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百歲尼康敗退中國:打敗他的不是佳能,而是……

尼康, 這家剛剛迎來百年誕辰的日本相機製造巨頭, 正在敗退中國。 10月30日, 尼康突然宣佈關停映射事業部在中國無錫的光學儀器生產子公司(簡稱“NIC”), 至於關停原因, 尼康的官方解釋是, 由於智慧手機的崛起, 小型數碼相機市場急速萎縮, NIC開工率明顯下降, 經營困難。

叱吒百年, 尼康這個影像巨頭似乎正陷入困頓。 據日媒報導, 關閉NIC是該公司2016年11月開始推進的結構改革的一環。

日近黃昏的百年巨人

數碼相機的鼎盛時代要數2011-2012年了, 那時NIC工廠的員工人數曾達到峰值5800人, 累計生產1億片鏡片, 2012年產值達60億元。

據統計, 相機零售店也是銷量最好的時候, 如果加上批發, 每天能賣掉上百台卡片機。

單反相機也在隨後的2013-2014年迎來黃金時代, 但是好景不長, 隨著智慧手機配備的高圖元、美顏、修圖等更便捷拍照技術的崛起, 最先受到衝擊的是數碼相機。

尼康近幾年的業績連續下滑。 鼎盛時期, 尼康一年的影像業務收入曾高達7512億日元, 但是2016年已經縮減到5204億日元, 利潤也從607億日元下降到457億日元。 不久前公佈的2017財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 尼康淨利潤虧損8.31億日元, 而上年同期盈利還高達187.1億日元。 2016年, NIC工廠生產的相機數量175萬台, 全年銷售額約為12億元人民幣, 從2012年到2016年, 銷售額已經下降了68%。

如今尼康所遇到的困境, 只能說是整個行業的一個縮影。 日本國際相機影像器材工業協會(CIPA)發佈的資料顯示, 相機和鏡頭的產量和出貨量在最近三年都呈現出依次遞減的趨勢。 卡片相機的市場規模更是已經縮小到頂峰時期的10%左右, 佳能、索尼等影像巨頭日子同樣不好過。

打敗尼康的不是佳能, 而是智慧手機

“我消滅你, 與你無關”, 這句源自著名科幻小說《三體》裡的經典名句, 同樣適用於電子技術領域, 大家肯定不會忘記曾經在攝影產業裡有個叫“柯達”的世界500強巨頭公司, 其技術曾經領先世界十年以上, 但是卻被一樣“新鮮事物”僅用了不到20年就徹底打敗——數碼相機。

近幾年智慧手機的迅速崛起, 使得數碼相機率先被波及, 不僅快速增長不再, 市場規模更是縮小到了頂峰時期的1/10左右。 現在的智慧手機都打著“拍照”功能強大的旗號, 並且還能隨時PS和上傳, 導致不少消費者對於相機的訴求發生變化, 出門遊玩也不再需要“長槍短炮”了。

不只是尼康, 日本整個相機行業的出貨量都與巔峰時期不可同日而語, CIPA最新公佈的全球相機出貨量顯示, 雖然2017年的出貨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好轉, 但仍與2015年相去甚遠, 2016年可謂是一個低谷。

利潤逐漸減少, 品牌競爭卻更加明顯, 有些廠商在微單領域發力, 有些則選擇與智慧手機廠商合作。 據市場調研機構ZDC發佈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數碼相機市場研究報告, 佳能以44.1%的關注度位列第一, 而尼康則以18.9%排在第二, 索尼緊隨其後, 並有趕超尼康的趨勢。 今年上半年, “微單”資料表現突出, 呈強勁上升勢頭, 而在這一領域競爭力強大的索尼, 在Q2的關注度就超過了尼康。

相機行業的二次衝擊

相機行業的下滑,與市場大環境脫不了關係,根據CIPA的資料,全球數碼相機銷量在2010年達到頂峰,此後便開始逐年下滑,2014年的總體銷量甚至要比2000年還要略低一些。

除了尼康,佳能、富士、索尼等一眾影像巨頭的日子也頗為難熬。富士影像產品上一季度營業額同比下降11.5%,營業利潤同比下降28.5%;佳能影像業務的營業額比2016年第二財季下降13.5%;索尼上一季度營收16889億日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0.8%,運營利潤同比下滑48%。

其實,這已經是相機行業受到的第二次衝擊了,膠片相機在十幾年前就已經被血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柯達——2012年1月19日,老牌影像帝國柯達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在過去的十年,隨著智慧手機的迅速崛起,尤其是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之後,隨身攜帶的便利性和逐漸提升的拍照性能,讓卡片數碼相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2017年全球共拍攝了1.2萬億張數碼照片,其中85%都是手機拍攝。相比2011年的4千億增幅驚人。2010年到2016年期間,數碼相機出貨量下降80%至2400萬部。

面對來勢洶洶的智慧手機,數碼巨頭們已經開始深度調整,如推出更強大的光學變焦功能,拓展無反相機市場。相比笨重的單反相機,無反相機體積能縮小至卡片機大小,但畫質堪比單反。

