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外媒稱中國又一神器將面世,磁流體推進潛艇已進入試驗階段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對軍迷來說, 1990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獵殺紅十月號》一定不陌生。

這是美國著名暢銷書作者湯姆·克蘭西的經典之作, 後被拍成同名電影, 由約翰·麥克蒂爾南執導, 著名影星肖恩·康納利、亞曆克·鮑德溫等人主演。

圖片:肖恩·康納利主演的《獵殺紅十月》是潛艇戰影片中的經典之一。

圖片:影片中肖恩·康納利飾演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艇長。

電影中的主角是虛構的蘇聯第七艘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蘇聯其實只服役了六艘颱風級)。

這艘被稱為“紅色十月”號的巨大潛艇除了傳統的螺旋槳外, 在電影中更稱其擁有一種複雜的磁流體動力推進裝置, 使其成為靜默潛艇。

圖片:出港的“紅十月”號戰略導彈核潛艇。

圖片: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是冷戰時期蘇聯最強大的核打擊力量, 所以被美國電影作為主角。

而最近, 西方多家媒體集中報導稱中國下一代核潛艇上將使用同樣先進的磁流體推進器, 並指出試驗艇已經於今年10月16日在海南三亞進行了試驗。

這些報導以《Chinese Navy Tests Experimental Magnetic Propulsion System You know, like in 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Kinda.》為題目, 就是指中國海軍試驗磁流體推進系統, 你知道, 就像獵殺紅十月。

圖片:颱風級核潛艇建造場面。 由於小說和電影均產生于冷戰時, 設定其採用了複雜的磁流體動力推進系統。

圖片:電影中“紅十月”號的拍攝場景。

外媒報導稱中國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已經下水了第一艘帶有磁流體動力推進系統的試驗船隻。 該系統利用磁場推動船隻在水中前進, 並將在完成試驗後將該技術用於製造更安靜的潛艇, 使得這些潛艇更難探測。

外媒還稱, 來自中國國內的消息, 一艘帶有磁流體動力(MHD)推進系統或電動噴射水泵(rim-driven pumpjet)的試驗船在中國南部的海南島進行了測試。 這艘船停靠在三亞的中國海軍基地,於10月18日進行了測試,“然後到達指定的速度”。

圖片:西方認為中國在建造磁流體動力核潛艇。

之前有國內文章解讀稱,西方這一報導主要針對的是今年7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馬偉明在接受中央電視臺訪問時的訪談。馬偉明院士是中國電磁彈射系統、軌道電磁炮和電力綜合推進系統的權威專家。

圖片:馬偉明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候的場景,而第一張圖右側的展板上寫著“無軸泵推”的字樣。

他稱,綜合電力推進系統Integrated Electrical Propulsion System (IEPS)的技術核心是電動無軸泵噴推進器(electric rim-driven pump-jet),這是一種無軸環形馬達,中間的葉片可以壓縮水流,並且泵噴到後方以產生推力。

這種設計的噪音、水泡都很少,可以使潛艇航行時更為安靜。馬偉明還稱,這項技術獨步全球,連美國都沒有,而且研發已近成熟,應可應用到正在研發的下一代核潛艇。

圖片:電動無軸泵噴推進器(electric rim-driven pump-jet)。

無軸泵推系統雖然好,但卻並不是磁流體動力推進系統,仍然是傳統機械動力系統。真正的磁流體動力系統還要逆天。

其實,中國對磁流體推進裝置的研製早在本世紀初就已經開始,2005年最早見諸報端,2007年展示了用於小型核潛艇的概念模型。

所謂的“磁流體推進器”就是貫通海水的通道內建有一個磁場,這個磁場能對導電的海水產生電磁力作用,使之在通道內運動,若運動方向指向船艉,則反作用力便會推動船舶前進。

圖片:西方報導猜測地沒錯,中國確實在研製超導電磁流體推進概念潛艇。

圖片:最簡單的磁流體推進器示意圖。

與傳統機械轉動類推進器(譬如螺旋槳、水泵噴水推進器等)相比較,磁流體推進器的不同點在於:前者使用機械動力作為推力而後者使用電磁力。正因為如此,磁流體推進器無須配備螺旋槳槳葉、齒輪傳動機構和軸泵等,是一個完全靜止的設備。

