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免疫治療:關於肝癌、胃癌、腸癌的那些事!說不定有你想知道的!

腫瘤免疫治療已有上百年歷史, 但療效始終未取得質的突破, 直至2011年在黑色素瘤上率先突破後才迅猛發展, 引爆I-O治療在多種腫瘤中的研究熱潮, 現已獲批治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膀胱癌、頭頸鱗癌和霍奇金淋巴瘤。 消化道腫瘤是我國的高發病高死亡的一類腫瘤。 2月22日, “I 因 Ni 精彩” 系列網路會之ASCO GI 會後會在全國4地順利召開。 來自全國4座城市的7家醫院, 約70位腫瘤內科醫生共同參與, 就2017年ASCO GI會議中免疫治療的新進展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結合本次會議, 我們看一下免疫治療在幾個主要消化道腫瘤(肝癌、胃癌、腸癌)中的研究進展。

免疫療法機理

整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曲秀娟 教授 講課

I-O治療的理論基礎是免疫系統通過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識別和清除“非已”成分, 高表達抗原遞呈是T 細胞啟動第一步, 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是抗腫瘤免疫的主要反應。

然而多種類型腫瘤存在腫瘤介導的免疫抑制, 腫瘤細胞通過高表達PD-L1, 下調CTL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 I-O治療目標就是通過藥物阻斷PD-1受體, 改善增強T細胞功能。

消化道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處於前列, 需要新的治療方式, 大量研究明確顯示I-O治療在某些消化道腫瘤有長期生存獲益, 腫瘤的體細胞突變率(新抗原)決定了I-O治療潛力(見下圖, 左至右為突變負荷增多, 綠色是明確I-O治療獲益腫瘤, 紅色是在研消化道腫瘤, 突變負荷很高, 包括胃癌、腸癌、肝癌和食管癌), 如MSI-H結直腸癌在I-O治療中獲益, 並已納入最新版NCCN指南。

免疫療法治療肝癌

接下來曲秀娟教授介紹了I-O治療在肝細胞癌的應用:nivolumab用於晚期肝癌的安全性和抗腫瘤活性的I/II臨床研究:CheckMate-040, 本項研究已經在2016年進行了數次報導, 本次會議更新了研究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 在一線索拉非尼治療失敗的亞組病人中, 二線接受nivolumab單藥治療可以使病人總生存超過一年, 客觀緩解率接近20%。

免疫療法治療胃癌

整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鄧豔紅教授 講課

中國是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國家, 改善晚期胃癌的療效是剛性需求。 目前晚期胃癌一線化療是氟脲嘧啶與鉑類為基礎的聯合, 曲妥珠單抗適合HER2陽性者;二線治療以單藥為主, 可雷莫蘆單抗或聯合紫杉醇;二線進展後缺乏標準方案,

阿帕替尼可作為中國二線或多線化療後的治療選擇。 總之晚期胃癌治療進展乏善可陳, 亟需新的治療方式。

胃癌按照分子學特徵有4種亞型: EB病毒陽性型(EBV)、微衛星不穩定型(MSI)、基因組穩定型(GS)和染色體不穩定型(CIN), 各型預後不同, MSI型預後較好。 I-O在晚期胃癌具有巨大應用潛力, 這是因為:EBV和MSI亞型具有顯著免疫原性, 研究表明MSI亞型預後更好與腫瘤中有較多CD8+和FoxP3+的TILs浸潤有關;晚期胃癌PD-L1陽性率40%, 陽性表達人群預後差, 提示抑制PD-1/PD-L1可能有效。

鄧豔紅教授報告了2017 ASCO GI中有關胃癌免疫治療的2項研究, 第1項是nivolumab作為進展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癌二線/多線化療後的挽救治療:一項雙盲隨機III期研究。 該研究顯示對既往接受多次化療的晚期胃癌, nivolumab是第一個有生存獲益的I-O藥物(見下圖),可作為新的治療選擇,該研究還為nivolumab作為晚期胃癌更早階段治療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CheckMate 649是一項隨機、多中心、開放式III期研究,比較Nivo+Ipi與奧沙利鉑+氟尿嘧啶治療未經治療進展期或轉移性胃癌/胃食管交界癌,該研究正在進行中,該研究結果陽性可能會改變晚期胃癌的治療模式。

