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你的狀態從“茫人”調整到“忙人”,月薪從3K到3W!

前段時間, 我跟一個老朋友聊天, 他在本職工作之外, 還兼職在一所高校的畢業辦裡做義務的職業規劃師。 聊著聊著就談到了今年畢業生找工作的話題上來了, 他感歎說:“這段時間做職業規劃可累得夠嗆, 現在大學畢業生們的綜合素質比我們這一代可強太多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但是卻非常缺乏對未來的規劃, 我問他們將來想做什麼, 不少學生居然是一片茫然啊。 ”

關於找工作的問題, 林林總總, 千奇百怪, 我總在想:對於初入職場的人, 哪些問題是大家最關心的呢。 國企、民企、外企?一線、三線、鄉村?打工、SOHO、創業……這些問題放在每一個真實的個體身上,

肯定有各種各樣的回答, 根本不可能有“標準答案”。

看來, 要找出帶有共性的問題, 只能從思維的角度來入手, 因為一定存在“標準參考答案”。

在我的理解裡, 最關鍵的只有一條:身在職場的你, 千萬不能做一個“茫人”, 對未來感到迷茫, 而應該做一個“忙人”, 每天全力以赴奔向自己的目標。

人們總會說, 有人畢業工作幾年了, 月薪還是3K, 有人卻會高達3W。 其實, 這3K和3W的差距, 就是迷失自我和目標明晰之間的差距, 就是“茫人”到“忙人”的距離。

那如何才能成為忙人, 而不是芒人呢?

知道你是誰

別小看這個問題, 這可是每個人一輩子都要做的功課。

有人說保安和門衛可能是最瞭解人性的哲學家群體,

因為他們最喜歡問的問題就是:“你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而這三個問題, 被稱為哲學上的三大終極問題。 在你找工作之前, 不妨先捫心自問:“我是誰?”

為什麼要弄清楚這個問題, 因為你的回答對你的工作選擇至關重要。 弄清楚自己的特點, 才知道哪種工作更適合你。 比如你是一個性格外向、活潑開朗的人, 那麼銷售工作會比較適合你, 你是一個細緻嚴謹、追求完美的人, 那麼文秘或財務工作就更適合你。

當然, 你也可以反駁說, 追求完美的人也能做財務工作啊, 細緻嚴謹的人也能做銷售工作啊。 沒錯,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人的性格也是有可塑性的。 但是經驗告訴我們, 銷售講究的是狼性, 要求勇猛衝鋒,

事情做得是否完美, 永遠不是關注的重點。 財務講究的是精准, 要求一絲不苟, 不出紕漏, 沒有哪個老闆喜歡財務人員話太多。

這並非個人喜好, 而是職場現狀。

技能不達標, 可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錘煉, 性格不吻合, 那就有些麻煩了。 “江山易改, 秉性難移”, 如果你不分析自己的性格特點, 隨意地找份工作, 一般情況下, 是很難找到一份適合你的工作的。 所以在你找工作之前, 抽點時間安靜地把自己分析一下, 你是誰。 這會為你的職場之路埋下良好的伏筆。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現在找工作都是“自由戀愛”, 你選擇了我, 我選擇了你, 這是我們的選擇, 雙方都犯不著在一棵樹上吊死。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甚至會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你在找工作的時候, 就要想明白, 在工作以後, 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你說這太簡單了, 我想要不差錢的生活方式, 逛吃逛吃, 買買秀秀。 對不起, 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你說的那是努力的結果。 在你選對生活方式後, 通過不懈努力, 是有可能達到你說的那種狀態的。

何謂生活方式?打個比方, 如果你是淡定君, 想在週末逛街聚會, 長假四處旅遊, 那就要挑一個非常穩定和相對輕鬆的工作, 比如小學教師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當班主任的那種。 如果你是個進取狂, 一心想幹一番大事, 看見大佬有劉邦看到秦始皇那種“大丈夫當如是”的感覺, 那你就要選一個玩命奮鬥的職業, 比如加入到有前途的創業公司或者乾脆自己創業。

這個道理很淺顯, 但正是由於淺顯, 有時候反而會被忽視。

有個很有意思的統計數字是這樣的:世界500強企業擔任過CEO的人中, 最大的群體是銷售出身, 其次是財務出身, 兩者加起來的占比超過80%, 其他職位出身的只是鳳毛麟角。 看到這個資料後, 如果你志在到500強公司裡成為高管, 你就得踏踏實實從銷售或財務做起, 至於那些相對輕鬆安逸的職位, 最好別去理會。

你選擇了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生活也許會給你期望的結果, 也許不會。 但是如果你連生活方式都沒選對, 生活是絕對不會讓你夢想成真的。

