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五年歲月不等閒——聊城市水文局中小河流治理建設回眸

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重要性

新中國成立後, 國家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防洪建設, 經過50多年的江河治理, 大江大河的防洪抗旱的能力得到提高, 然中小河流的治理明顯滯後。 因我國中小河流治理存在防洪基礎設施薄弱、河道淤積萎縮嚴重、缺乏規劃指導。 固導致半數以上的中小河流經常發生洪澇災害。 由於中小河流治理存在著突出問題, 對我國城鄉、尤其是縣城、重要集鎮和糧食生產基地的防洪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2010年以來,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的增長, 對加強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洪減災能力的需要更是迫在眉睫。

近年來, 國家加大了中小河流的治理力度, 聊城市列入國家“十二五”重點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規劃專案中。 聊城市水文局作為聊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項目的主要單位, 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 貫徹落實中央、省決策部署的重要任務, 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防洪減災體系。 聊城市水文局充分認清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要意義, 切實增強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全力以赴推進這項工作。 針對該專案聊城市水文局給予高度的重視。 水文局高廣東局長指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項目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 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水利部、省水利廳的決策部署, 進一步提振精神、卯足幹勁、敢於擔當,

共同推進我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有序進行。 針對聊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項目治理任務的時間之緊、任務之重、強度之大、要求之高等特點, 水文局專門成立聊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專項小組, 由水文局副局長劉光總負責, 測驗科科長李清林做技術負責人, 單位各技術精英骨幹組成。

二、 可研階段

2010年是聊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項目的可研階段。 隔行如隔山, 對於沒有基礎的水文工作人員, 去搞一些建設工程的研究, 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可研時間是比較緊張的, 20個水文站、14個水位站的可研報告, 光聽這些數字足以表明工作的繁重, 然而為了保證報告的完善與精准,

小組成員通宵達旦、夜以繼日、廢寢忘食, 3個晝夜僅僅休息了不到2個小時。 由於之前的很多資料都是紙質版本, 查閱非常不便, 有時候小組成員為了一組資料需要翻越海量的資料, 甚至一上午也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資料。 有時為確定一組河流等斷面資料的準確性, 需要查閱相關資料資料, 重新計算整理, 甚至驅車到現場進行驗證。

三 、初設與勘測階段

聊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項目的初設是由山東省水利廳招標, 山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編制, 聊城市水文局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資料收集中的勘測資料收集對我們小組成員又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為在保證工作品質的情況下加快工作進度, 水文局分成2個勘測小組,

由現測驗科科長李清林、現莘縣水文局局長闞子武分別帶隊。

寒冬十二月, 晨起踐嚴霜。 不知不覺, 勘測工作已經進入到12月, 要知道北方的冬天是天寒地坼, 尤其是早晨與晚上更是寒風刺骨。 “為儘快完成勘測工作, 我們都是每天6點出發, 晚上9左右才回來。 很多時候都是用手電筒照著去讀數。 記得有一次天降大霧, 尤其是河邊更是大霧彌漫, 伸手不見五指, 根本不能看清河流的水尺讀數, 我們只能涉水到水尺近前讀數。 半夜回來, 能見度就更低了, 只能隱隱約約看到路面上的白線, 回到單位時已經10點多了, 同志們顧不得吃飯, 趕緊整理一天的勘測資料, 以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勘測科科長李清林回憶道。

四、建設階段

2012年5月,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雨量站新建97處、改建28處, 涵蓋了市內所以鄉鎮。 為保證工程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 市領導決定, 由聊城市水利局房辦牽頭, 成立聊城市中小河流水文監測設施建設小組, 各縣市水利局領導組成各組成員, 以便加強與地方上的聯繫。 為趕工期, 7月份雨量站建設工作同時開工, 這對於水文局的小組成員來說又是一次挑戰。 為保證工程品質, 在接下來的幾個多月中, 他們幾乎全部都在奔波中度過, 平均每天需要驅車行駛四、五百公里的路程, 進行巡查, 以保證工程順利建設。

聊城市雨量站建設網站多、分部廣、內容繁雜, 協調工作繁重, 尤其是建設正直汛期階段, 更是加重了建設難度。 有時小組成員一天都是水米未進,積極主動的去協調工作,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成員們的不懈努力,加之地方各級領導的支持,終在12月份完成雨量站的建設工作。

