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這款宇宙級晶片到底有多強?北斗衛星曾被人掐脖子

在追求資訊化和精確打擊的今天,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重要性不亞於核武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研全球定位系統, 它使我國擺脫對國外同類產品的依賴, 避免了關鍵時刻被人掐脖子的風險。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 曾幾何時北斗衛星的心臟——CPU依然被美國壟斷。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使我國擺脫對國外同類產品的依賴

眾所周知, 由於太空中沒有大氣層保護, 宇宙輻射遠高於地表, 如果打到人造衛星上的晶片, 就 好比石頭打到玻璃上, 會損毀晶片內部電路, 導致衛星報廢。 想要衛星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正常工作, 星載晶片必須具備高超的抗輻射能力。 在過去, 這樣的晶片中國必須通過首腦級別的外交才能買到少數的幾顆。

中國科學家經過十幾年夜以繼日的研發終於開發出屬於中國的抗輻射晶片

中國科學家經過十幾年夜以繼日的研發, 終於開發出屬於中國的抗輻射晶片。 2015年3月31日, 中國成功發射第17顆北斗導航衛星, 這顆衛星首次使用中國製造的“龍芯”(CPU)。 眼下, 蒼茫宇宙中, 已經有3顆人造衛星使用了龍芯的抗輻照晶片, 最久的已經在軌運行了兩年多, 沒有一次被宇宙射線打壞而影響工作。

此外, 還有十幾顆衛星即將搭載龍芯抗輻照晶片。

最重要的是, 在國際上能買來的晶片相比, 龍芯1E和龍芯1F的性能還是要更好一些, 處理能力和可靠性也與國際上能買到的持平。

安裝毛髮的殲20怎麼看怎麼彆扭

長期以來, 我國在工業領域有兩大心臟病,

一是航空發動機、二是高性能晶片。 如果說航空發動機是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那麼晶片這是資訊產業領域裡的鑽石, 缺少自主CPU技術和產業, 不僅資訊產業受制於人, 國家安全還面臨威脅。 2016年中國進口晶片的總額高達1.4萬億人民幣, 而去年中國GDP總值才剛剛跨過70萬億臺階。

為了擺脫這種窘迫局面, 中國計畫投入1000億至1500億美元, 以圖到2030年從技術上趕超世界領先企業, 包括各類晶片的設計、裝配和封裝公司, 從而擺脫對國外供應商的依賴。 相信在國家大力扶植的情況下, 智慧勤勞的中國科學家們必定不會辜負全民族重托。

最後祝願所有奉獻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科學家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