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工作

畢業後, 少不了要參加一些同學聚會, 聊聊彼此的工作現狀是聚會中一個必不可少的話題。 什麼工作才是好工作,恐怕有時候你自己都想不清楚。

高薪的工作好不好?好。但是你要知道,高薪必然高壓。清閒的工作好不好?好。但是你要明白,清閒中往往伴隨著無所事事的迷茫。我們普通人,很多時候會有“別人的工作怎麼那麼好,我的工作怎麼這麼差”的感慨,尤其是職場新人,很容易有這個想法。

但,那是錯覺。

工作根本就沒有好壞之分,你不應該根據一些外在因素(比如規模、薪酬、位置等)去判斷一個工作好不好,而是要從內心出發去感受。在華為上班的人不一定比在樓下超市上班的人過得好,在外企當高管的老頭也不一定比在家帶孫子的老太開心。“人活著,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這既是TVB的經典臺詞,也道出了人生真諦。

一個讓你感到開心幸福的工作就是好工作,一個能帶給你想要的生活的工作就是好工作,一個能讓你成長的工作就是好工作。說一千道一萬,適合你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好工作。

知道換工作時也要換思想

“年輕人心性不定,喜歡跳槽,尤其是剛參加工作不久的畢業生”,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共識。我覺得這個說法對初涉職場的年輕人來說有失公允。年輕人也喜歡穩定的生活,他們不是喜歡跳槽,而是因為對前途感到茫然,對未來感到不安,想突破卻成長無門,只能通過跳槽來試探另外的可能性。

跳槽其實沒有錯,在這家公司幹得不開心,那還不趕緊走。但問題是,當你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之後,你就開心了嗎?很多時候恐怕未必。

為什麼?因為你僅僅只是換了一個工作崗位,但並沒有換你的思想,跳槽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不爽,再跳。不爽,再跳。惡性循環。

直到某天,驀然回首,青春已走,屌絲依舊……

所以,在你想跳槽時,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到底是公司有問題,還是自己有問題?如果是公司的問題,趕緊跳,待下去只會耽誤你的青春。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冷靜下來想一想,把這些問題解決掉,不然跳槽也白跳。

還有一個妙招你也可以試試,你想跳槽前,最好能跟公司的老員工聊聊,再跟已經跳過槽的老同學聊聊,他們也許會告訴你這樣一個真相:你現在的公司沒有你想的那麼壞,你想去的公司也沒有你想的那麼好。你在這裡遇到的問題,在那裡依然存在。

其實,綜上所述,我只是想告訴你——認清自我,找准目標,告別迷茫;努力奮鬥,達成夢想,保持忙碌。

只有讓自己忙起來,才能讓青春不迷茫。

什麼工作才是好工作,恐怕有時候你自己都想不清楚。

高薪的工作好不好?好。但是你要知道,高薪必然高壓。清閒的工作好不好?好。但是你要明白,清閒中往往伴隨著無所事事的迷茫。我們普通人,很多時候會有“別人的工作怎麼那麼好,我的工作怎麼這麼差”的感慨,尤其是職場新人,很容易有這個想法。

但,那是錯覺。

工作根本就沒有好壞之分,你不應該根據一些外在因素(比如規模、薪酬、位置等)去判斷一個工作好不好,而是要從內心出發去感受。在華為上班的人不一定比在樓下超市上班的人過得好,在外企當高管的老頭也不一定比在家帶孫子的老太開心。“人活著,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這既是TVB的經典臺詞,也道出了人生真諦。

一個讓你感到開心幸福的工作就是好工作,一個能帶給你想要的生活的工作就是好工作,一個能讓你成長的工作就是好工作。說一千道一萬,適合你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好工作。

知道換工作時也要換思想

“年輕人心性不定,喜歡跳槽,尤其是剛參加工作不久的畢業生”,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共識。我覺得這個說法對初涉職場的年輕人來說有失公允。年輕人也喜歡穩定的生活,他們不是喜歡跳槽,而是因為對前途感到茫然,對未來感到不安,想突破卻成長無門,只能通過跳槽來試探另外的可能性。

跳槽其實沒有錯,在這家公司幹得不開心,那還不趕緊走。但問題是,當你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之後,你就開心了嗎?很多時候恐怕未必。

為什麼?因為你僅僅只是換了一個工作崗位,但並沒有換你的思想,跳槽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不爽,再跳。不爽,再跳。惡性循環。

直到某天,驀然回首,青春已走,屌絲依舊……

所以,在你想跳槽時,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到底是公司有問題,還是自己有問題?如果是公司的問題,趕緊跳,待下去只會耽誤你的青春。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冷靜下來想一想,把這些問題解決掉,不然跳槽也白跳。

還有一個妙招你也可以試試,你想跳槽前,最好能跟公司的老員工聊聊,再跟已經跳過槽的老同學聊聊,他們也許會告訴你這樣一個真相:你現在的公司沒有你想的那麼壞,你想去的公司也沒有你想的那麼好。你在這裡遇到的問題,在那裡依然存在。

其實,綜上所述,我只是想告訴你——認清自我,找准目標,告別迷茫;努力奮鬥,達成夢想,保持忙碌。

只有讓自己忙起來,才能讓青春不迷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