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工博會上體驗了三款 AR 智慧眼鏡後,我們覺得這個領域道阻且長

「從 Google Glass 到現在, 我們關注 AR 幾年了, 很希望能有商業化的 AR 方案能和工業場景實現深度結合, 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 」

在 11 月 7 日開幕的上海工博會現場, 一位來自汽車製造業的工程師這樣表達他對 AR 技術的渴求。

伴隨著蘋果 iPhone X 的面世和開售 , AR 技術在消費市場上的關注度和普及度正在快速攀升, 而在本次工博會的現場, 我們重點走訪了三家 AR 智慧眼鏡製造商之後, 也驚喜地發現, 除了消費級產品, 企業級 AR 應用產品也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

亮風台

亮風台 2012 年成立, 總部位於上海, 是國內最早聚焦 AR 的創業公司之一。

早期亮風台專注於軟體 SDK 的開發, 並相繼與騰訊 QQ、支付寶、汽車之家、蘇甯易購等大牌合作開發 AR 行銷工具。

軟體之外, 2015 年亮風台在獲得美圖領投的 A 輪融資後, 便開始投入硬體 AR 眼鏡的研發。

「中國 AR 公司很多, 但 95% 是偏應用, 自己並不掌握核心技術, 要麼只做軟體,

要麼只做硬體。 」亮風台 CEO 廖春元認為, 亮風台應該建立「核心演算法, 軟硬結合」的競爭壁壘。

在工博會現場, 亮風台展示了其第二代 AR 智慧眼鏡——HiAR Glasses , 這款眼鏡能同時支援視覺游標、智慧語音、自然立體手勢、物理觸控等四種方式進行交互。

在實際體驗中, 我通過 HiAR Glasses 能看到一台發電機,

以及一排虛擬的工具, 工作人員則能用手機或電腦第一視角看見 AR 眼鏡上部攝像頭的攝像畫面, 並進行畫面標注。 標注資訊會即時傳輸到 AR 眼鏡, 配合語音指導我進行下一步操作。

儘管現場體驗尚可, 但對於簡單的應用場景(主要用於工業虛擬培訓、巡檢監測、技術人員與專家的遠端協作),

高達 1.7 萬的售價著實也嚇到了不少人。

翊視皓瞳

AR 硬體核心模組方案提供商上海翊視皓瞳(Top Smart), 則在現場展出了一系列應用於倉儲、醫療、電力、化工、軍警執法等多種特殊應用場景的 AR 眼鏡。

儘管現場工作人員不斷向我強調他們的硬體模組很厲害,

並且有愛普生、索尼、國家電網等一系列知名的合作方;但現場的產品體驗並不盡如人意——單一的對話模式(只有視覺游標控制)、欠佳的視覺體驗(眼鏡中的資料表與環境中的光源混雜在一起)以及操作性不強的 Demo——這些很難讓人產生認同感。

愛普生

頗為意外的是,我在機器人館愛普生的展臺體驗到了 Moverio BT- 350 ——一款尚未在中國上市的愛普生新一代 AR 智慧眼鏡。

據工作人員介紹,早在 2011年 AR 行業萌芽之初,愛普生就開發出其第一代 AR 智慧眼鏡,到今天已經是第三代產品。愛普生於 2016 年 2 月推出 BT- 300 ,BT- 350 是其改進版。這款設備採用四核英特爾 Atom X5 處理器和安卓 5.1 系統,在產品舒適度、耐用性及靈活性上較 BT- 300 均有所提升。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款 AR 眼鏡在應用上將更偏向于博物館、醫療、物流和製造業等專業領域。由於現場體驗的人太多,我也只是簡單體驗了其視覺效果,總體而言在畫面清晰度、切換靈敏度上均比上面提到的兩款國產產品更佳。

小結:

