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劉鴻典建築博物館暨遼寧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文化交流中心開館

2017年11月11日, 劉鴻典建築博物館暨遼寧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文化交流中心宣佈開館, 這座見證瀋陽計劃經濟和工業時代發展烙印的舊鍋爐房, 經歷1年籌畫, 6個月施工、布展, 200餘位西冶(“西冶”: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的簡稱, 1994年更名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瀋陽校友及社會有識之士的鼎力支持和投入煥發了她的第二次生命。

​西冶校友從各地齊聚瀋陽, 母校的領導和老師專程趕到, 省和瀋陽市相關部門領導、社會各界名流, 新聞媒體共同見證這座尋常巷陌中的劉鴻典建築博物館暨遼寧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文化交流中心落成開館。

​劉鴻典教授作為我校定校初期的二級教授, 是中國第二代建築師的代表人物之一, 著名的建築教育家、書法家, 也是校建築系首任的系主任, 為建築學專業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奠定了西冶在全國建築老八校中的教育地位, 其辦學影響力延續至今。

​博物館的落成, 在宣揚西冶治校精神、傳播建築設計文化、增強瀋陽校友會的凝聚力、提升學校在全國特別是在東北地區的辦學和知名度的影響具有重大的意義。
​​​劉鴻典是我國“建築四傑”的直系傳人, 也是新中國早期絕少的幾位沒有留洋經歷的著名建築師之一。 當年響應國家號召, 遠赴西安, 並擔任西安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主任, 將建築學的學科火種帶到當時的西安建築工程學院(即後來的西安冶金建築學院和現在的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2016年4月西冶瀋陽校友會成立, 幾位畢業近三十年的老校友一拍即合、萌生了籌建劉鴻典建築博物館的想法並終於夢想成真。

​順應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響應政府開展“城市修補”的號召, 西冶瀋陽校友會籌備投資, 將遼寧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的一座不起眼的舊鍋爐房改造擴建為“劉鴻典建築博物館”, 為校友們提供建築學術交流和活動的場所。 通過建立這樣一座以傳播建築文化為核心主題的博物館, 既可整理、展示劉鴻典先生之治學理念、辦學思想及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 又可以向市民提供一處傳播建築文化的文化陣地, 同時亦可在瀋陽成就一處可以讓各地西冶校友精神寄託、相互交流的場所。

​西冶瀋陽校友楊曄說道:“如果我們這些校友不積極促成這件事,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去做這件事,舊中國時劉鴻典先生從遼寧走出去,新中國成立又回到家鄉遼寧貢獻才華,後又再一次響應國家號召支援大西北前往西安,冥冥之中我們這些校友都有責任和義務,通過籌建劉鴻典建築博物館,重拾希望的種子,並以她為媒介傳播建築文化,這是我們的夢想,也是老先生最好的歸宿。”

​劉鴻典建築博物館收藏和展出劉鴻典先生的許多珍貴遺物、圖紙、手稿和畫作,部分作品也將以全新方式呈現,許多塵封多年的史料文獻亦首次見諸公眾,國內外建築師手稿徵集與展出也將成為其常態和特色之一,開展與建築文化相關的收藏、研究和交流也是這座小博物館未來重要的責任與擔當。

​關於劉鴻典

劉鴻典是我國“建築四傑”的直系傳人,也是新中國早期絕少的幾位沒有留洋經歷的著名建築師之一。

1904年出生在遼寧省寬甸縣步達遠村。1929年考入東北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趕上了上海復興計畫的短暫幾年,在上海設計過許多經典項目,還開設過建築教育學校和設計機構“鼎川營造工程司”,經歷豐富,成績斐然。1956年,劉鴻典擔任西安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主任、教授。劉鴻典在近四十年的教授生涯中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學生。在生命的最後十年,劉鴻典以病弱之軀無盡地奉獻著自己的餘熱。1995年8月安然仙逝。