困境下轉型 效果不佳

除了智能手機帶給尼康的衝擊之外,其自身的品質問題在近幾年也屢次被擺上檯面。不久前的8月23日,距離尼康百年誕辰剛過不到1個月,尼康就發佈公告稱,其100周年紀念版照相機和鏡頭隨附的金屬箱上的印刷徽標可能會脫落,故將暫停這些產品的出貨。

這已經不是尼康第一次因品質問題上“熱搜”了,此前也曾因為快門、電池等問題被曝光,不免在消費者心中產生質疑,一向以品質過硬自居的尼康這是怎麼了?業內曾稱尼康經歷了“四大劫”,而不論是自然災害對尼康工廠的損失,還是自身因品質問題遭受的質疑,都讓處在“下坡路”上的尼康雪上加霜。

實際上相機業務只是尼康旗下的產業之一,其知名度也最高,也是尼康財報營收貢獻最大的板塊。另外,尼康在半導體、顯微成像儀器、醫療診斷映射設備等領域也有成就。尼康在消費領域已經進入VR領域,並推出了全景相機,在商用方面也進入了再生醫療領域,只是目前這些領域並沒有給尼康帶來顯著的效益。

據2017財年尼康年報顯示,映射事業貢獻了尼康超五成的收益,精密事業則貢獻了超三成的收益。遺憾的是,尼康的光學儀器和醫療板塊在2017財年表現不佳。處於轉型關鍵期的尼康,正在努力平衡新老業務,但是由於產品吸納比較單一,以往映射事業又占了過高比例的營收,導致了其轉型困難。

互聯網時代,你的對手永遠超乎想像,一般不會來自產業內部,就像打敗諾基亞不是摩托羅拉而是生產電腦的蘋果,擊敗康師傅的不是統一而是餓了麼、美團外賣,而打敗你的方式,也絕對不是你所熟悉的手段。所有巨頭企業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柯達、諾基亞、尼康的例子都在說明一個道理,即一個企業不可能有一勞永逸的生意,更不可能有只賺不賠的商業模式。

相機行業的二次衝擊

相機行業的下滑,與市場大環境脫不了關係,根據CIPA的資料,全球數碼相機銷量在2010年達到頂峰,此後便開始逐年下滑,2014年的總體銷量甚至要比2000年還要略低一些。

除了尼康,佳能、富士、索尼等一眾影像巨頭的日子也頗為難熬。富士影像產品上一季度營業額同比下降11.5%,營業利潤同比下降28.5%;佳能影像業務的營業額比2016年第二財季下降13.5%;索尼上一季度營收16889億日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0.8%,運營利潤同比下滑48%。

其實,這已經是相機行業受到的第二次衝擊了,膠片相機在十幾年前就已經被血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柯達——2012年1月19日,老牌影像帝國柯達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在過去的十年,隨著智慧手機的迅速崛起,尤其是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之後,隨身攜帶的便利性和逐漸提升的拍照性能,讓卡片數碼相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2017年全球共拍攝了1.2萬億張數碼照片,其中85%都是手機拍攝。相比2011年的4千億增幅驚人。2010年到2016年期間,數碼相機出貨量下降80%至2400萬部。

面對來勢洶洶的智慧手機,數碼巨頭們已經開始深度調整,如推出更強大的光學變焦功能,拓展無反相機市場。相比笨重的單反相機,無反相機體積能縮小至卡片機大小,但畫質堪比單反。

困境下轉型 效果不佳

除了智能手機帶給尼康的衝擊之外,其自身的品質問題在近幾年也屢次被擺上檯面。不久前的8月23日,距離尼康百年誕辰剛過不到1個月,尼康就發佈公告稱,其100周年紀念版照相機和鏡頭隨附的金屬箱上的印刷徽標可能會脫落,故將暫停這些產品的出貨。

這已經不是尼康第一次因品質問題上“熱搜”了,此前也曾因為快門、電池等問題被曝光,不免在消費者心中產生質疑,一向以品質過硬自居的尼康這是怎麼了?業內曾稱尼康經歷了“四大劫”,而不論是自然災害對尼康工廠的損失,還是自身因品質問題遭受的質疑,都讓處在“下坡路”上的尼康雪上加霜。

實際上相機業務只是尼康旗下的產業之一,其知名度也最高,也是尼康財報營收貢獻最大的板塊。另外,尼康在半導體、顯微成像儀器、醫療診斷映射設備等領域也有成就。尼康在消費領域已經進入VR領域,並推出了全景相機,在商用方面也進入了再生醫療領域,只是目前這些領域並沒有給尼康帶來顯著的效益。

據2017財年尼康年報顯示,映射事業貢獻了尼康超五成的收益,精密事業則貢獻了超三成的收益。遺憾的是,尼康的光學儀器和醫療板塊在2017財年表現不佳。處於轉型關鍵期的尼康,正在努力平衡新老業務,但是由於產品吸納比較單一,以往映射事業又占了過高比例的營收,導致了其轉型困難。

互聯網時代,你的對手永遠超乎想像,一般不會來自產業內部,就像打敗諾基亞不是摩托羅拉而是生產電腦的蘋果,擊敗康師傅的不是統一而是餓了麼、美團外賣,而打敗你的方式,也絕對不是你所熟悉的手段。所有巨頭企業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柯達、諾基亞、尼康的例子都在說明一個道理,即一個企業不可能有一勞永逸的生意,更不可能有只賺不賠的商業模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