對於很多科技愛好者來說 ,Google Glass 這款前沿的智慧眼鏡打開了可穿戴設備的潘朵拉魔盒,也為 AR 技術探索了一條現實的發展路徑。

不過由於成本高昂、開發平臺吸引力不足和觸碰隱私紅線等問題,被寄予厚望的 Google Glass 最終放棄了大眾市場,開始轉向開拓企業級市場。

目前來看,儘管 C 端市場冷淡,但在工業、醫藥、軍工、航太等特殊場景下的確存在痛點需求,因此很多廠家都開始嘗試做定位于工業應用的 AR 眼鏡。

通過體驗工博會上各家展商展出的 AR 產品,儘管各具特色,卻同樣面臨以下幾個問題:體驗欠佳。大多數 AR 眼鏡操作體驗自然,亮風台 HiAR Class 功能算比較全面,包括視覺游標、觸感、語音、手勢等多種對話模式,但在體驗過程中也是狀況頻出,並沒達到自然的交互效果。
應用場景受限。由於價格、功能等多重因素限制,導致目前的主流 AR 眼鏡都定位在工業教育、電力巡檢、故障排查等淺層應用場景,尚不能深入某個實際場景做高精尖的技術方案。

「AR 眼鏡想要真正推廣開來,一定要符合四個特點:重量輕、運算快、續航長、價格低。」深圳 0glass 創始人蘇波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的 AR 智慧眼鏡行業仍然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

版權聲明:本文系深圳灣編輯創作發佈,轉載請注明來自深圳灣,並標明網站地址 shenzhenware.com

轉載、約稿、投稿、團隊報導請聯繫微信公眾號:shenzhenware(回復關鍵字)

愛普生

頗為意外的是,我在機器人館愛普生的展臺體驗到了 Moverio BT- 350 ——一款尚未在中國上市的愛普生新一代 AR 智慧眼鏡。

據工作人員介紹,早在 2011年 AR 行業萌芽之初,愛普生就開發出其第一代 AR 智慧眼鏡,到今天已經是第三代產品。愛普生於 2016 年 2 月推出 BT- 300 ,BT- 350 是其改進版。這款設備採用四核英特爾 Atom X5 處理器和安卓 5.1 系統,在產品舒適度、耐用性及靈活性上較 BT- 300 均有所提升。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款 AR 眼鏡在應用上將更偏向于博物館、醫療、物流和製造業等專業領域。由於現場體驗的人太多,我也只是簡單體驗了其視覺效果,總體而言在畫面清晰度、切換靈敏度上均比上面提到的兩款國產產品更佳。

小結:

對於很多科技愛好者來說 ,Google Glass 這款前沿的智慧眼鏡打開了可穿戴設備的潘朵拉魔盒,也為 AR 技術探索了一條現實的發展路徑。

不過由於成本高昂、開發平臺吸引力不足和觸碰隱私紅線等問題,被寄予厚望的 Google Glass 最終放棄了大眾市場,開始轉向開拓企業級市場。

目前來看,儘管 C 端市場冷淡,但在工業、醫藥、軍工、航太等特殊場景下的確存在痛點需求,因此很多廠家都開始嘗試做定位于工業應用的 AR 眼鏡。

通過體驗工博會上各家展商展出的 AR 產品,儘管各具特色,卻同樣面臨以下幾個問題:體驗欠佳。大多數 AR 眼鏡操作體驗自然,亮風台 HiAR Class 功能算比較全面,包括視覺游標、觸感、語音、手勢等多種對話模式,但在體驗過程中也是狀況頻出,並沒達到自然的交互效果。
應用場景受限。由於價格、功能等多重因素限制,導致目前的主流 AR 眼鏡都定位在工業教育、電力巡檢、故障排查等淺層應用場景,尚不能深入某個實際場景做高精尖的技術方案。

「AR 眼鏡想要真正推廣開來,一定要符合四個特點:重量輕、運算快、續航長、價格低。」深圳 0glass 創始人蘇波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的 AR 智慧眼鏡行業仍然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

版權聲明:本文系深圳灣編輯創作發佈,轉載請注明來自深圳灣,並標明網站地址 shenzhenware.com

轉載、約稿、投稿、團隊報導請聯繫微信公眾號:shenzhenware(回復關鍵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