一旦現代潛艇使用了這種推進器,便從根本上消除了因機械轉動而產生的振動、噪音以及功率限制,而能在幾乎絕對安靜的狀態下以極高的航速航行。 而由於減少了物理摩擦,使得零件壽命更長。更重要的是該裝置非常小,使得潛艇動力組能夠做得更小,進一步降低潛艇的體積。

圖片:早年的磁流體推進動力模型船(HEMS-1)。

泵推推進系統目前在很多西方先進潛艇上已經應用,但磁流體動力推進系統卻還沒有應用到實戰潛艇上。根據美國海軍計畫,將使用該技術為即將建造的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潛艇(Columbia-class ballistic missile submarines)提供動力,準備在本世紀20年代中期出海。

圖片:美國下一代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可能將應用磁流體推進系統,注意尾部沒有螺旋槳。

同時,西方媒體也認為,中國現在潛艇的靜音技術與西方差距大概在30年左右。中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一直在積極努力地將中國潛艇靜音水準提高。

目前中國已經在磁流體動力系統上起步了,雖然可能還處於早期試驗階段,但其肯定會幫助中國在海底戰爭領域迎頭趕上。

這艘船停靠在三亞的中國海軍基地,於10月18日進行了測試,“然後到達指定的速度”。

圖片:西方認為中國在建造磁流體動力核潛艇。

之前有國內文章解讀稱,西方這一報導主要針對的是今年7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馬偉明在接受中央電視臺訪問時的訪談。馬偉明院士是中國電磁彈射系統、軌道電磁炮和電力綜合推進系統的權威專家。

圖片:馬偉明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候的場景,而第一張圖右側的展板上寫著“無軸泵推”的字樣。

他稱,綜合電力推進系統Integrated Electrical Propulsion System (IEPS)的技術核心是電動無軸泵噴推進器(electric rim-driven pump-jet),這是一種無軸環形馬達,中間的葉片可以壓縮水流,並且泵噴到後方以產生推力。

這種設計的噪音、水泡都很少,可以使潛艇航行時更為安靜。馬偉明還稱,這項技術獨步全球,連美國都沒有,而且研發已近成熟,應可應用到正在研發的下一代核潛艇。

圖片:電動無軸泵噴推進器(electric rim-driven pump-jet)。

無軸泵推系統雖然好,但卻並不是磁流體動力推進系統,仍然是傳統機械動力系統。真正的磁流體動力系統還要逆天。

其實,中國對磁流體推進裝置的研製早在本世紀初就已經開始,2005年最早見諸報端,2007年展示了用於小型核潛艇的概念模型。

所謂的“磁流體推進器”就是貫通海水的通道內建有一個磁場,這個磁場能對導電的海水產生電磁力作用,使之在通道內運動,若運動方向指向船艉,則反作用力便會推動船舶前進。

圖片:西方報導猜測地沒錯,中國確實在研製超導電磁流體推進概念潛艇。

圖片:最簡單的磁流體推進器示意圖。

與傳統機械轉動類推進器(譬如螺旋槳、水泵噴水推進器等)相比較,磁流體推進器的不同點在於:前者使用機械動力作為推力而後者使用電磁力。正因為如此,磁流體推進器無須配備螺旋槳槳葉、齒輪傳動機構和軸泵等,是一個完全靜止的設備。

一旦現代潛艇使用了這種推進器,便從根本上消除了因機械轉動而產生的振動、噪音以及功率限制,而能在幾乎絕對安靜的狀態下以極高的航速航行。 而由於減少了物理摩擦,使得零件壽命更長。更重要的是該裝置非常小,使得潛艇動力組能夠做得更小,進一步降低潛艇的體積。

圖片:早年的磁流體推進動力模型船(HEMS-1)。

泵推推進系統目前在很多西方先進潛艇上已經應用,但磁流體動力推進系統卻還沒有應用到實戰潛艇上。根據美國海軍計畫,將使用該技術為即將建造的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潛艇(Columbia-class ballistic missile submarines)提供動力,準備在本世紀20年代中期出海。

圖片:美國下一代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可能將應用磁流體推進系統,注意尾部沒有螺旋槳。

同時,西方媒體也認為,中國現在潛艇的靜音技術與西方差距大概在30年左右。中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一直在積極努力地將中國潛艇靜音水準提高。

目前中國已經在磁流體動力系統上起步了,雖然可能還處於早期試驗階段,但其肯定會幫助中國在海底戰爭領域迎頭趕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