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50年前家庭開支要多少?永嘉這位元老人8冊帳本記錄半個世紀的變遷

“家庭使用帳本, 1965年至1970年止;1971年備至1979年止, 家庭收支登記薄;1982年家庭日用的登記;1991年至2002年家用登記;2009年家用登記薄…………”

這是沙頭鎮中堡村已故老人劉學標的家用帳本, 從1965年開始, 一直記錄到2010年去世那年, 共有8本。

近日, 記者無意間看到這些舊帳本。 對於上世紀六十至九十年代, 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收支情況大至兒女們婚娶, 小至剃個頭, 買包鹽都一一記錄, 備感好奇。

這些看似簡簡單單的流水帳, 其實濃縮了他們全家人幾十年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與變化, 勤儉的家風, 以及農村婚喪喜慶、親友鄰里之間的人情風俗, 也反映出改革開放、物價變遷的整個時代烙印。

翻看“時代”烙印的帳本

記者第一次翻看到劉學標老人的帳本, 是在縣誌辦工作人員高遠的辦公室裡。

原來劉學標老人過世後, 一直是由兒子劉奇峰保管父親的帳本。 而高遠與劉奇峰是至交多年好友,

高遠在劉奇峰那裡發現這些帳本後, 覺得很有“時代”特徵, 深覺有研究價值, 故而“借”之。

家用登記本大大小小共有8本, 保存完好。 隨著時間遠近, 新舊程度各有不同, 但內容尚算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 劉學標老人所使用的帳本幾乎不是記錄在完好的筆記本上,

而是密密麻麻地記錄在紙張上, 有些月份帳冊記錄在用過的紙張背面, 足見過去一代人的節省, 對物品的珍惜。

翻開帳本, 裡頭記錄的細節, 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1965年帳本分收與付兩筆, 情況如下:

收可懂但是可以看出在那個年代人們以集體經濟為主, 按工分補助費用, 糧食分來也僅夠糊口, 物資匱乏, 人們幾乎夜以繼日辛苦勞作。

60年代, 養豬、做豆腐、做酒, 接生費、兔毛、賣樹等都成了貼補家庭收入, 而支出費用則很少, 除了家庭費用, 大多是偶爾有一次買樹、兒子娶妻彩禮錢、路費、買床、修屋、賣布等費用。

在六十年代的永嘉農村, 經濟仍然十分滯後, 劉學標老人一家卻能開源節流, 除了跟當時大多數農戶那樣, 每年靠養頭豬或養幾隻兔弄點收入之外,

還販樹、做豆腐、釀酒出售, 家人還有接生的“手藝”, 雖靠的是雙手與雙肩, 但每年基本略有盈餘。 這對於當時大多數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我縣廣大農戶來說, 家境已算殷實。

到了70年代, 物價增長, 家庭生活費用收入開支明顯增多, 到了80、90年代, 改革開放後, 幾個子女成家立業了, 劉學標的筆記大多是買菜錢的小筆支出, 已經看不到賣兔毛、賣酒等收入, 這也表示人們生活水準已經上了新臺階, 日子也越過越好。

父親記了一輩子的賬, 但從不欠“人情賬”

為了更加詳細地瞭解劉學標老人, 記者特意拜訪了劉學標的小兒子劉奇峰先生。

在得知來意後, 劉奇峰拿出了另一本帳本。 在這本帳本上, 清晰地記載了劉學標每個年齡段的經歷。

劉學標先生畢生好學(照片由劉奇峰提供)

劉學標1925年出生, 15歲小學畢業後就跟著他父親在店裡學做生意, 22歲時和父親分開。 1955年, 30歲藥業歇業後, 劉學標被縣社工商局轉入沙頭合作飯店擔任會計工作。 “沙頭飯店工作沒幹多久, 父親就被下放到四海山農場。1962年父親被下放到農村生產隊集體生產,也兼任會計;80年他又當上村委會計。”

劉奇峰說,父親除了務農一直兼任會計員,一輩子都在和數字打交道。小時候經常看到父親伏案在餐桌上一直打算盤算帳。除了生產隊、村裡的帳本,附近村落及親戚也常找父做帳本。

“那時候真正的會計人員是非常稀缺的。90年代的時候,父親也曾參加過一次溫州會計考試,拿了第一名。父親不僅做賬了得,而且也非常細心負責,帳目差了一分錢他都要通宵重算很久,直到收支平衡。父親常說,帳目收支即使一分之差,可能某一項目支出可能有十元、百元甚至千元之差,所以每筆帳目必需要特別清晰。”

在劉奇峰印象裡,父親一直是非常能幹的人,在那個貧困的年代,從小沒吃過苦。“父親做的一手好菜,有一手好刀法,村裡辦喜事,都會邀父親來幫忙,寫大字,貼對聯,擔任大廚,父親做的相當於現在婚慶人。”

劉奇峰說,從結親到婚宴舉辦,農村結婚一般要要準備4-5天。在過去辦喜事,大多菜譜主要是乾貨為主,鮮貨很少,一盤新鮮肉、豆芽、海帶、筍乾、豆腐乾都是比較上好的菜,花菜在那個時候也非常稀缺。“7、8歲的時候,我常常跟著父親,吃到不少美食。父親還會做炒米糖,我會幫著拿出去賣。”

