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虐☆禁☆童事件”之我見

01

親子園虐童事件爆光後, 這幾天我和很多人一樣, 被爆出來的內幕震驚到了。

面對視頻, 我想很多當媽的都和我一樣, 不忍看又忍不住不看。

家裡有同月齡孩子的媽媽, 更是會不自覺地代入自己的情感, 想像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將會是怎樣痛心的折磨。

大家都不解怎麼有人會那麼殘忍地對待連表達能力都沒有的嬰孩, 有些家長甚至會焦慮:以後還怎麼放心的將孩子交給幼稚園?

現在事情已經過去幾天, 我冷靜下來想一想, 我們應該怎樣理性的看這件事情?

02

我們沒有必要過度焦慮。 很多是媒體為了達到吸眼球的效果, 將不同地方、不同時間的同類事件收集在一起報導。 就好比你去醫院看看會覺得生病的人多, 去了殯儀館會覺得死亡的人多, 去監獄會覺得犯罪的人多, 可是你如果去公園轉轉, 又會覺得天氣晴朗萬物生長,

大家都在打牌、健身、散步, 社會一派和諧。

同樣的道理, 事情紮堆了就會被放大。 這件事出來後我們不斷看到報導, 這裡也虐童, 那裡也虐童, 我不否認確實這樣的事情很多, 但是, 仔細分析一下, 其實比例並像我們以為的那麼高(當然, 這樣的事情一件都不應該發生, 也不值得被原諒, 可是我們只能保證自己不做壞人, 卻無法阻止別人作惡)。

大部分幼稚園還是好的, 特別好和特別壞的老師都只是少數, 大部分老師都是正常人, 在面對孩子的調皮搗蛋時或許會有些許的不耐煩, 但真的不會人人都去想到虐童。

03

當媽的大概都會有“被迫害妄想症”, 我也不例外。 小茗一兩歲的時候, 我上班時經常在辦公室猜測各種意外會發生在他身上,

然後搞得自己一身冷汗, 不停地往家裡打電話。

印象最深的是他剛上幼稚園的一天中午, 我在辦公室看電影《親愛的》(主要講孩子被拐賣的事情), 看著電影中的孩子丟了, 當時就想著我的孩子會不會丟?午休時間又不方便給老師打電話確認, 只好給我媽打電話詳細詢問早上送孩子是不是親手交給老師了, 又再三叮囑放學後接回家時路上不要停留, 一定要牽好孩子。

當我晚上下班後忙不迭地趕回家, 見到孩子時我又覺得自己很可笑, 老師不會輕易將孩子交給陌生人, 而幫我接孩子的父母更是小心謹慎, 光天化日哪裡有那麼多丟孩子的?

孩子嬰幼時期, 與孩子相處最多的是家長, 我們首先要儘量克服這種悲觀的心態,

每天處於焦慮之中並不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

家長想處處保護好孩子是人之常情, 但是孩子總要一步步地成長, 他總得要面對人生的風雨, 所以該入園的時候還是要正常入園, 交給老師該信任的還是得信任。

04

那是不是把孩子往幼稚園一送就當甩手掌櫃呢?

當然不是, 家長任何時候都應該對孩子用心。

首先應該明確的告訴他(這個不止是在入園時, 平時就就應該傳達給他這個理念), 保護他是爸爸媽媽的責任, 不管有什麼事情都要和爸爸媽媽說出來(因為有的老師會嚇唬孩子不准回家告訴家長), 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解決。

當孩子從幼稚園回家後, 家長應該多和孩子聊天溝通,

從他描述的在園生活、他的情緒等各方面分析孩子有沒有遭受到虐待。

也可以通過畫畫、沙盤等遊戲方式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和家長分享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