2013年新建水位站、水文站開始建設。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包括20處水位站、7處中心水文站、1處水文巡查基地,總規劃建設用地43畝,分部建設于東阿、高唐、臨清、冠縣、莘縣、東昌府區等地,其中邢莊水位站與水文巡測基地建於一處。為使工程得以順利進行,特意通過市政府辦公室,形成一份檔,下發到個縣市地區,希望得到各縣市地區有關部門的協助。

由於水位站占地少,數量多、牽扯範圍複雜,通常一處站址牽扯到幾家甚至幾十家單位或村委,造成工程選址的困難。有的地方給予工程建設用地也會被安排在邊角位置,距離觀測地點距離較遠,對水位的觀測工作造成困難。有時加之某些地區領導對水文事業瞭解有限,水文事業對當地的防洪抗旱所起功能理解匱乏,土地規劃選址不能順利進行,工作進度緩慢。小組成員幾乎出動全部主力積極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加之當地水利局同志的大力支持,讓地區領導充分認識到水位站建設選址的重要性。

同時,中心水文站的建築選址也是一波三折。為保證今後水文事業的順利進行,水文監測工作的準確、迅速、有效,滿足防汛除澇的需要,中心水文站的選址時常在變動,平均每處不少於3次。一提到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心水文站的選址變遷情況時,測驗科科長李清林眼裡露出了一抹激動:哎,每次選址工作的變遷對於我們小組成員來說都是一次考驗,上至縣市級領導下至鄉鎮辦事處、村委辦事處,基本每一處我們都跑了。本來按說可以直接通過檔函來說明的,但是那就不是半天或者一天的時間了,而是幾天甚至幾十天的事情了。我們為了趕進度,趕工期,只能親自送達,與當地各領導見面,確保讓其最快同意。然而領導也不一定隨時都能見到的,那是13年的冬天,上午剛剛跑完縣市辦公室走完程式,就差鄉鎮辦事處的領導簽字,而不巧的是領導出差,為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進度,我們幾個人在辦公樓外面等到深夜。當然非常感謝各縣市領導的積極配合,特別對當地發佈行文、行函的方式,表達了水文站建設的重要意義,得到了下面各地區領導的支持。

聊城市改造水文站的代表是賈莊水文站,它是小流域的代表網站,之前賈莊水文站位於德王河東支,屬於相對封閉的小流域,經過時間的洗禮,界限已經模糊,嚴重影響了水文測驗工作的進行。現經市局領導商議把賈莊水文站遷移到西新河柳林路公路橋上游20米處。規劃建設時與東昌府區水利局楊局長、張局長溝通,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確定利用當地居民的土地來完成建設。

各處網站建設中,不但要把握好進度關,同時也要把握好品質關、安全關。小組成員中配有專門的品質安全監督員。貫徹安全預防為主的方針,在施工中應把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水文設施的建設具有一定得專業性以及複雜性,尤其是建成後還是我們自己使用,品質與安全不到位,會嚴重危害我們之後的水文測驗工作,所以我們必須要嚴格把控安全與品質。”小組成員魏緒兵說道。“我們平時採取巡查、抽查,甚至是工地突擊檢查的方式,就是為了保證工程的品質過關。”是的,小組成員每一位都很清楚,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關係到自身今後工作的切身利益;關係到今後水文事業順利開展與否;關係到我市防汛抗旱工作的目標,所以才有之前每天披星戴月的勘測;才有每一天四、五百公里的奔波;才有工地的突擊檢查,最終才有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順利進行。

2015年4月中小河流監測系統基本完成,標誌著我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基本完工。“終於完成了!”勘測科科長李清林激動的說道,“歷時5個春夏秋冬,覆蓋全市所以縣市,不管經歷多少困難與挫折,我們始終在努力,因為我們是水文人,我們要對得起“水文人”這一身份!”