上世紀80年代,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劉學標重新經營自己的南什商店。“父親對帳目精於計算,但自己為人很節省,很少買新衣服,用過的紙張都要兩面用,待人處事和善,村裡每個人相處非常融洽。”劉奇峰先生告訴記者,父親對我們幾個子女要求並不多,他只告誡我們在外交友要用心,不要欠人情賬。

在劉學標的眾多帳本中,有一本專門記錄了各親朋戚友看望劉奇峰母親登記,以及子女來照料登記。在帳本裡,記載了哪個村誰送來什麼禮物,如荔枝、白糖、奶粉、肉等。劉奇峰說,父親這本記錄,用四個字概括,那就是什麼叫“禮尚往來”。若是對方家裡遇到什麼事,父親也總是帶上禮品,第一時間趕去探望。父親七年前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勤儉與為人深深地影響了我們兄妹。

在劉學標的老宅,許多的帳本被清晰陳列在書櫃裡,數十年如一日,老人一直都有記錄。劉奇峰說父親生前很愛乾淨,每次去看望他,屋子總是一塵不染。晚年的娛樂生活就是看看書,會說書評,在過去沒有電視的年代,他常常坐在南什雜貨店給人說書。

77歲就不開雜貨店了,劉學標老人生活很簡樸,靠著以前積蓄及過年時子女給的紅包,去世時還剩下兩萬元,彌留之際,老人要求用來捐贈給了村裡修建祠堂。與人為善的劉學標受到村裡人喜愛,在出殯那天,幾乎全村的人都前來參加葬禮,送他最後一程。

這些看似簡簡單單的流水帳,其實濃縮了劉學標老人一家幾十年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與變化,也反映出改革開放、物價變遷的整個時代烙印...

父親就被下放到四海山農場。1962年父親被下放到農村生產隊集體生產,也兼任會計;80年他又當上村委會計。”

劉奇峰說,父親除了務農一直兼任會計員,一輩子都在和數字打交道。小時候經常看到父親伏案在餐桌上一直打算盤算帳。除了生產隊、村裡的帳本,附近村落及親戚也常找父做帳本。

“那時候真正的會計人員是非常稀缺的。90年代的時候,父親也曾參加過一次溫州會計考試,拿了第一名。父親不僅做賬了得,而且也非常細心負責,帳目差了一分錢他都要通宵重算很久,直到收支平衡。父親常說,帳目收支即使一分之差,可能某一項目支出可能有十元、百元甚至千元之差,所以每筆帳目必需要特別清晰。”

在劉奇峰印象裡,父親一直是非常能幹的人,在那個貧困的年代,從小沒吃過苦。“父親做的一手好菜,有一手好刀法,村裡辦喜事,都會邀父親來幫忙,寫大字,貼對聯,擔任大廚,父親做的相當於現在婚慶人。”

劉奇峰說,從結親到婚宴舉辦,農村結婚一般要要準備4-5天。在過去辦喜事,大多菜譜主要是乾貨為主,鮮貨很少,一盤新鮮肉、豆芽、海帶、筍乾、豆腐乾都是比較上好的菜,花菜在那個時候也非常稀缺。“7、8歲的時候,我常常跟著父親,吃到不少美食。父親還會做炒米糖,我會幫著拿出去賣。”

上世紀80年代,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劉學標重新經營自己的南什商店。“父親對帳目精於計算,但自己為人很節省,很少買新衣服,用過的紙張都要兩面用,待人處事和善,村裡每個人相處非常融洽。”劉奇峰先生告訴記者,父親對我們幾個子女要求並不多,他只告誡我們在外交友要用心,不要欠人情賬。

在劉學標的眾多帳本中,有一本專門記錄了各親朋戚友看望劉奇峰母親登記,以及子女來照料登記。在帳本裡,記載了哪個村誰送來什麼禮物,如荔枝、白糖、奶粉、肉等。劉奇峰說,父親這本記錄,用四個字概括,那就是什麼叫“禮尚往來”。若是對方家裡遇到什麼事,父親也總是帶上禮品,第一時間趕去探望。父親七年前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勤儉與為人深深地影響了我們兄妹。

在劉學標的老宅,許多的帳本被清晰陳列在書櫃裡,數十年如一日,老人一直都有記錄。劉奇峰說父親生前很愛乾淨,每次去看望他,屋子總是一塵不染。晚年的娛樂生活就是看看書,會說書評,在過去沒有電視的年代,他常常坐在南什雜貨店給人說書。

77歲就不開雜貨店了,劉學標老人生活很簡樸,靠著以前積蓄及過年時子女給的紅包,去世時還剩下兩萬元,彌留之際,老人要求用來捐贈給了村裡修建祠堂。與人為善的劉學標受到村裡人喜愛,在出殯那天,幾乎全村的人都前來參加葬禮,送他最後一程。

這些看似簡簡單單的流水帳,其實濃縮了劉學標老人一家幾十年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與變化,也反映出改革開放、物價變遷的整個時代烙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