樣好好待你。”

章晗本就對張昌邕提防十分,聽到這話連忙屈膝又行禮道:“多謝乾爹關切。我不要緊,只是之前姐姐身體原本就不好,此番又傷心過度,還是先請個大夫給她看看來得要緊。”

“到底是你細心。瑜兒這丫頭能有你這樣的妹妹照拂,也不知道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偏生她還生在福中不知福。就是琪兒,旁人踩低逢高不把她放在眼裡,也就是你一直對她關照有加。晗兒,你乾娘新喪,家裡雖還有兩個姨娘在,但都不中用,瑜兒那身體更是一陣風吹了就走,所以我想了想,這一陣子家裡上下事務還是你管一管吧。”

乍然聽得這話,再想到鄭媽媽的死,章晗暗自打了個寒顫,慌忙推辭道:“乾爹,這怎麼使得,我一個外人,又年輕不能服眾,必然會招致閒話……”

“什麼外人,你乾娘拿你當家人,我也是一樣的!”張昌邕一口打斷了章晗的話,臉上又露出了一絲微笑來,嘴裡說的卻是與這和煦言辭截然相反的冷冽話語,“至於閒話,家裡誰敢胡言亂語,立刻打死!你乾娘調教你這許多年,自然也早把你當成了張家人。”

見章晗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有些呆滯了起來,張昌邕便上前一步,笑吟吟地撩起她掉在耳邊的一縷亂髮:“歸德府雖則是一度興旺發達過,可如今不比從前了,居然能養出你這樣品格的人來,實在是異數。你跟著你乾娘這麼多年,耳濡目染也應該知道,這本地大戶和京城真正的名門比起來一文不值。莫非你打算讓你父母隨隨便便定一門親事,就這麼葬送一身?”

【想看續文,歡迎留言討論】

【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抄襲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