第2項研究是中國季加孚教授對1014例胃癌PDL1表達和T細胞浸潤情況的分析 ,研究表明胃癌PDL1表達及特殊亞型胃癌的TILs是重要預後標誌;CD8+和CD3+T細胞密度較高的TILs腫瘤同時也伴有更高PD-L1表達,提示可能與適應性免疫抵抗有關;PDL1高表達與預後良好具有相關性,提示應對腫瘤整體PD-L1表達以及胃癌免疫環境特徵進行評估。

總之胃癌的某些分子亞型(EBV+,MSI-H)具有較強免疫原性,且胃癌PD-L1表達率40%,提示PD-1抑制劑在胃癌治療中具有潛力; Nivo是首個經III期研究證實在晚期胃癌有生存獲益的I-O藥物;PD-L1表達對胃癌預後影響及I-O治療療效相關性尚無統一結論,未來需積極探索其它療效預測因數。

免疫療法在腸癌的研究進展

整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 張俊教授 講課

早期腸癌MSI-H檢出率15%,轉移性腸癌4%,dMMR/MSI-H型腫瘤突變負荷高,免疫細胞浸潤多,免疫檢查點蛋白,如PD-1/PD-L1和CTLA-4表達增高,因此PD-1/PD-L1和CTLA-4 抑制劑在dMMR/MSI-H腫瘤均顯示出治療合理性。MSI-H腫瘤更易被識別可能是因為產生更多“新抗原”。

2017 ASCO GI中報告了nivolumab治療伴DNA錯配修復缺陷/高度微衛星不穩定轉移性結直腸癌:CheckMate 142研究結果的更新。研究表明dMMR/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nivolumab單藥治療即獲得持久的疾病緩解、疾病控制和長期生存(12個月OS率73.8%,見下圖);疾病緩解與腫瘤或免疫細胞PD-L1表達、BRAF 或KRAS 突變、臨床Lynch病史無關 ;nivolumab耐受良好,患者功能、症狀和生活品質改善,因此經治的dMMR/MSI-H進展期結直腸癌可考慮nivolumab作為新的標準治療。

總之,高突變負荷表型(MSI-H/d-MMR)結直腸癌仍然是免疫治療的優勢人群;療效與PD-L1表達無明顯相關性,尋找潛在的篩選標誌是未來工作重點。

腫瘤免疫治療的迅猛發展也帶來新的實際問題,曲秀娟教授分別予以闡述。首先介紹了關注較多的I-O治療後腫瘤緩解反應的4種模式:原發灶縮小,不產生新發病灶;持續的疾病穩定狀態(或者有些患者出現緩慢的穩健的腫瘤減小);腫瘤負荷增大後出現緩解;出現新發病灶後出現緩解。鑒於I-O治療緩解模式與傳統治療緩解反應模式的差別,現已提出irRC和irRECIST二種評估方法,不過仍需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其次同傳統治療相比,I-O治療具有二大特點:(1)假性進展,包括早期假性進展和晚期假性進展,前者是根據irRC標準,在12周內首次影像學評估腫瘤負荷增大≥ 25%,再次影像學評估不能確認進展的情況;後者發生在12 周後,餘皆同早期假性進展。(2)療效持久,例如黑色素瘤患者中斷治療後腫瘤仍持續緩解。

最後一個問題是儘管I-O治療在部分腫瘤取得良好效果,但仍有很大部分腫瘤缺少治療反應,如何將對I-O治療反應差的“冷腫瘤”轉換為對I-O治療反應良好的“熱腫瘤”是研究熱點,合適的I-O聯合治療或許可通過創造理想的腫瘤免疫微環境而產生治療反應,並取得持續獲益。

總結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過獨特的作用機制啟動T細胞免疫殺傷腫瘤細胞,I-O治療尤其是I-O聯合治療在晚期消化道腫瘤的應用前景被廣泛看好,I-O治療具有療效持久、少部分假性進展等獨特的治療特點,需要更適合的療效評判體系,同時需要更多臨床研究資料支援現有結果,並積極探索療效預測因數。

nivolumab是第一個有生存獲益的I-O藥物(見下圖),可作為新的治療選擇,該研究還為nivolumab作為晚期胃癌更早階段治療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CheckMate 649是一項隨機、多中心、開放式III期研究,比較Nivo+Ipi與奧沙利鉑+氟尿嘧啶治療未經治療進展期或轉移性胃癌/胃食管交界癌,該研究正在進行中,該研究結果陽性可能會改變晚期胃癌的治療模式。

