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期中成績出來後,聰明家長做好這3件事,孩子成績暴增!

期中考試已經落下帷幕, 隨之而來的就是考試成績的公佈。 孩子的成績一直是家長心裡的一根刺, 牽動著家長的每一根神經。

最近, 家長見面時候的寒暄直接變成了:

“你們家兒子這次考試怎麼樣啊?”

“甭提了!那點分說出來都嫌丟人, 我告訴他, 這周開始, 到輔導班老老實實補課去!你兒子呢?”

“我兒子還不錯, 每科都在95分以上, 班上前三名, 這不剛剛去給他買了一部手機當獎勵!”

生活中不在乎孩子分數的家長幾乎沒有, 但絕大部分家長, 在對待孩子考試成績的問題上卻有失偏頗。 無論考得好考得差, 怎樣處理才能給孩子積極的回應, 幫助他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好地發展呢?

其實, 陪孩子做好以下這三件事, 比考滿分更重要!

01

▣ 高分不驕, 告訴孩子要不驕不敗, 善於總結經驗

一些家長, 在得知孩子考了高分後, 喜歡用金錢或貴重的東西以此作為孩子的鼓勵,

殊不知這樣的獎勵會轉移了孩子學習的本來目的, 無形中在暗示孩子, 學習是痛苦的, 是需要條件來交換的, 沒了所謂的物質獎勵, 考試就會變成一種無形的枷鎖。

如果獎勵過重, 容易將孩子“捧”得高高在上, 但是適當的獎勵, 如帶孩子到書店去買幾本書, 或者親自為孩子煮上一頓他愛吃的美食等等, 這樣則有助於孩子養成不驕不敗的良好性格。

家長更需要做的是, 説明孩子分析卷面的得失情況, 總結經驗, 揚長避短, 乘勝前進, 為下一次的考試“更上一層樓”打下堅實的基礎, 爭取做到越考越高分, 做個常勝將軍!

02

▣ 低分不餒, 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再努力找差距

如果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盡人意, 或離你的要求差一段距離,

作為家長的您這個時候, 千萬不要激動, 也不要憂慮, 更不要發怒。 而是要努力做到心平氣和地在孩子的試卷上“挖掘”值得讚賞的“成就”, 就像淘金工人一樣, 用心地尋找其閃光點, 及時給予讚賞和鼓勵, 同時指出不足, 樹立孩子的信心, 努力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千萬不可用刺激的語言來傷害孩子, 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情緒, 產生不良的後果。

例如:

有一位一年級的小學生, 平常數學考試都是100分, 可這次只考了96分。 他回家後如實把成績告訴了媽媽, 媽媽聽過過說:“很好, 你真聰明, 媽媽很高興。 媽媽知道你心裡肯定有點難過。 遇到這樣的情況, 換作是媽媽, 也會難過。 可是, 你想過沒有, 對於一張100分的試卷, 你已經得了96分, 就差4分就滿分了。

看看這些你做對的題, 一步一步你都算得那麼準確, 寫得清清楚楚。 想想看, 你是怎麼做對這些的?都有些什麼經驗和心得可以總結一下?”

然後再進一步引導孩子分析被扣分的題為什麼沒有做對, 當孩子解決了所有的錯題, 給孩子一個深情的擁抱和一個甜蜜的親吻, 告訴他:你的進步, 帶給媽媽莫大的快樂、幸福!

03

▣ 客觀評價, 多給孩子鼓勵, 定下合理的目標

不管成績如何, 家長都應該客觀評價, 和孩子一起從整體成績中找到自身的個體差異, 然後根據孩子當前的學習狀態, 一起分析試卷, 然後結合孩子當前的實際能力, 下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 這個目標可以比孩子當前的實際能力高出一些, 但是一定要合理。

因為只有合理的目標才能給孩子帶來挑戰的同時給孩子提供動力。

家長要善於從中找到孩子的閃光點, 加以放大, 給予鼓勵。 這種期待和鼓勵會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給孩子以信心, 增加孩子學習的動力, 讓孩子更堅強, 更勇敢, 更有上進心。 讓孩子充滿自信地學習, 會讓做家長的您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分數本是對孩子一階段學習情況的一個檢驗, 它只是個形式和手段, 並不能證明孩子真正學到了多少知識, 也不能證明一個孩子的品格與才能, 更不是衡量孩子聰明與否的唯一標準。 所以, 作為父母一定要理性對待期中考試成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