五年,是砥礪奮進的五年、艱苦奮鬥的五年、日新月異的五年、水惠民生的五年。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完成,完善了我省水文流域系統,推進了水文事業的發展,強化了應對突發水旱災害的水文應急監測及預測預報能力,能夠為防災減災提供可靠的支撐。(聊城市水文局 王龍 武俊嶺)

有時小組成員一天都是水米未進,積極主動的去協調工作,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成員們的不懈努力,加之地方各級領導的支持,終在12月份完成雨量站的建設工作。

2013年新建水位站、水文站開始建設。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包括20處水位站、7處中心水文站、1處水文巡查基地,總規劃建設用地43畝,分部建設于東阿、高唐、臨清、冠縣、莘縣、東昌府區等地,其中邢莊水位站與水文巡測基地建於一處。為使工程得以順利進行,特意通過市政府辦公室,形成一份檔,下發到個縣市地區,希望得到各縣市地區有關部門的協助。

由於水位站占地少,數量多、牽扯範圍複雜,通常一處站址牽扯到幾家甚至幾十家單位或村委,造成工程選址的困難。有的地方給予工程建設用地也會被安排在邊角位置,距離觀測地點距離較遠,對水位的觀測工作造成困難。有時加之某些地區領導對水文事業瞭解有限,水文事業對當地的防洪抗旱所起功能理解匱乏,土地規劃選址不能順利進行,工作進度緩慢。小組成員幾乎出動全部主力積極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加之當地水利局同志的大力支持,讓地區領導充分認識到水位站建設選址的重要性。

同時,中心水文站的建築選址也是一波三折。為保證今後水文事業的順利進行,水文監測工作的準確、迅速、有效,滿足防汛除澇的需要,中心水文站的選址時常在變動,平均每處不少於3次。一提到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心水文站的選址變遷情況時,測驗科科長李清林眼裡露出了一抹激動:哎,每次選址工作的變遷對於我們小組成員來說都是一次考驗,上至縣市級領導下至鄉鎮辦事處、村委辦事處,基本每一處我們都跑了。本來按說可以直接通過檔函來說明的,但是那就不是半天或者一天的時間了,而是幾天甚至幾十天的事情了。我們為了趕進度,趕工期,只能親自送達,與當地各領導見面,確保讓其最快同意。然而領導也不一定隨時都能見到的,那是13年的冬天,上午剛剛跑完縣市辦公室走完程式,就差鄉鎮辦事處的領導簽字,而不巧的是領導出差,為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進度,我們幾個人在辦公樓外面等到深夜。當然非常感謝各縣市領導的積極配合,特別對當地發佈行文、行函的方式,表達了水文站建設的重要意義,得到了下面各地區領導的支持。

聊城市改造水文站的代表是賈莊水文站,它是小流域的代表網站,之前賈莊水文站位於德王河東支,屬於相對封閉的小流域,經過時間的洗禮,界限已經模糊,嚴重影響了水文測驗工作的進行。現經市局領導商議把賈莊水文站遷移到西新河柳林路公路橋上游20米處。規劃建設時與東昌府區水利局楊局長、張局長溝通,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確定利用當地居民的土地來完成建設。

各處網站建設中,不但要把握好進度關,同時也要把握好品質關、安全關。小組成員中配有專門的品質安全監督員。貫徹安全預防為主的方針,在施工中應把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水文設施的建設具有一定得專業性以及複雜性,尤其是建成後還是我們自己使用,品質與安全不到位,會嚴重危害我們之後的水文測驗工作,所以我們必須要嚴格把控安全與品質。”小組成員魏緒兵說道。“我們平時採取巡查、抽查,甚至是工地突擊檢查的方式,就是為了保證工程的品質過關。”是的,小組成員每一位都很清楚,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關係到自身今後工作的切身利益;關係到今後水文事業順利開展與否;關係到我市防汛抗旱工作的目標,所以才有之前每天披星戴月的勘測;才有每一天四、五百公里的奔波;才有工地的突擊檢查,最終才有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順利進行。

2015年4月中小河流監測系統基本完成,標誌著我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基本完工。“終於完成了!”勘測科科長李清林激動的說道,“歷時5個春夏秋冬,覆蓋全市所以縣市,不管經歷多少困難與挫折,我們始終在努力,因為我們是水文人,我們要對得起“水文人”這一身份!”

五年,是砥礪奮進的五年、艱苦奮鬥的五年、日新月異的五年、水惠民生的五年。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完成,完善了我省水文流域系統,推進了水文事業的發展,強化了應對突發水旱災害的水文應急監測及預測預報能力,能夠為防災減災提供可靠的支撐。(聊城市水文局 王龍 武俊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