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調研報告顯示:農村宅基地整理收益,農民拿到手的占比有多大?

前段時間, 土磚家跟同事一起, 在我們所在的地區作了一個關於農村宅基地整理收益分配情況的調研。 今天, 就跟大家聊聊調研的結果。

目前, 農村宅基地整理(也叫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主要有兩種模式。

一是政府主導型

這種模式是指政府通過農村宅基地複墾, 獲取建設用地指標。 主要的收益來源是建設用地指標交易(調劑)收益。

政府按照固定的價格向村級組織兜底收購指標, 比如50萬元/畝。 政府再將上述指標用於城鎮的專案開發(一般是經營性項目), 市場價一般都能超過50萬元/畝, 賺取一定的差價。

村集體和農民就在50萬元/畝的盤子中參與分配。

農民拿到手的主要是放棄宅基地的補償(如果是另行安排宅基地的就沒有)和房屋拆遷補償, 有些村還會有一定的購房(建房)補貼。 不過, 補償款的50%左右會用於繳納失地農民養老保險。 剩餘部分歸村集體,

用於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費用等。

另外, 宅基地複墾後的耕地, 一般繼續由農民耕種, 農民也可以獲得一部分的農業收益。

據我們的統計, 這種收益分配模式下, 政府收益占比55%左右, 村集體收益占比20%左右, 農民拿到手的25%左右(包括養老保險支出)。

二是市場主導型

這種模式是指引進民間資本, 由企業進行農村宅基地整理。

企業通過複墾方式取得建設用地指標, 政府提取一部分(10%左右), 村裡保留一部分(10%左右), 另行安排宅基地再佔用一部分(根據專案情況, 比例不一定), 剩餘的建設用地指標歸企業用於農業開發設施建設等。

宅基地複墾後的耕地, 一般由企業進行農業開發, 向農民支付年租金。

據我們的統計, 這種收益分配模式下, 企業收益占比超過60%, 政府收益占比10%左右, 村集體收益占比10%左右, 農民拿到手的不到20%(包括養老保險支出)。

但是, 對農民來說, 好處是增加了就業的機會, 不少農民能夠實現家門口就業。 而且, 收益分配更加均衡, 符合農民的長遠利益。

農村宅基地整理符合農村和農業發展的趨勢, 有助於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 也有助於農村環境改善、土地節約利用。

但是, 也必須看到的是, 當前農村宅基地整理工作確實遇到了一定瓶頸, 根源正是在於收益分配比例上, 要推動這項工作, 需要更好地平衡政府、集體、企業和農戶各方參與主體的利益。

關注土磚家, 就是關注農房和農地——農村最大的沉睡資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