劉鴻典的學術思想,最突出的一點,就是“知行合一”——理論聯繫實際,他的建築教育思想師出梁思成的“理工與人文結合”、又博又精的修養和訓練。同時,劉鴻典在體現建築師的基本功——徒手繪畫能力方面造詣不凡,在繪畫、書畫上也表現出了很高的修養,他的水彩畫構圖巧妙,刻畫細微,色彩明快水彩交融,形象逼真,書法及繪畫作品遍及國內外。

關於劉鴻典建築博物館:

劉鴻典建築博物館地點位於和平區海口街,遼寧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院內,為舊鍋樓房改擴建而成。改擴建後總建築面積577.2平米,建築高度6.6米,主要入口臨海口街一側。一層、二層主要用作展廳,並在室外設置兩個集裝箱作為臨時展廳等協助工具,博物館除具備“大臺階”多功能廳,還設有會議室、咖啡廳和休息交流區等功能,小而精的專業展覽、豐富的室內外空間、依託知名省級建築設計機構、持續登場的建築和藝術及各類文化活動,都將是這座小博物館在未來不斷散發魅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支撐。

同時亦可在瀋陽成就一處可以讓各地西冶校友精神寄託、相互交流的場所。

​西冶瀋陽校友楊曄說道:“如果我們這些校友不積極促成這件事,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去做這件事,舊中國時劉鴻典先生從遼寧走出去,新中國成立又回到家鄉遼寧貢獻才華,後又再一次響應國家號召支援大西北前往西安,冥冥之中我們這些校友都有責任和義務,通過籌建劉鴻典建築博物館,重拾希望的種子,並以她為媒介傳播建築文化,這是我們的夢想,也是老先生最好的歸宿。”

​劉鴻典建築博物館收藏和展出劉鴻典先生的許多珍貴遺物、圖紙、手稿和畫作,部分作品也將以全新方式呈現,許多塵封多年的史料文獻亦首次見諸公眾,國內外建築師手稿徵集與展出也將成為其常態和特色之一,開展與建築文化相關的收藏、研究和交流也是這座小博物館未來重要的責任與擔當。

​關於劉鴻典

劉鴻典是我國“建築四傑”的直系傳人,也是新中國早期絕少的幾位沒有留洋經歷的著名建築師之一。

1904年出生在遼寧省寬甸縣步達遠村。1929年考入東北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趕上了上海復興計畫的短暫幾年,在上海設計過許多經典項目,還開設過建築教育學校和設計機構“鼎川營造工程司”,經歷豐富,成績斐然。1956年,劉鴻典擔任西安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主任、教授。劉鴻典在近四十年的教授生涯中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學生。在生命的最後十年,劉鴻典以病弱之軀無盡地奉獻著自己的餘熱。1995年8月安然仙逝。

劉鴻典的學術思想,最突出的一點,就是“知行合一”——理論聯繫實際,他的建築教育思想師出梁思成的“理工與人文結合”、又博又精的修養和訓練。同時,劉鴻典在體現建築師的基本功——徒手繪畫能力方面造詣不凡,在繪畫、書畫上也表現出了很高的修養,他的水彩畫構圖巧妙,刻畫細微,色彩明快水彩交融,形象逼真,書法及繪畫作品遍及國內外。

關於劉鴻典建築博物館:

劉鴻典建築博物館地點位於和平區海口街,遼寧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院內,為舊鍋樓房改擴建而成。改擴建後總建築面積577.2平米,建築高度6.6米,主要入口臨海口街一側。一層、二層主要用作展廳,並在室外設置兩個集裝箱作為臨時展廳等協助工具,博物館除具備“大臺階”多功能廳,還設有會議室、咖啡廳和休息交流區等功能,小而精的專業展覽、豐富的室內外空間、依託知名省級建築設計機構、持續登場的建築和藝術及各類文化活動,都將是這座小博物館在未來不斷散發魅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支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