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獨立思考是最累人的苦活?這個星期天,繼續跟醫心匠老師學習

醫心匠:談談學習中醫的正確方法

根據我的臨床觀察和帶教理論, 學習中醫的正確方法是格物, 也就是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

不要把初中高中時候的應試學習模式搬在學習中醫這個技能上。 數理化是培養人嚴格機械思維的學問, 一是一, 二是二, 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 對就是對, 錯就是錯, 沒有什麼太多爭議, 需要學生認真做筆記, 強化記憶, 一勞永逸。

中醫學問不是這樣, 中醫關於人體的奧妙千變萬化, 即使內經, 也是一個籠統的大局觀念, 需要中醫人去不斷的否定再否定, 臨床實踐能檢驗這門學問。

學習中醫絕不允許我們死記硬背, 記誦的越多反而越掣肘, 偏見就越深。 別說是一個普通帶教老師的話不可偏信, 即使華佗在世, 我們也要存質疑, 肯定之肯定, 否定之否定。 即使經過了千錘百煉的真知, 我們也要務必把它消化為自己的知識, 不要動不動就是某某大家怎麼怎麼看;人家怎麼說的你不要崇拜, 我要看你自己怎麼看!記住, 你自己怎麼看!最有價值!

中國的應試教育模式基本是培養機器人的路子, 要想玩轉中醫學問, 必須要翻個調子來學習, 我對學生說:我能容忍你考試不及格, 但是, 絕不允許你盡信書, 盡信它醫。 否定內經, 然後再否定一次, 內經知識就是你自己的了, 這就是知識界的洗錢法。 務必讓你忘掉最起碼的書本知識,

然後從你的臨床實踐思考中自己找回。

到處都是老師, 到處都是答案, 我問你針對一個知識點到底有幾個答案?!書本讀了上千部, 偏偏基本上是教材書, 古典名著一名不明, 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整天趕場子似得去追逐, 貌似很勤奮, 實際上是避重取巧, 不願費腦子思考的心理體現。

獨立思考問題正是最最累人的苦活累活, 也恰恰是中醫學的正途之門。 習慣于老師講自己聽, 多年習慣不更改, 抱有如此懶惰的心態, 窮盡平生體力也難成功明醫。

誠然, 這個學習方式應付考試那是絕佳, 別說是碩士, 就是博士後也難不住咱這學生, 即使考取全世界最高的學歷, 也是小菜。 唯獨偏偏就成不了有用的人才,

總是一副苦大愁深的不快樂相, 志向一個接著一個的建立, 然而離入門中醫卻越走越遠, 最終就成瞭望中醫興歎, 或者竟然走向反中醫的路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

彷徨在中醫門外的學生, 渴望能走入中醫的高貴殿堂, 然而急功近利的短視思維阻礙了自己。 文憑步步高升, 中醫水準不進反退。 博士頭銜的光熱熬出了驕狡二汽。 艱澀而深奧的中醫大學問, 豈是浮躁作者所能涉獵, 寂寞, 耐不住, 只能去搞短平快, 瞅著現實的西醫所得, 總算心裡有點踏實了。

從小學到大學, 成績斐然, 偏偏學不來中醫的妙處。 初學者陷入深深的困惑, 不能自拔。 殊不知當下中國的教育模式偏向所謂的科技, 對於文化和人性的修養課程相對乏力,

大大不利於這些所謂的高分學生, 因為缺少挫折教育的磨練和生存能力的訓練, 他們完全不能領悟進而掌握傳統文化的格物技巧。

舉國之責, 為難作者一輩。 成年了, 仍然迷木不解, 自卑的心態促成另一極端的出現。 盲目的自信碰了中醫的釘子。 埋怨娘親中醫太無情, 是推卸責任的狡猾。 無能繼承中醫大業, 守不住家園, 反怨它醫太強大。 以己之螳臂為標準, 視天下中醫醫生為草芥, 誠可笑, 亦可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