觀察孩子的身體如果出現傷痕、性格發生大的轉變、看見老師眼中有恐懼、或者無故出現一些暴力行為(有可能是模仿老師)都應該警惕。

多和其他家長交流, 從中發現有沒有自己不瞭解的隱情, 因為在小時候同齡的孩子可能表達能力各方面都會有不同。

如果發現有值得懷疑的地方, 應該大膽的和老師溝通、求證, 而不應該怕得罪老師就自己在心裡各種猜想, 萬一遇到真正的惡老師不是委屈就能求全的, 而真正的好老師也會更喜歡簡單有效的溝通方式。

我相信大部分老師都是好的,但萬一不幸遇到人渣,可能就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傷害,所以每個家長都應該時時警醒。

05

說到打孩子,這幾天連嶽一直在寫這個話題,我也一直在關注,他的觀點是:老師不可以打,家長也不可以打。打得輕重都不可以,因為適當不適當,只是施暴者自己的定義。

我是基本贊成這個觀點的,小茗長這麼大,我沒打過他。但是,長期和熊孩子相處,要想克制住不動手,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雖然是連嶽的超級粉絲,但是他寫的育兒方面的話題,我一直有些異意。他沒有自己養育過孩子,在這個問題上他的觀點更多的是從人權和大道理上去講,我感覺有些紙上談兵。

比如在學校,有的孩子不但自己不學習,還擾亂課堂紀律,影響別人、影響集體,老師怎麼苦口婆心都沒用,這樣的孩子老師一不能勸退,二不能懲罰,由著他來,那他的自由就是侵犯了別人的權益。

小茗還算是個講道理的孩子,但不代表他不調皮不熊,很多時候道理他都懂,但調皮起來會故意不去遵守。可能很多孩子也都是這樣的(特別是男孩子),我覺得適當的懲罰也不是不可以。

我相信也有很多忍不住動手的家長,但是對孩子動手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3歲之前不打,青春期開始後不打。

第二、罰站、打手、打屁股這些可以,但不能用工具打,因為分不清輕重;

第三、在打之前要告訴他是為什麼挨的打,而不應該讓他感覺到他挨揍只是父母或老師在發洩情緒;

第四、在打完後要和他溝通,告訴他以後同樣的情形應該怎麼做,以免以後再犯,同時也不讓他產生心結。

愛但不溺愛孩子,需要我們做父母的付出努力。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希望他們都能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我相信大部分老師都是好的,但萬一不幸遇到人渣,可能就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傷害,所以每個家長都應該時時警醒。

05

說到打孩子,這幾天連嶽一直在寫這個話題,我也一直在關注,他的觀點是:老師不可以打,家長也不可以打。打得輕重都不可以,因為適當不適當,只是施暴者自己的定義。

我是基本贊成這個觀點的,小茗長這麼大,我沒打過他。但是,長期和熊孩子相處,要想克制住不動手,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雖然是連嶽的超級粉絲,但是他寫的育兒方面的話題,我一直有些異意。他沒有自己養育過孩子,在這個問題上他的觀點更多的是從人權和大道理上去講,我感覺有些紙上談兵。

比如在學校,有的孩子不但自己不學習,還擾亂課堂紀律,影響別人、影響集體,老師怎麼苦口婆心都沒用,這樣的孩子老師一不能勸退,二不能懲罰,由著他來,那他的自由就是侵犯了別人的權益。

小茗還算是個講道理的孩子,但不代表他不調皮不熊,很多時候道理他都懂,但調皮起來會故意不去遵守。可能很多孩子也都是這樣的(特別是男孩子),我覺得適當的懲罰也不是不可以。

我相信也有很多忍不住動手的家長,但是對孩子動手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3歲之前不打,青春期開始後不打。

第二、罰站、打手、打屁股這些可以,但不能用工具打,因為分不清輕重;

第三、在打之前要告訴他是為什麼挨的打,而不應該讓他感覺到他挨揍只是父母或老師在發洩情緒;

第四、在打完後要和他溝通,告訴他以後同樣的情形應該怎麼做,以免以後再犯,同時也不讓他產生心結。

愛但不溺愛孩子,需要我們做父母的付出努力。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希望他們都能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