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蘇35超強機動性“鐘式”高難機動動作,讓雷達成為擺設

2014年, 蘇35第一次出現在中國。 在珠海航展上, 俄羅斯飛行員柏格丹駕駛一架蘇35在跑道上加速僅14秒就進入了起飛高度, 並直接大角度爬升。 幾乎可以用拔地而起來形容。 接著蘇35在空中完成了一系列超機動性動作。 當時有西方媒體記者看到蘇35的飛行表演後, 說道:這不是戰鬥機, 這是不明飛行物!

蘇35的超機動性, 它的發動機功不可沒。 它裝備兩台117S發動機, 是由AL-31F發動機改進而來, 高達80%的部件進行了重新設計, 風扇直徑增加了3%。 再加上其他多項改進, 使得發動機推力增加了16%。 可以很輕鬆的進行超音速巡航。

更好的發動機讓蘇35在空中對峙時具有更大的機動性優勢。

俄羅斯蘇35戰鬥機

更重要的是117S還是一款向量推力發動機, 它配備了向量推力噴管。 它可將推力主向做水準或垂直調整。 它的好處很多, 不僅可以使飛機起降過程更短, 還可以完成諸如:“鐘式”,

“落葉飄”, “赫布斯特鉤子”, “佛羅洛夫法輪”等幾乎所有高難的機動動作。

有網友說現代空戰都是超視距空戰, 這些所謂的機動都是花拳繡腿, 實戰中沒有任何用處。 其實不然, 當雙方都是隱身戰機時, 發現距離會越來越短, 所以當隱身戰機對決時發生狗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這也就為什麼殲20特別強調機動性能的原因。 以鐘式機動為例, 它以尾噴口為圓心, 整個機身原地180度調頭, 有如鐘錶的指針一樣轉動, 因此而得名。 它可以快速改變戰機方向, 咬往敵方。 這也是空中格鬥的致命絕招。 蘇35的這一絕招讓當今絕大多數戰鬥機望塵莫及。

俄羅斯蘇-35S戰鬥機特技飛行

從誕生的那一天起, 蘇-35及其早期改型蘇-27幾乎就是“向量機動”最著名的“代言人”。 它的一對發動機擁有可360度全向旋轉的向量噴口, 可以做原地筋斗、鐘擺、懸停、落葉飄等花活兒, 看得人們眼花繚亂。 西方直到同樣採用了向量技術的F-22出現, 才擁有匹敵蘇-35的超機動能力。

不過, 近年來, 有一派軍事專家和軍迷認為, F-22、蘇-35、蘇-30MKI、米格-29OVT等在航展中表演各種好看、誇張的向量機動,

其實是中看不中用, 因為這些動作都是在低速狀態下做的, 而且損失很大能量, 無論你怎麼轉怎麼翻, 都很難逃脫現代化空對空導彈和地空導彈的“魔爪”。

蘇-27戰鬥機

徐勇淩對此觀點不以為然。 “沒有向量發動機的四代機,

盤旋一圈, 最快也要10多秒20秒, 而向量戰機只要兩三秒就能掉頭180度, 能量損失其實比普通戰機少得多。 ”

他具體分析道, “在近距離格鬥中, 普通戰機如果發現身後有敵機, 你轉一圈, 對方導彈已經發射出來了;而在被咬尾時, 向量戰機就有可能在敵機對自己構成發射條件前, 把機頭指向敵機並搶先發射導彈, 同時, 敵機看不見本機尾噴管這個大輻射源, 也降低了被紅外導彈擊中的概率。 ”

另外徐勇淩還透露, 向量機動對規避導彈也大有好處:“因為戰鬥機的速度太快, 導彈打飛機要有提前量, 要連續計算目標運動軌跡。 向量戰機瞬間能改變運動方向, 一轉眼就掉頭走了, 來襲導彈推測兩秒鐘後目標的位置極易出錯, 很容易撲空。”

因此,在瞬息萬變的空戰中,向量技術對於把態勢變被動為主動,可謂助益巨大。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很容易撲空。”

因此,在瞬息萬變的空戰中,向量技術對於把態勢變被動為主動,可謂助益巨大。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