第2項研究是中國季加孚教授對1014例胃癌PDL1表達和T細胞浸潤情況的分析 ,研究表明胃癌PDL1表達及特殊亞型胃癌的TILs是重要預後標誌;CD8+和CD3+T細胞密度較高的TILs腫瘤同時也伴有更高PD-L1表達,提示可能與適應性免疫抵抗有關;PDL1高表達與預後良好具有相關性,提示應對腫瘤整體PD-L1表達以及胃癌免疫環境特徵進行評估。

總之胃癌的某些分子亞型(EBV+,MSI-H)具有較強免疫原性,且胃癌PD-L1表達率40%,提示PD-1抑制劑在胃癌治療中具有潛力; Nivo是首個經III期研究證實在晚期胃癌有生存獲益的I-O藥物;PD-L1表達對胃癌預後影響及I-O治療療效相關性尚無統一結論,未來需積極探索其它療效預測因數。

免疫療法在腸癌的研究進展

整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 張俊教授 講課

早期腸癌MSI-H檢出率15%,轉移性腸癌4%,dMMR/MSI-H型腫瘤突變負荷高,免疫細胞浸潤多,免疫檢查點蛋白,如PD-1/PD-L1和CTLA-4表達增高,因此PD-1/PD-L1和CTLA-4 抑制劑在dMMR/MSI-H腫瘤均顯示出治療合理性。MSI-H腫瘤更易被識別可能是因為產生更多“新抗原”。

2017 ASCO GI中報告了nivolumab治療伴DNA錯配修復缺陷/高度微衛星不穩定轉移性結直腸癌:CheckMate 142研究結果的更新。研究表明dMMR/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nivolumab單藥治療即獲得持久的疾病緩解、疾病控制和長期生存(12個月OS率73.8%,見下圖);疾病緩解與腫瘤或免疫細胞PD-L1表達、BRAF 或KRAS 突變、臨床Lynch病史無關 ;nivolumab耐受良好,患者功能、症狀和生活品質改善,因此經治的dMMR/MSI-H進展期結直腸癌可考慮nivolumab作為新的標準治療。

總之,高突變負荷表型(MSI-H/d-MMR)結直腸癌仍然是免疫治療的優勢人群;療效與PD-L1表達無明顯相關性,尋找潛在的篩選標誌是未來工作重點。

腫瘤免疫治療的迅猛發展也帶來新的實際問題,曲秀娟教授分別予以闡述。首先介紹了關注較多的I-O治療後腫瘤緩解反應的4種模式:原發灶縮小,不產生新發病灶;持續的疾病穩定狀態(或者有些患者出現緩慢的穩健的腫瘤減小);腫瘤負荷增大後出現緩解;出現新發病灶後出現緩解。鑒於I-O治療緩解模式與傳統治療緩解反應模式的差別,現已提出irRC和irRECIST二種評估方法,不過仍需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其次同傳統治療相比,I-O治療具有二大特點:(1)假性進展,包括早期假性進展和晚期假性進展,前者是根據irRC標準,在12周內首次影像學評估腫瘤負荷增大≥ 25%,再次影像學評估不能確認進展的情況;後者發生在12 周後,餘皆同早期假性進展。(2)療效持久,例如黑色素瘤患者中斷治療後腫瘤仍持續緩解。

最後一個問題是儘管I-O治療在部分腫瘤取得良好效果,但仍有很大部分腫瘤缺少治療反應,如何將對I-O治療反應差的“冷腫瘤”轉換為對I-O治療反應良好的“熱腫瘤”是研究熱點,合適的I-O聯合治療或許可通過創造理想的腫瘤免疫微環境而產生治療反應,並取得持續獲益。

總結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過獨特的作用機制啟動T細胞免疫殺傷腫瘤細胞,I-O治療尤其是I-O聯合治療在晚期消化道腫瘤的應用前景被廣泛看好,I-O治療具有療效持久、少部分假性進展等獨特的治療特點,需要更適合的療效評判體系,同時需要更多臨床研究資料支援現有結果,並積極探索療效預測因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